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就要输了,上李盈莹下张常宁,就能起死回生了?

2025-02-25 06:23:3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李盈莹和张常宁都是非常优秀的队员,两人的技术特点不同。之所以给人感觉上李盈莹之后就可以迅速改变场上的局面,是因为没有办法适应新主攻手的进攻特点。但是,奇兵的作用就是出奇制胜,如果一直呆在场上,就会降低自己的威胁,失去打乱节奏的作用。

最强诱饵

李盈莹在球场当中的作用更多的是充当球队的诱饵。作为少有的左手型主攻手,李盈莹在场上拥有极强的吸引力。对手会不自觉的对李盈莹的一举一动投入更多的精力。这就给队友提供了更多甩开拦网手的机会。要知道,在队伍当中,除了李盈莹之外,还有朱婷的存在。如果在场上拥有两位强力主攻,对手的防线就会被拉的很开。尤其是两人的技术特点并不相同,对手很有可能会陷入顾此失彼的状态当中。

在习惯了朱婷和张常宁的进攻节奏之后,想要成功拦截李盈莹,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要求拦网手在极端的时间内迅速切换手型,在拦网方面的成功率就会大大下降。那能不能在比赛的开始阶段就派上李盈莹呢?虽然可以,但是应该不如当做奇兵使用效果更佳。因为,过早的上场就会让对手在比赛的后半段逐渐适应李盈莹有些怪异的打法,再想充当奇兵的角色就没办法达到理想当中的状态。同时,也会让拦网队员更有信心。增强拦网的成功率。所以,在比赛的中段登场或者是增强轮转频率是更适合李盈莹的战术体系。

稳定的效率

张常宁对球队的贡献同样巨大。在球队当中是重要的主攻手,在进攻成功率方面一直表现的相当稳定。在串联球队方面和防守能力上,也有着优异的发挥。在一般状况之下,张常宁依然是球的主要选择,更为全面的技术可以给球队相对全面的帮助。两个人并不一定要分出高下,能够在不同时期帮助球队才是两人的职责所在。

回答2:

中国女排在绝境中用李莹莹代替张长宁是什么?意思是中国女排就要输了,上李盈莹下张常宁,就能起死回生了?这种说法明显是不是吹小李,就是贬低张长宁。先说张长宁和李莹莹。两位选手都是女排主线上的重要选手。张宝是朱婷之后的主力,李莹莹是重要的轮换球员。虽然她有些比赛甚至进攻能力比张宝略强,有朱婷这样的强力进攻者,自然是朱婷需要的对角线。中国女排在绝境中总是用李莹莹代替张长宁。为什么?根据题主所说的现象,可以说偶尔的存在就是2018年世锦赛。当时张保银没有回到最佳状态,仓促上阵,体能储备不足。结果有些比赛打得不好,而替补小李很好的完成了教练组的安排,尤其是对阵意大利、美国、荷兰,堪称经典。除了当年的世锦赛,看看还有哪些项目让小李频频取代张宝。非常少。一个健康的张宝,很难让刀郎改变人。

这就是张长宁的实力和作用。所谓绝望的李莹莹无非是吹牛。就目前的中国女排而言,如果可以用“谁看形势危急”来形容的话,小燕觉得除了朱婷,其他球员的实力都不足以扭转颓势。我们不否认李莹莹在个人比赛中的进步和出色表现,但说中国女排在她上场时能扭转局势有点言过其实。所以,要正确评价李莹莹和张长宁,小李是重要的轮换球员,或者说八仙女,但是她还没有到成为主力的地步,支撑环节有所提升。实战中,尤其是打强队,需要再次验证。中国女排的内训或许能揭示出起跑的线索。对抗赛中,李莹莹搭档朱婷,燕妮、丁夏、王梦洁、龚祥羽也在这一组,张长宁被分到了另一组。在训练方面,李莹莹很可能会在第一轮替换张长宁和搭档朱婷,对面角落的女排一姐,或者换手。微调主力阵容是训练内容之一。看来郎平并不希望有一个阵容称霸世界,李莹莹是改变阵容的最佳棋子。

上在李莹莹下在张长宁?在模拟赛中,中国女排可以开始换人,而朱婷可以对角换手球迷们一直在争论朱婷、李莹莹和张长宁哪个是最好的对角。经历过三大赛事考验的张长宁,无论是经验还是技术都相当成熟,对朱婷也相当熟悉,配合非常默契,在2019世界杯进攻榜排名第二。因此,她是朱婷近年来的完美伴侣。但是,随着李莹莹技术的明显进步和经验的大幅提升,她现在有实力与张长宁争夺第一轮。

朱婷留学后加入了天津女排。然而,朱婷的到来并没有给李莹莹蒙上阴影。相反,她的攻击力更强,整体表现与上赛季的朱婷不相上下。当然,在成功克服伤病后,张长宁迅速摆脱了萎靡不振的状态。上个赛季,她率领江苏女排一路杀入决赛,几乎将朱婷、李莹莹女排拖垮。从攻防两端的表现来看,无论是李莹莹还是张长宁,无论是谁和朱婷搭档,都可以保证中国女排一姐的火力输出。

回答3:

不一定,因为女排的话,打排球主要靠的是一个配合的力度,如果你配合不好的话还是输呀。

回答4:

是的,我觉得如果这样排位的话,就有可能起死回生,因为她们两个人的技术是毋庸置疑的。

回答5:

是的,因为张常宁的实力比李盈莹更强,经验也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