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设置很关键
你选择的机构,编导课程设置合理么?艺考生在学习阶段,教师讲的内容应该以考学为主,而不是太过于专业性的东西。因为考上大学后,连续四年都会学习这些知识,现在讲了,一浪费时间,二考试不考,有什么用?
2、成绩好仅供参考
确实,现在有些大机构,整天吹嘘自己的明星学员,可是这跟你们有什么关系?你冷静分析一波,哪个明星学员不是没艺考就开始写东西、写剧本、甚至还出书?他只是碰巧去了这个机构而已,换句话说,以他们的实力,在哪个机构学习都能考进中戏、北电、中传。而你如果盲目跟风,他去哪里你去哪里,你考虑过学费?教学方式?大家如果一窝蜂都去了,一个班挤上7、80个人,老师还怎么教?课堂上学不到知识,还得花钱补小课,得不偿失。
3、小班授课偷着乐
上面讲到一个班20个人,老师就很难教了,不是说老师能力不行,是指针对性、指效率不行。老师一对一,跟对二十、对五十效果能一样么?自己想想吧,编导艺术专业手把手教效果最好,影评、编剧、文常哪个技巧不需要费时间,如果这个机构一个班人很多,老师转一圈没辅导完下课了,那你等着被耽误吧。
4、费用贵不一定好
虽说一分钱一分货,那要看钱花在哪了。钱花在编导培训老师身上,那是一分钱一分货,钱花在硬件上,那是让艺考生花钱去享受,不是去学习的。所以一个机构场地大小,硬件配套其实不重要,关键看师资力量。说句不好听的,很多家长不让孩子吃苦,不忍心锻炼孩子,学艺术参加艺考非要弄得跟上贵族学校一样,那你还不如直接送孩子出国镀金,或者干脆含在嘴里。
5、学习时间别太长
编导专业很速成,集中培训的时间不要太长,一是编导文化课要求太高,不能只学专业不管文化;二是编导应试技巧也不多,翻来覆去就讲那些知识点,何苦浪费时间?很多机构喜欢把学生集中起来培训半年,完全是坑人,学完理论和技巧,学生自己在学校也能兼顾。如果实在不放心,艺考前再报个冲刺班保底,也千万别把自己人生最黄金的几个月时间都浪费了。
6、总升学率是王道
什么叫总升学率?就是这个机构的编导专业所有学生整体的升学率。为什么说它是王道?你想,每年机构都会出几个优秀学员吧,都是些顶级学员,她们这种是属于搁哪里都能考上大学的学生。但是机构收学生不只有这一类,各条件、各水平的学生都有。我们应该关注所有学生的升学率,而不只是这群人的。好的机构,好的老师,应该有能力让专业普通的孩子变优秀,让专业差劲的学生变普通,力求帮助所有学生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艺考培训机构这两年越来越多,每家噱头都不一样,让学生和家长选择起来很麻烦,希望这些建议可以帮到你们。有一点要切记,那些变着法向你乱收费的机构,签了保过协议不履行,玩文字游戏的,直接去法院告,一告一个准。
编导专业只要通过2-3个月的集中培训,就可以达到参加艺考的程度。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基础功积累。
编导培训选择的话从以下几点考虑
1、知名度。可以先统计一下本地知名的培训机构,然后查询一下机构的名气,名气越大说明编导艺考生和家长的认可度比较高,实力也比较强。如果办学的时间也比较长,那么学校的机制肯定也建设的比较完善了。
2、师资力量。举个例子,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和普通本科艺术院校的师资水平,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哪个好。所以一个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一个好的老师会直接影响到编导艺考生的学习效果。
3、教学成果。机构说的再好,介绍的再多,也不如教出一个好学生。一个好的培训机构,教学成果才是培训机构最直观的实力展示。考生拿到合格证的比例,最能反映教学的的实力。
4、管理制度。如果机构有试听活动的,可以考虑去试听一下,或者询问一下正在培训的学长们。一个机构有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是对考生的负不负责的表现。松散的制度只会耽误时间,没用严谨的学习态度,你怎么在千军万马中去挤那一座独木桥?
学编导也是以文化课为基础的,所以复习起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最需要的就是想象力,创造力和观影量,所以有好的文化课基础,学编导还是相对容易的,至于杭州的编导高考培训我不太清楚,建议问一下你们学校参加过编导考试的学长学姐,最后祝你考试顺利!
相比于音乐、美术来说,编导确实不需要那么专业的基础积淀,不过也是要花一定的精力的,而且有好的老师引导很重要。如果要学的话可以去杭州智艺考,在浙江科技大学里面,他们有自己的教研团队,课程教材也是自主研发的,专业通过率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