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意思是:两颗心只要永远相爱不变,又何必一定要每一天厮陪相伴!
该句出自宋代词人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原文如下: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⑹。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
纤薄的云彩变幻着精妙的图案,飞驰的流星传递出精心的恨憾。牛郎和织女悄然无言,各自横越过漫长的银汉。秋风白露中的相会虽然短暂,却胜过人间无数寻常的白天夜晚。
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约会如梦影般缥缈虚幻,鹊桥上怎忍心把归路回看。两颗心只要永远相爱不变,又何必一定要每一天厮陪相伴!
扩展资料: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
宋代的欧阳修、张先、柳永、苏轼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飞驰长空。
意思:两颗心只要永远相爱不变,又何必一定要每一天厮陪相伴!
原文: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句词缘于宋代词人秦观的《鹊桥仙》。《鹊桥仙》是七夕词。这句话原本也是咏牛郎织女。那对恋人因为银河相隔,一年只能见一次面,世人常常以为遗憾。而秦观一反常理,认为爱情的坚贞和弥久,完全能够弥补不能时常相见的遗憾。
两个人若是真心的相爱或是有很深的情感,就不必在意是否时时刻刻在一起,因为无论在什么地方,连个人的心都是在一起的。应该是两个感情好的人在离别时的赠言,出自秦观的鹊桥仙,原是寓意爱情,现在可以引申为感情的好的(如友情)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境相同,不过这是比喻友情的,专指友情!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
《鹊桥仙》
年代:宋
作者:秦观
体裁:词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注释】
①纤云弄巧:是说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呈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
②金风:秋风,秋天在五行中属金。 玉露:秋露。这句是说他们七夕相会。
③忍顾:怎么忍心回顾。
【评解】
《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
本词的内容也正是咏此神话。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
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说两个人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恋亲亲我我的朝欢暮乐,现代爱情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