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当代中国社会心态的现状,问题,及原因。你认为当代大学生具备怎样的心态?800字

2025-02-22 21:32:1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学:大家好!
  刚刚大学毕业的我,从大学校园踏入了企业的大门,从一名学生转变为一名企业员工。我有能在激烈竞争之中找到一份满意工作激动和兴奋,也有想尽快为社会做贡献、创造职业价值的冲动和豪情,更有刚刚踏入社会,犹如精心饲养的动物被放生大自然,进入一片陌生领地的忐忑不安和迷茫。这种激动和兴奋、冲动和豪情、忐忑不安和迷茫,交织在一起,是一种甜蜜,也是一种苦涩。
  甜蜜暂且不说。说苦涩,首先是因为对即将从事的岗位和单位,知之甚少,甚至说一无所知,眼前一片迷茫、心中一团迷雾,深感空有一身学问而无用武之处。在激动和兴奋之余,会莫名其妙的油然而生困惑与迷茫。
  我认为,大学生参加工作的前几年,对待工作的心理状态还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感觉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较大。
  大学生刚参加工作,被人认可的愿望十分强烈,但刚参加工作,往往会被上级或领导指派做一些简单性、操作性、流程性的工作,甚至说是一些打杂跑腿的工作。而我们这些应届大学生,曾经都是学校里的高才生或者说是所谓的“天之娇子”,如今却只是一名普通员工,做着简单的工作;进的是名牌大学,学的是热门专业,但却没有获得期望的薪酬和机会。这种心理的落差将导致应届大学毕业生心态浮躁,无法看见自己的前途,越加对未来迷茫,感觉自己郁郁不得志,最后走向破罐破摔,甚至跳槽的边缘。
  二是急于求成,遭受挫折后不能承受压力。
  应届大学生一方面对于工作急于求成,另一方面,遭受挫折后,心理负荷较大,无法承担工作压力。因此,应届大学生真正参加工作之后,还需要摆正心态,放下架子,重新去学习,以使自己胜任现有工作。而且,在工作中的任何过失和错误都有可能造成本单位的经济损失,所以任何小小的失误也难免招致同事或上级的批评后者斥责,难以承受压力。
  三是围城思想严重,盲目感较强。
  应届大学生心智还不成熟,跟同事交流过程中,往往会受外界影响,总认为自己所在的岗位、工作环境甚至行业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山望着那山高,公司的月亮不如其他公司的月亮圆,因此,越发对自己目前的状况和工作不满,这样造成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楚,目光短浅、眼高手低、互相攀比,正如俗话说的一样“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当不满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稍不如意就一走了之。
  这三种情况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后的普遍心理。
  那么,如何尽快实现从学生到优秀员工的角色转变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三点:
  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我与社会,向社会化转变。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向职业化转变。
  第三,要从现在做起,向行动化转变。
  戴高乐曾经说过:“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就是你会到达的地方。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决心要做出伟大的事。”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和抱负;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和磨砺。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就要拿出勇气,要付出努力、拼搏和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未来,要靠我们自己去打拼!为了让我们的人生更精彩,不会在碌碌无为中消耗光阴,我提议,我们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大学生,从现在开始,就要在心中默默地为自己写下一份职业规划书,规划你的努力方向和目标,规划你的前程和未来,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你们的职业规划,在挫折中学习,在行动中改变,尽快完成从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转变,逐步迈向你们成功的职业发展通途,到达胜利的彼岸。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