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传播植物病毒的传毒方式、影响传毒效率的因素、传毒机制特别是昆虫体内与病毒传播可能相关的受体等进行了综述。1 昆虫传毒方式与特性昆虫传播病毒的方式有 3 类
一是口针携带式。昆虫的口针在刺吸带毒植株以后立即获得传毒的能力,病毒不进入昆虫体内。其传播速度快,但并不持久。昆虫口腔内的病毒排完后,便随之失去传毒能力。这种传播方式最为简单。也叫做非持久性传毒,如马铃薯 Y 病毒。
二是前肠保留式。昆虫吸取带毒的汁液后不能立即传毒,要经过一段时间才具有传毒能力。这类病毒在虫体内保留的时间较长,通常保留在前肠一旦病毒排完后传播能力即告结束,也称为半持久性传播,如花椰菜花叶病毒。
三是体内循环式。这类病毒能在昆虫的体内循环,通过口针进入肠道与中肠或后肠上皮细胞作用并被吸入穿过肠道释放到血淋巴最后回到唾液腺,病毒能在体内保持很长时间,可终身传播。有的昆虫甚至还可以通过卵把病毒传给后代,又称为持久性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