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手的意思有很多种,如下:
1、自然现象:
上帝之手是天空中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云朵叫高积云,是由微小水滴或过冷水滴与冰晶混合组成。
2、足球比赛事件:
上帝之手是足球比赛中手球将球打进被判有效的一种戏称:1986年6月22日,在墨西哥世界杯1/4决赛阿根廷对阵英格兰的比赛上,马拉多纳用手把球攻入了英格兰队的球门,并且裁判判定进球有效,这就是著名的"上帝之手"事件。
3、物理名词:
地面效应,亦称为翼面效应、翼地效应,是一种使飞行器诱导阻力减小,同时能获得比空中飞行更高升阻比的流体力学效应:当运动的飞行器掉到距地面(或水面)很近时,整个飞行器体的上下压力差增大,升力会陡然增加。
4、游戏词语:
上帝之手是游戏DotA中技能名称,是圣骑士的大招。它的冷却时间是120(30)秒(括号内为装备A仗以后的冷却时间)。它的作用是完全恢复皈依你的单位,治疗地图上所有的友方英雄。
1986年6月22日,在墨西哥世界杯1/4决赛阿根廷对阵英格兰的比赛上,马拉多纳用手把球攻入了英格兰队的球门,并且裁判判定进球有效,这就是著名的“上帝之手”事件。后来把在足球比赛中用手将球打进,且被裁判误判有效的情况称为“上帝之手”。
凭借此球领先后,马拉多纳随后又攻入了一个堪称世界杯历史上最精彩的入球——“世纪进球”。这场比赛,阿根廷最终以2:1获胜,并最终获得此届世界杯冠军。
扩展资料:
相关延伸:上帝之手主角:迭戈·马拉多纳早年经历
1976年15岁马拉多纳首次亮相阿甲顶级联赛。
1960年10月30日,迭戈·马拉多纳出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维拉-费奥里托区,他来自菲奥里霍镇一户拥有8个孩子的贫困家庭。3岁时,马拉多纳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一个皮革制作的足球,足球开始成为他的最爱。
1970年12月5日,10岁的马拉多纳来到阿根廷青年人俱乐部的少年队参加试训。他顺利地入选小洋葱头队,并成为了教练的宠儿,教练甚至让他参加高年龄段的比赛。
1971年9月28日,11岁的马拉多纳第一次登上报纸。后来马拉多纳率领小洋葱头队在同级别联赛中创造了连续136场比赛不败的纪录。随着在小洋葱头队的成功,马拉多纳升入了阿根廷青年人俱乐部的青年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迭戈·马拉多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帝之手
1986年6月22日,在墨西哥世界杯1/4决赛阿根廷对阵英格兰的比赛上,马拉多纳用手把球攻入了英格兰队的球门,并且裁判判定进球有效,这就是著名的“上帝之手”事件。后来把在足球比赛中用手将球打进,且被裁判误判有效的情况称为“上帝之手”。
马拉多纳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足球运动员,他不仅拥有南美球员精准的脚法和极其娴熟的带球技术,大局观也非常出色,在任何一支球队,他都是绝对灵魂,可以将球队整体盘活。
扩展资料
马拉多纳的反应——
由于四年之前的“马岛战争”,最初马拉多纳对那记手球并没有悔改之意,而是认为这是上帝对英格兰人的惩罚,赛后,他更是自称这个进球是“一半是上帝之手,一半是马拉多纳的脑袋”,因此阿根廷和英格兰在足坛的恩怨进一步加剧。
当《每日镜报》记者问马拉多纳“上帝之手到底什么意思”时,马拉多纳说:“这个进球并不是我诚心进行欺骗。我并不是不尊重英国人,但是在阿根廷的绿茵场上,这样的进球许多许多。那天下午的比赛中,我在场上跳跃起来,但是我的身高不足,所以就有了上帝之手。”
马拉多纳在1986年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中攻入英格兰队的一球,确是手球!(裁定为头球进球)
之后,被叫做“上帝之手”
独对守门员,附近没有任何阻挡主裁判视线的障碍;起跳,光明正大的把手高高抬起,用力把球拍进球门;之后带球连过八人,把球射进门球,此为上帝之手
趁着混乱,附近N个人围着阻挡了主裁判的视线,鬼鬼祟祟、偷偷摸摸的摆动右手,把球推进球门;之后毫无建树,碌碌无为,此为撒旦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