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打仗动辄几十万人,为何清朝时动员几万人都很吃力?

2025-02-22 12:53:5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其实在战国时代打仗动辄就派几十万人去打仗,这个数字是有一定的夸大成分的。而我们之所以能够了解到这个数值,主要是从相关的史料记载上去了解的。而在早期的司马迁所编著的《史记》当中,很多知识来源都是司马迁通过四处走访打听而来的。而故事在人们的最终都会出现一个共有的特点,那就是越传越大,因此这几十万人的兵马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虚假成分。
甚至有些说法认为之所以能够动辄几十万除了夸大意外,还有就是由于这几十万人不仅仅只是在前方作战的人员,其实在前方作战的人员是相当少的一部分的,而后面所需要的后勤人员反而是在古代作战当中占了绝大多数人员使用。首先除了前方作战以外,后勤人员需要运输粮草,在我国古代都有行兵打仗,粮草先行的说法,因此对于粮草的押运显然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这方面说要派手的人员是众多的。其实在战争动员这一方面,对于兵力的虚假夸大,并不少见。例如说在明末的萨尔浒战争之中,单单是在兵力这一方面就很多种说法,有的说法说是11万人,而有的说法是20万,甚至有的说法说当时的兵力是47万。同时即便是行军打仗的统领者,他们也喜欢把自己的军队势力夸大一些,比如说当初在赤壁之战的时候,曹操明明只拥兵20万,但是他却敢对外号称自己佣兵80万。这也无疑是一种在战争上的策略手段。
而另一点在清朝的时候,我们之所以能够知道清朝再派出兵力上只有仅仅几万人,是由于清朝这个时代与我们距离比较近,因此我们对清朝的历史相对于战国时期甚至三国时期的历史所了解的更为详细,更加精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