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我总爱和爸爸、同学下象棋,拚拚杀杀,胜胜败败,“棋”乐无穷。和别人下棋,胜了,兴高采烈,趾高气扬;败了,决不灰心,总结教训,下次一定能赢。不过,我对象棋的偏爱,更在于它对我的启发和帮助。
一次,我和爸爸下棋,开始势均力敌,渐渐地,爸爸的局势开始不稳定了。我很自信,觉得自己的阵地固若金汤,坚如磐石,便有些飘飘然了。我坐在椅子上,跷着脚,轻轻地哼着流行歌曲,身子轻轻晃动着。而爸爸却沉着身,紧锁双眉,目光在每个棋子上扫过,又直起身,注视一会儿棋盘。忽然,他眉毛一挑,眼睛里露出喜悦的目光,但很快又严肃起来。他把挡在“将”前面的“象”挪开,又注视起棋盘来。“哈哈!”我就盼着爸爸走这一步呢!急忙把自己的“车”挪到了爸爸“象”原来的位置上。我想这下赢定了,刚想站起来收拾棋盘,只见爸爸不慌不忙地把“象”挪了回来,把我的“车”吃掉了。“啊!”我大惊失色,懊悔之余,深深地体会到: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小心谨慎,绝不能草率行事。
另一次,我和爸爸下棋,十分被动。左半边虽然实力雄厚,但进攻不利。右半边兵力空虚,对方的攻势很强,防不胜防。正在这时,爸爸好像想起了什么事,离开了座位,去厨房了。我见机会来了,向厨房望了望,见爸爸还没回来,赶快从自己失掉的一堆棋子里摸出一只“车”,又把棋盘上爸爸的一只“车”拿走了。这偷梁换柱的把戏,不知是爸爸的疏忽,还是有意让我一盘,虽然我赢了这盘棋,却没有丝毫快活之感。我又感到:名不符实的虚荣是要不得的……
下棋,陶冶情操,锻炼思维敏捷,对我又有这么大的启发和帮助,我越发喜欢下象棋了
“将军不离九宫内,士止相随不出宫。象飞四方营四角,马行一步一尖冲。炮须隔兵打一子,车行直路任西东。唯卒只能行一步,过河横进退无踪。”听到了这一句脍炙人口的口诀,大家一定想到了中国古老的棋艺-----象棋。
象棋记载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是两人对抗的棋艺一种,它记载着人们在战国时期战场上的行走技巧,进攻技巧,防御技巧,持久技巧••••••
象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发明了,从宋朝算,象棋就流传了4000多年。我因此,而喜欢上了象棋。
我第一次接触象棋是九岁,那天爸爸教我认识棋名-----车、马、兵、炮、士、象……我一边听着,一边摸着棋子。这棋子光滑、细腻,我不知不觉地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涌上心头,原来象棋是如此有趣、美妙的东西呀!我一定要学象棋!
爸爸对我要求非常严格,详细地向我们讲解各种棋局,如:“反攻马”、“先人指路”、“左马旁河”、“中跑对反攻马进七兵”等等。在他的教导下,我知道了下棋时,开局要调兵遣将,细心盘算;中局要斗志斗勇,大显身手;残局要明争暗斗,步步为营;杀棋要凶狠果断,势如破竹……我还学会了“连环炮”、“将军抽车”的下棋战术和“先弃后取”、“以退为进”等策略。学着学着,我对象棋越来越喜欢了。有时自己静坐在棋盘边,既当红方又当黑方;有时通过阅读棋书,遇到好招妙步及时记录,并在棋盘上实践;有时还上网与高手交锋……有了象棋的陪伴,我的课外生活越来越丰富了,日子也变得更加充实了。
我自己不甘落后,在别人下棋时,我在一旁观看,思考下一步的战术。回到家后,还进一步的琢磨。总结每次失败中原因。通过自己长时间的经验的积累和战术的运用。一天,我与爸爸又进行了一场“生死”撕杀,但是与往常不同的是,我战胜了爸爸,去除了爸爸在我心中不败的形象。以后,我时常与同龄或长辈一起娱乐。我对于每一场比赛都很认真,不把它当做游戏,而是某一件事的重大选择。虽然,在这途中有胜也有败,但我还是很高兴。我以后懂得了胜败并不是重要的,而重要的是过程。
江湖英银监会关于结婚呀
。。。。。这悲剧孩子。。
我才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