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包括哪些内容

2025-02-23 18:55:1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1、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接受任务,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样品运输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2、环境监测的对象: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污染组分。

3、环境监测包括:化学监测,物理监测,生物监测,生态监测。

扩展资料:

环境监测的特点

1、生产性:环境监测的基础产品是监测数据。

2、综合性:监测手段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生态等一切可以表征环境质量的方法;监测对象包括空气、水体、土壤、固体废物、生物等客体;必须综合考虑和分析才能正确阐明数据的内涵。

3、连续性:由于环境污染具有时空的多变性特点,只有长期坚持监测,才能从大量的数据中揭示其变化规律,预测其变化趋势。数据越多,预测的准确性才能越高。

4、追踪性:环境监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任何一步的差错都将影响最终数据的质量。为保证监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比性、代表性和完整性,需要有一个量值追踪体系予以监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环境监测

回答2:

环境监测可分为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环境质量监测主要包括水环境、气环境、声环境的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是指对污染物排放出口的排污监测,固体废物的产生、贮存、处置、利用排放点监测,防治污染设施运行效果监测,“三同时”项目竣工验收监测,现有污染源治理项目(含限期治理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监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等。

回答3:

1. 按照监测对象,环境监测分为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两种。
2. 环境质量监测是一种环境监测内容,主要监测环境中污染物的分布和浓度,以确定环境质量状况,定时、定点的环境质量监测历史数据,可以为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必不可少的依据;为对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的科学研究也提供的基础数据。
3. 污染源监测是一种环境监测内容,主要用环境监测手段确定污染物的排放来源、排放浓度、污染物种类等,为控制污染源排放和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同时也是解决污染纠纷的主要依据。

回答4:

包含:水质、土壤、空气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