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体会到了老人的动作很娴熟,他和海鸥的配合默契,相处和谐
2.找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这句话把(海鸥起起落落的动作)比作(乐谱)。一是因为( ),二是因为( )。
就知道这么多了,能帮一点是一点么!
在与滇池一箭之遥的翠湖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冬天的早晨,车水马龙的翠湖边,徘徊着一个孤独的老人。10余年里,他节衣缩食,用微薄的退休金喂养着向他儿女一样的海鸥们,守护着这群小精灵不受路人的伤害。
1995年,当这群西伯利亚的白色精灵飞临昆明的第十一个冬天来临的时候,海鸥老人病逝了。在他身后,老人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几个鸡蛋,老人舍不得吃,准备蒸鸡蛋馍喂海鸥的。《山茶》杂志和云南“人与自然基金会”在老人常去的翠湖边发了个讣告,告知人,也告知鸟:“海鸥老人于1995年12月20日病逝,终年71岁,为昆明化工厂退休工人……老人虽逝,却望海鸥常飞,愿老人之愿与海鸥同在。”
讣告和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就放在他常去喂海鸥的地方,许多人在老人的照片上签了名。人们把签了名的老人遗照放在草坪上,准备撒食,代表老人再喂一次海鸥。刚放好老人遗照,未及撒食,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废纸,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飞翔姿态都异于平常,好像知道发生了什麽大事。
欧群急速扇动翅膀,轮流定在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遗像上的老人,凝固着一个它们最熟悉的动作。不一会儿,一群白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面和后面整整齐齐站成两排,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这样的情景持续了好一会儿,看到的人都无法想象这只是一种巧合。当人们最后不等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向炸了锅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张着嘴鸣叫,翅膀扑的那样近,以至于收照片的人下意识的缩紧了身体,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之后,欧群长时间盘旋在遗像上空,像是为老人守灵,又像是为老人送行……
1、我体会到了老人的动作是那么的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那么和谐!
2、这句话把海鸥有节奏地翻飞盘旋着雪白的翅膀比作乐谱。一是因为(),二是因为()......
对不起,我也不知道啦。
不过前面几个肯定对,我们老师也是这么讲的
1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cuō)起嘴向鸥群呼唤。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老人和海鸥很亲昵
1、因为老人爱海鸥,海鸥也爱老人,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
2、海鸥们似乎在说:“老人,您好!您又来啦?今天您为我们带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啊?咦,您怎么和往常不一样了呢?为什么不像往常一样喂我们呢?您说一句话啊?难道……您要和我们永别了?多少个冬天了,您一直如此关心我们,从未间断过,我们舍不得您!您是我们的父亲!”
(差不多就这样,答案不唯一)
3、我体会到了海鸥们很爱老人,很感激老人。他们意识到马上就要和老人永别了,就希望尽自己的力量阻止我们拿走遗像,想要再多看老人一眼,想要老人的遗像多停留一会。
还可以感受到海鸥们那种伤痛、无奈、急切、焦虑之情。
(还有:Lxty72000,别抄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