巴金死后世界会怎样作文

巴金死后世界会怎样作文
2025-02-22 11:58:5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古语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过去不懂这句话,今天倒颇欣赏它。我觉得我开始在接近死亡,我愿意向读者们讲真话。《随想录》其实是我自愿写的真实的“思想汇报”。至于“四害”横行时期被迫写下的那些自己咒骂自己的“思想汇报”,让他们见鬼去吧!

这是巴金晚年在《随想录》后记中的一段话,我摘抄出来,用以慰籍巴金晚年寂寞的灵魂。

巴金的一生,很难用一些准确的词来概括。在中国文学巨匠六巨头“鲁郭矛、巴老曹”中,巴金的地位曲折起伏。如果说《死水微澜》、《家》、《春》、《秋》奠定了巴金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那么这个时候巴金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空前的,他的影响力也达到了空前的高涨。巴金的小说,直接影响了无数的人,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精神。然而,在文革中,用巴金自己的话说是“可悲的、可耻的”。在这一时期,巴金的影响随着其在文革中的态度而逐渐降低,人们看巴金,目光中不在有尊敬和崇拜。

这是一个鬼神存在的时期,鬼只有依附在神的躯壳上,才能让人恐惧,神只有在鬼的存在的前提下,才能获得人们的崇拜和祭祀。就这样,巴金开始放弃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导致其文化人格的动摇。

晚年的巴金,常常在责备着自己。在随想录中,他写到,我们不能单贵林彪,单贵“四人帮”,我们也得责备自己!我们自己吃那一套封建货色,林彪和“四人帮”贩卖它们才会生意兴隆。

《随想录》是巴金晚年对自己的全面反思和忏悔。《随想录》的价值,不压于其早期的小说,巴金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则集中体现在《随想录》中。在《随想录》中,最突出的主题则是认知历史真实,直面苦难现实和文化人格的回归。

回答2:

1.不离题,可以形成对比。 2.自由的世界,美好的生活,反抗的决心 3.我常常吞下许多火种在肚里,我却还想保持心境的和平。 4.不矛盾。喜爱阳光因为可以感受到美好生活,喜爱阴雨因为可以在雨中更清楚的看清现实世界 5.原因;1借雨浇熄心火,在雨里用心感受世界2借雨洗愁,洗去心上积满的尘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