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坐标+JD到计算点距离(JD至曲线起点段)*方位角±90*左右边桩距离=直线段边桩坐标。用这个公式90°*L/(π*R),L代表曲线长,用这个公式算出来的度数加ZH点方位角就可以。
对于等级较高的路线,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要插入缓和曲线公路,两相邻转折处的曲线组合可设计为s型、圆曲线和缓和曲线是平面线形的主要组成要素,当受地形、地物等障碍以及线形功能变换的影响而发生转折时。
相关研究
在计算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之前必须首先对目标进行建模。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在复杂目标建摸方面有许多优点,并且越来越多的使用在CAD中。NURBS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已知曲线曲面上的型值点而求解控制点。根据曲线曲面型值点,分别用四种参数化方法构造节点矢量,利用NURBS方法反算控制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曲线控制点
根据道路曲线元素表计算路线坐标步骤如下:
一、JD坐标+JD到计算点距离(JD至曲线起点段)*方位角±90*左右边桩距离=直线段边桩坐标。
PS:计算公式:
①、X=x1±D*cosα,Y=y1±Dsinα;
②、X=x1±D*cosα±Dcosβ;Y=y1±Dsinα±Dsinα;
③、如果需要放坡,则还需计算放坡。
二、曲线起点坐标+(方位角+转角[曲线起点至曲线终点段])*曲线起点至计算点距离±90*左右边桩距离=曲线段计算点边桩坐标。
PS:计算公式:
①、X=x1±D*cosα,Y=y1±Dsinα;
②、X=x1±D*cosα±Dcosβ;Y=y1±Dsinα±Dsinα;
③、如果需要放坡,则还需计算放坡。
三、下一曲线段桩号坐标计算:
1、上一段终点方位角+终点转角=本段方位角;
2、本段直线段坐标计算:
A、上一段终点坐标+本段方位角*直线段计算点距离±左右边桩距离=直线段计算点边桩坐标。
PS:计算公式:
①、X=x1±D*cosα,Y=y1±Dsinα;
②、X=x1±D*cosα±Dcosβ;Y=y1±Dsinα±Dsinα;
③、如果需要放坡,则还需计算放坡。
B、本段曲线段坐标计算:
本段直线段终点坐标(本段曲线段起点坐标)+(本段方位角+本段转角)*本段曲线段计算点距离±90*左右边桩距离=本段曲线段上计算点边桩坐标。
依次类推。
PS:计算公式汇总:
①、X=x1±D*cosα,Y=y1±Dsinα;
②、X=x1±D*cosα±Dcosβ;Y=y1±Dsinα±Dsinα;
③ 、X=x1±D*cosα±Dsinβ;Y=y1±Dsinα±Dcosα;
曲线要素
曲线要素,道路工程术语 ;是曲线的几个技术指标:如半径、缓和曲线、转角、圆曲线长、平曲线长、切线长、外距、切曲差、曲线的主点(变坡点)桩号。
曲线要素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设计、施工测量中。曲线要素又分为平曲线要素、竖曲线要素。
平曲线
平曲线【horizontal curve】指的是在平面线形中路线转向处曲线的总称,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连接两直线间的线,使车辆能够从一根直线过渡到另一根直线。
竖曲线
竖曲线【vertical curve】在线路纵断面上,以变坡点为交点,连接两相邻坡段的曲线称为竖曲线。
百度百科-曲线要素
根据道路曲线元素表计算路线坐标步骤如下:
一、JD坐标+JD到计算点距离(JD至曲线起点段)*方位角±90*左右边桩距离=直线段边桩坐标。
二、曲线起点坐标+(方位角+转角[曲线起点至曲线终点段])*曲线起点至计算点距离±90*左右边桩距离=曲线段计算点边桩坐标。
三、下一曲线段桩号坐标计算:
1、上一段终点方位角+终点转角=本段方位角;
2、本段直线段坐标计算:
A、上一段终点坐标+本段方位角*直线段计算点距离±左右边桩距离=直线段计算点边桩坐标。
B、本段曲线段坐标计算:
本段直线段终点坐标(本段曲线段起点坐标)+(本段方位角+本段转角)*本段曲线段计算点距离±90*左右边桩距离=本段曲线段上计算点边桩坐标。
③、如果需要放坡,则还需计算放坡。
依次类推。
测量工作作为贯穿始终的重要环节,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建设单位必须给予充分重视。为了确保测量工作的质量,特编制该细则。请各施工单位测量工作人员共同遵守。R为圆曲线半径,T为切线长,E为外距·表示:在k7+650处,竖曲线半径1400米,切线长31.5米,外矢距0.35米。如果在平面图上就是平曲线。
参考资料:道路测量_百度百科
JD3:交点3;R:半径;Lh:缓和曲线长;T:切线长;L:曲线长度。
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