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论坛的利弊情况

2025-02-22 22:47:1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优点
网友的发帖中,能得到有益的教诲和启发。网友关于国家,社会的有益的观点,能被有关部门采纳,而不是网友空自评论,自艾自叹,自喜自悲。一些论点能做到各方观点正确公平的显示,具有参考价值。论坛应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公平性,和谐性等优点。论坛给天下的网民都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为网络的互动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论坛,网民们得以更方便的交流,更便捷的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发布信息都是通过有记录的文字来进行,所以这样也避免了精华内容的流失。通过论坛来征得自己想要的信息,有更高的效率和时效性。也最节约成本和资源,在论坛的交流过程中,无论喜怒哀乐都是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也避免的正面的尴尬和冲突等,在论坛中,可以演变成任何角色,变换多种身份,因为网络的特征,使得人民更加依赖于论坛中的交流。
弊端
论坛的弊端也不容忽视,首先WEB2.0时代的到来,博客等功能性的网站也在普及,论坛逐渐失去了固有的地位,在慢慢的走下滑路,这个时候,论坛的很多缺点也都暴露出来,首先依托于网络的特性,论坛也具备网络的弊端。如诚信危机,虚拟世界是否安全等,另外全民草根文化形成的论坛型知识,不一定是准确和正确的,甚至有的存在严重错误,在论坛中学习虽然便捷经济,但是知识的真实准确性很值得推敲。
网络论坛
另外,依赖上论坛中的交流,也使得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减少,这样又淡化了整个社会化的亲情和人际。而且论坛的站长拥有很大的权力,因为是由纯文字组合而成,有权限的人甚至不用任何基础就能轻易查看他人的个人资料。这样也对个人的隐私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这也暴露出草根文化中同样需要规则的约束,通常版主不能够像警察政府那样公道和专业全面的进行论坛的管理,所以论坛中也会常常爆发出论坛管理人员与普通会员之间的冲突。衍生文化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新人类的出现,同时也使得论坛成为新型词语或一些不正规的词语飞速蔓延。例如:斑竹(版主)、罐水(灌水)因此,在交流的时候请注意,同时避免不正规的词语蔓延,在论坛第一个跟帖的人称为“坐沙发”。据说沙发这个词最早出现是在一个成人论坛,基本上沙发的由来是:有人发了美女图,回帖的人说好正点,要坐沙发XXX。然后,凡是发了好图得到支持的都说坐沙发。后来,许多思想高尚的人不理解沙发这个词然后就认为沙发指的是第一个回帖的人,现在很多人第一个回帖就说坐是沙发。 不过还有一个解释是:“一群人在看贴,突然很新的一个资源出来,第一个回帖的感叹了一句:so fast,之后所有的新资源都有人上去感叹so fast..沙发就是so fast的谐音”,然后就这么流传下来了。
无论是那种说法,现在在论坛上这个词都已经被滥用了,而且也成为灌水的一种方式,估计今后论坛也要封掉这个词。而且现在还引申出了第三楼的是坐板凳,使用第一个说法很容易解释,抢不到沙发坐,板凳也将就。灌水一族许多人与迷恋IM工具一样,迷恋上了论坛,每天都要去灌水,回复。如果哪天不见了几位老朋友,就如同失去了什么一样。他们上论坛可能是为了帮助别人,解答问题,可能是为了释放工作的压力,更可能纯粹为了好玩。一个好的论坛,比如天涯,百度知道,CSDN等如果出现问题,会引起整个网民的震动和关注。

回答2:

网络利弊之我见 兼谈论坛

在人们为网络出现的利弊争论不休的时候,我最初也有自己的立场:网络是个虚幻的、遥不可及的世界,在这里,有的最多的是离开伦理道德规制的肆无忌惮、野性展露的凄凄怨怨、以及空口无凭的若即若离,而很难找到一个真正的心灵家园。但是,在有了几年的网龄后,我对此也有了新的认识。

其实网络是第二社会,在这里,我们也能找到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东西,如良心、道德、公平、正义,而且这些东西在这里似乎贯彻的比现实社会更好,因为这里人们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而不必考虑功利、权衡利弊,完全由我们的良心来决定一切,而在这个程度来说,我们其实在网络中活得比现实中还真实,其实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乐此不疲的原因吧。

回答3:

论坛可以顶帖啊,可以互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