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创建于1945年11月16日,目前拥有191个会员国。对于联合国这个专门机构来说,其首要任务不是在遭到破坏的国家建教室或是修复世界遗产遗址。该组织为自己确定的宏伟目标是:通过教育、科学、文化与传播,于人之思想中建设和平。
和平不仅仅是没有冲突。和平意味着:预算用于建设,而不是用来屠戮或破坏;基础设施和服务正常运转,而且不断完善;人民筹划未来宏图;人们摆脱了暴力的创伤和复仇的心理,企盼团结。
和平是建立在尊重差异和开展对话基础上的自觉行为。教科文组织期望促成这种对话,促进各国人民进行合作,帮助各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除了取得物质上的进步,可持续发展还应在不损及后代人遗产的前提下,满足人们的各种愿望需求,并帮助各国缔造基于人权和民主的和平文化。这一使命既是本组织存在的基础,也是其日常的工作。
其视觉图形的内容隐喻了对全球问题和利害关系的这一总体认识:教科文组织标识下相交叉的两条线形成一个延长的三角洲,它象征着多样性,丰富性和集中有生力量。它正确地归纳了本组织在当今世界中的地位。 [编辑本段]历史 教科文组织的历史1942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肆虐之际,抗击德国纳粹及其盟国的欧洲国家政府在英格兰召开盟国教育部长会议。当时,战争远未结束,但这些国家开始思考一旦恢复和平,应该如何重建教育体系。这一设想很快有了进展,引起普遍反响。更多国家的政府,其中包括美利坚合众国,决定参与。
1945年11月1日-16日,战争刚刚结束,根据盟国教育部长会议的提议,在伦敦举行了旨在成立一个教育及文化组织的联合国会议(ECO/CONF)。约四十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在饱经战争苦难的两个国家 -- 法国和联合王国 -- 的推动下,会议代表决定成立一个以建立真正和平文化为宗旨的组织。
按照他们的设想,这个新的组织应建立“人类智力上和道义上的团结”,从而防止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会议结束时,三十七个国家签署了《组织法》,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从此诞生。
1946年,《组织法》获得以下20个国家的批准,开始生效:南非、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丹麦、埃及、美利坚合众国、法国、希腊、印度、黎巴嫩、墨西哥、挪威、新西兰、多米尼加共和国、联合王国、捷克斯洛伐克和土耳其。
教科文组织的前身主要包括:
国际智力合作委员会,日内瓦,1922--1946年;
其执行机构--国际智力合作研究所,巴黎,1925-1946年;
国际教育局,日内瓦,1925--1968年;1969年以来,国际教育局成为教科文组织秘书处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有自己的地位。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创建于1945年11月16日,目前拥有191个会员国。对于联合国这个专门机构来说,其首要任务不是在遭到破坏的国家建教室或是修复世界遗产遗址。该组织为自己确定的宏伟目标是:通过教育、科学、文化与传播,于人之思想中建设和平。
和平不仅仅是没有冲突。和平意味着:预算用于建设,而不是用来屠戮或破坏;基础设施和服务正常运转,而且不断完善;人民筹划未来宏图;人们摆脱了暴力的创伤和复仇的心理,企盼团结。
和平是建立在尊重差异和开展对话基础上的自觉行为。教科文组织期望促成这种对话,促进各国人民进行合作,帮助各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除了取得物质上的进步,可持续发展还应在不损及后代人遗产的前提下,满足人们的各种愿望需求,并帮助各国缔造基于人权和民主的和平文化。这一使命既是本组织存在的基础,也是其日常的工作。
其视觉图形的内容隐喻了对全球问题和利害关系的这一总体认识:教科文组织标识下相交叉的两条线形成一个延长的三角洲,它象征着多样性,丰富性和集中有生力量。它正确地归纳了本组织在当今世界中的地位
1、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是联合国(UN)旗下专门机构之一,简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总部设在法国巴黎丰特努瓦广场Place de Fontenoy, Paris,France。其宗旨是促进教育、科学及文化方面的国际合作,以利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维护世界和平。
2、1945年11月1日-16日,战争刚刚结束,根据盟国教育部长会议的提议,在伦敦举行了旨在成立一个教育及文化组织的联合国会议(ECO/CONF)。约四十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在饱经战争苦难的两个国家 -- 法国和联合王国 -- 的推动下,会议代表决定成立一个以建立真正和平文化为宗旨的组织。按照他们的设想,这个新的组织应建立“人类智力上和道义上的团结”,从而防止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各国政府间讨论关于教育、科学和文化问题的国际组织,设置了五大职能:
1)前瞻性研究:明天的世界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科学 、文化和传播。
2)知识的发展 、传播与交流:主要依靠研究 、培训和教学 。
3)制订准则:起草和通过国际文件和法律建议。
4)知识和技术:以“ 技术合作”的形式提供给会员国制订发展政策和发展计划。
5)专门化信息的交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 (大使衔)师淑云 女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代表(公使衔)张双鼓 先生 代表团成员综合事务官员王苏燕 女士(一等秘书)冯斌 女士(一等秘书)教育事务官员赵长兴 先生(一等秘书)科学事务官员洪天华 先生(一等秘书)文化事务官员苏旭 先生(一等秘书)代表团联系地址:Délégation permanente de la République populaire de Chine auprès de l’UNESCOBureau 7.211, rue Miollis75015 ParisFrance 电话:0033 1 45683456 传真:0033 1 42190199 教科文全委会是由教育部牵头领导的跨部门政府机构,归口负责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间的合作事务。 教科文全委会目前由以下28个国务院职能部门、国家级公共机构和全国性非政府组织和机构组成:国务院职能部门:教育部、外交部、科学技术部、文化部、国土资源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工业与信息化部、商务部、财政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新闻出版署、国家海洋局、国家文物局、国家地震局; 国家级公共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华社以及中央电视台;全国性非政府组织和机构: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作家协会、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教科文全委会具有以下基本职能和职责:协调和协助中央和地方政府各部门和各机构参与教科文组织各业务领域的活动; 执行中国与教科文组织合作开展的部分活动,主要为教育领域的活动,亦包括科学、文化等方面的活动; 就中国参与教科文组织活动和与之在正常计划、参与计划和预算外财源计划项下开展合作事宜进行对外联络,包括直接或通过中国常驻教科文组织代表团与教科文组织总部各业务部门的联络;与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总办事处和东南亚地区科技办事处,与教科文组织驻北京办事处及与各国教科文全委会的联络; 就中国出席教科文组织大会做准备工作,就参与有关论题讨论、提交决议草案,机构选举等事宜向政府提供咨询建议; 协助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中国委员准备和参与执行局届会; 对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寄发的关于编制起草教科文组织中期战略(C/4文件)、双年度计划与预算(C/5文件)、国际法规性文件及其他重要文件的征询意见函进行书面答复,并参与有关问题的磋商会议; 组织出席亚太地区国家教科文全委会会议和分地区会议,与本地区和其他地区国家教科文全委会开展教科文组织主管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 宣传教科文组织开展的重要业务活动和中国与该组织合作情况,传播有用和有参考价值的新的思想、观点、知识、经验。 教科文全委会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听取并审议全委会关于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和新一年的工作计划要点,并就全委会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发表意见与提出建议。 教科文全委会主任由教育部一位主管副部长担任,副主任分别由文化部、科学技术部、外交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位主管副部长或副院长担任。现任全国委员会主任是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副主任分别是外交部部长助理刘结一、科学技术部副部长曹健林、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
教科文全委会的常务委员会由上述人员和正副秘书长组成。 现任秘书长为方茂田先生,副秘书长为杜越先生。
教科文全委会的常设工作机构为秘书处,设在教育部。在全委会主任领导下,秘书处在全委会职责范围内开展日常工作。秘书处由秘书长和副秘书长负责,秘书处下设教育处、科学文化处和综合处,目前秘书处有14名工作人员,均由教育部任命。
你已经说出答案了。若没有买他帐的,它就是一个名称。就类似中国的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