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打得中国没有还手之力是因为中国尚未真正统一还是因为中国工业科技水平跟日本差太远?

2025-02-23 04:45:1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其实两点都有,但是主要是第一点。
军阀间互相猜疑,互相利用也互相残杀,包括中央军经常有用日本人来消除一些地方武装和割据的做法。
不然,日本600勇士带一门大炮在918当天用几个小时占领数万东北军驻守的沈阳,光坦克就缴获了几十辆,飞机小一百架。然后2万多关东军追着小20万东北军两个月占领整个东北。
而吉鸿昌就带着几千新兵,半个月就从日本人手里夺回绥远全省。
二战中叛变投敌,投靠日军的中国军队达一百多万,而日军在中国最大兵力时也不过100多万。

说到武器,日本海军很强,空军也不弱,但是陆军确实不咋地,当然比中国军队的杂牌军要强,主要强在兵源素质上了。

回答2:

日本是一战战胜国,一流海军,三流陆军,日俄战争之前,日本已经获得英美的支持,成为列强在亚太地区的代理人,日本98%以上的士兵小学毕业,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推广义务教育,20年代日本义务教育普及率就高达95%,到1936年日本乡村已经完成小学100%义务教育,城市开始普及中学义务教育。
当时的中国中国大约95%的士兵是文盲,只有5%识字,中国截止1936年全国只有广西一个省实行强制义务教育(一些省份如山西省尝试过义务教育,但不是强制性的,而且很多省份的基础教育只针对男性儿童,只有广西省强制要求8岁以上儿童无论男女都要参加义务教育),并做为乡村官员的考核指标,全中国只有3%人口接受义务教育,而同期日本却基本实现99%以人口上小学义务教育
工业科技水平根本无法制造枪炮,基本上都是落后的封建农业生产。

回答3:

1:首先国家实力就有差距,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就完成了工业革命,并且走向了帝国主义道路。而清朝虽然搞过洋务运动,实际上并没有完成工业革命,而民国建国以来,大部分时间中国都处于军阀乱战之中。国家实力本身就和日本有本质差距。打仗不光看武器装备,更多的是国家的实力做后盾,日军在不济,也已经有了一套现代步兵的完整理念。
2:中国当时并不是完整政权的国家,从抗战的历程可以看出。37年到39年是抗战最激烈的阶段,虽然37年败仗很多,但抗战意志一直存在,并且在39年就稳固住了湖南防线。日军之后基本无力向西。而这个阶段也同时是国共联合抗战合作最好的阶段。而在40年之后,日军准备太平洋战争,在中国战场的实力大减。而40年后的中国战场反而是死水一滩,少有大规模战争。而正是这个时期国共之间又打个不停,虽然没正式开始内战,但联合抗战实质已经不存在了。可见国家政权是否统一,内部是否有争斗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历史上也无数次验证了,明朝不是忘在满人手里,而是被李自成打垮了。

回答4:

当时中国军阀割据,没有形成真正的统一是根本的原因。

之所以说它是根本,一方面,各管一摊、各自为政,并且相互猜忌和征伐,这才导致了当时的中国根本无心去发展工业和科技,整体国力才会落后于日本。另一方面,军阀割据也成了外敌(日寇)入侵中国的重要“借力点”。鬼子可以通过“拉一边,打一边”的伎俩,最后各个击破!

回答5:

说主要是装备和工业实力差距的朝战打脸,论外援国军也没少拿苏联美国的援助,抗战后期美国还帮国军拿下了制空权,结果国军还在不停丢失国土,别忘了朝战志愿军在最前线始终没有制空权,米格走廊只能保护靠近中朝边境的后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