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户口迁移好吗?

2025-02-22 14:34:0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关于大学生和户口迁移的问题是这样的:根据现在的规定,每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都可以在入学之初将自己的户口由家庭所在地迁移到学校所在地。这个户口迁移是自愿的,学生可以选择迁,也可以选择不迁。当学业期满之后,户口在学校的学生,要么根据学校的“派遣”,落户到就业单位所在地;要么处于待业状态,户口打回原籍。

户口迁入学校后一般有如下三种便利:

1、便于找兼职工作、就业及考当地公务员等,某些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拥有本市户口,特别是在北京、上海等中心都市就业时,有无本地、本市户籍无形中往往视为一种竞争优势。但说到底关键是取决于毕业生以后在学校所在城市立足与发展的条件与能力,实力较强时以迁入为好。

2、便于及时办理个人证件,如身份证等遗失证件后的补办、办理出国签证护照等,省去了就读高校与生源地之间路途奔波等诸多之苦。还有再比如考驾照无须办理暂住证等。

3、毕业后可将个人档案等放到当地省人事部门托管,便于享受一些城市配套服务,如便于在高校所在地购房,手续相应要简便些。

户口不迁一般有如下几种理由:

1、毕业生毕业时未找到工作而将其人事档案关系放在学校或当地毕业生人事主管部门托管一般是有规定期限的(后者是收费的),达到期限时在高校所在地找不到工作,还是要打回原籍的。如毕业生考虑今后回生源地创业与发展,大可不必来回折腾。

2、对于来自农村的新生,将户口迁到高校容易,但将来迁回来恢复农村户口时相对困难,根据当地现行的户籍政策则可以迁回生源地,但不再是按原农村户籍落户,而是按城镇户口落户,也就意味着现在农村户口一旦迁出就很难再迁回了,所以农村户口迁出后今后难以享受农民相应承包土地收益的分配权时(据了解:经济发达地区的某些农村集体分红的收入按人头可达数万元,如果遇上拆迁补偿,收入则更加可观;即使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至少事实上发挥社会保障功能的那份土地对农村人而言也是一种可贵的财富资源),以不迁为好。

3、有些新生在生源地根据政府相应政策可享受一定的补贴与优惠待遇,如来自西部及偏远省份生源地的贫困生、定向生,在就读期间的生活补贴及以后工资待遇上,国家均有适度的倾斜政策,有的回原生源地定向就业后还可作为当地各级政府的后备干部培养对象等,考虑到适合毕业生自己的志向与发展,以不迁为好。面向连片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的本科录取等,国家及地方政府规定入学时无需迁户口。

回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