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说,不是任何一个人的粉丝的时候,听过beyond的歌,甚至是几首粤语歌曲都能红遍国内,可以说是一种音乐风格和信仰,但黄家驹本人应该不及这些歌普及和影响力,也可能因为他比后两人更早去世十年。这些年其实比较少看到关于他的纪念活动。但作为一个音乐人,大家熟知和传播其作品已是最好的纪念。
张国荣和梅艳芳两人,无论作品还是人格魅力都是一代偶像,作品都受粤语影响可能不是很有影响力,但张国荣的电影艺术成就很,非常多的经典影片,演技比歌技更出众。
梅艳芳作为历来男艺人为主导的娱乐圈里、可以说是唯一一位歌影双绝的女艺人(影后歌后),香港演艺协会唯一一位女会长,且热衷慈善、关心公益、提携关注行业后辈,地位很高,香港的女儿的名号不是白叫的。
不过总的来说黄家驹应该是走得最可惜的,毕竟他走的时候还没有完全展现他的才华、正处于上升期。张梅二人虽也可惜,但毕竟经历和贡献了全盛时期。
最后,还是各自的离开的方式不同吧,黄完全是意外、最可惜;张因抑郁症最终选择自己结束,最难释怀,因为最难过的不是离开、而是来不及好好告别;梅是因病去世、走前华丽告别,记得当时她逝世的报道是说她“带着万千宠爱和对她依依不舍走了”。
没什么可比性吧 黄家驹先生是音乐人 另两位是明星
beyond在当时的香港摇滚乐算是一个传奇,张国荣的歌和电影都是非常经典的,而梅艳芳的歌不是很多人都赞同的,许多人认识她都是因为电影吧,至少我是这样
先说说黄家驹的问题吧。无论在香港还是大陆,黄家驹的歌迷都是非常多的。首先,beyond的实力毋庸置疑,创作了非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黄家驹的声音非常适合演绎beyond歌曲。以至于虽然他们创作大多是粤语歌曲,但歌迷受众不仅仅限于珠三角。第二,beyong相当部分歌曲传达一种愤怒。积极向上的情绪,如我是愤怒,不再犹豫等等,反映民众对生活中许多不公、许多愤懑的感受。在90年代中港两地民众,尤其是大陆打工仔心中引起共鸣,因此拥有相当数量的听众基础,甚至到现在仍有许多年轻人以beyond为偶像。再者,beyong的歌曲实际上与当时香港乐坛有明显的分割线,特立独行的风格引起相当多人的追随,毕竟万绿从中的一点红总是让人感觉耳目一新,这样与周围环境的差异性和特立独行的性格在张国荣身上也随处可见,并成为促成天王的重要因素。总而言之,我认为beyond之所以听众广布,大部分还是由于他们歌曲创作的实力,另外,我也是beyond歌迷。
相比而言,张国荣成就在现今年轻人中的延续性就显得小了。我们现在所能听到的最多是他的传奇色彩以及他自杀的悲情,毕竟一个没出新作品的艺人陨落速度是明显的。但他在他的八九十年代还是红极一时的。
而梅艳芳在新一代年轻人当中可以说是鲜有反向了。梅艳芳身上少了张国荣的传奇与悲情色彩,更重要的是,相比张国荣黄家驹,媒体对梅艳芳就没那么感冒了,梅艳芳的死忌等媒体报道都不及前二位。
因为家驹代表了BEYOND,可以家驹在电子乐方面是殿堂级的,张国荣的歌虽然几点但作品的热度差了点,梅艳芳的歌相对来说没有陈慧娴的经典,虽然都是怀旧派的,但个人的喜好不同就有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