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吼,娃越差劲,有哪些惩罚方式比打骂好呢?

2025-02-22 12:29:4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经常有宝妈诉苦:孩子不听话或惹事了,自己控制不住暴脾气,总是打骂孩子,事后又后悔,像个神经病一样哭哭啼啼,只能抱着孩子重复:妈妈还是爱你的。相信很多家长也遇到过类似情况:孩子犯错后倔得很,说不听、打不得,真不知道怎么办?

低情商的父母往往会选择两种方式让孩子道歉认错:

●逼迫孩子马上道歉

父母不分青红皂白就逼迫孩子道歉,并且不给好脸色,这样孩子得到的心理暗示就是:“妈妈/爸爸不爱我了。”这样孩子早早学会察言观色,犯错后想到的不是弥补,而是找借口以免于家长的责骂。另外,家长的歇斯底里虽然能威慑到孩子,但也做了错误示范,对孩子未来性格的塑造有害无益。

●直接帮助孩子收拾残局

不少家长觉得“ta还是个孩子”不懂事,没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买单,所以习惯性地帮助孩子收拾残局。但是家长的这种做法就是在暗示孩子:没关系,犯了错爸爸妈妈会帮助你解决。

这样2种处理方式看似妥帖稳当但是却缺乏温度,孩子没有从错误中得到学习,还有可能下一次继续犯错,实在不可取。

面对孩子犯错,家长惩罚的方式多种多样,但目的不仅是让孩子知道自己错了,还要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以下这3种“惩罚”方式比打骂孩子有效100倍!

1.表情告诫

孩子不会像大人那样去揣测人的心理,他们通过观察大人的面部表情来获取信息。所以很多时候,家长的表情告诫会比直接体罚孩子起到更有用的效果,比如:孩子做得好,家长给予满意的笑容鼓励;当孩子犯错时,不妨用严肃的眼神制止他的错误举动。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犯的错误给自己和他人都造成了麻烦,必须马上停止。


2.制定奖惩规则

对于孩子来说,最严厉的惩罚莫过于不能做想做的事,这样ta才能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奖罚规则,让孩子及时认识到错误并改正,也能促进家庭规则的执行。

很多孩子在家里都有专属的“特别待遇”,比如看哪一个动画片,玩某个玩具,或者想晚上9点上床睡觉而不是8点半?如果有,一旦你的孩子犯了错,你可以剥夺他这个特权。但是,父母一定要慎重,不要一次剥夺太多,时间过长。

3.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

想要让孩子记住“不能做某事”,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他自己体验到这种行为的后果,同时有弥补的机会。

比如孩子淘气按下所有电梯按钮,那家长可以带孩子走出电梯,同时对孩子说:

“到哪层楼按哪层按钮,这是规定。妈妈愿意陪你等下一趟电梯,但是你今天上课会迟到,你需要自己去向老师道歉说明情况。”

但是当孩子处在危险中、可能对他人造成危害,或孩子不在乎这件事时,不建议采用此法。

总之,面对孩子犯错,家长要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而不是对孩子歇斯底里的指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应该及时予以纠正,让孩子真正承认错误、改正错误才是教育的目的。

回答2:

比打骂更好对待孩子方式就是给孩子指明道路和鼓励实践。你之所以会打骂孩子,是因为孩子做错事情了。还是会做错事情,是因为不懂。所以家长要耐心指导,并且纠正错误。

回答3:

这些惩罚方式比打骂更好。比如说孩子喜欢玩游戏,你就让他一天不能玩游戏。孩子喜欢做什么,你就从他喜欢的点切入去下手。

回答4:

我觉得,首先是用打骂去逼迫宝宝认错,然后就逼迫宝宝必须马上道歉,再就是当宝宝在犯错误的时候一定要用共情鼓励宝宝认错,并且接纳宝宝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