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大学天文物理学院
慕尼黑大学(全称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学Ludwig Maximilian Muenchen Unitversitaet)始建于1472年,是德国历史最悠久、教学科研实力最强的大学之一。19世纪初,为了纪念学校的创始人H·路德维希大公和后来的马克希米利安一世,这所学校改名为Ludovico Maximilianes,后来又将这个拉丁文的名字更改为德文的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从1472年建校至今,这所学校已经发展成为规模仅次于柏林自由大学,位居德国第二位的大学。它孕育了众多著名学者和科学巨匠:电学先驱欧姆、唯心主义哲学家谢林、近代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的创始人李比希、现代燃料分子结构的发现者和合成材料的创始人拜尔都曾在这里工作过。世界上第一张X光照片、德国的第一头克隆牛皆诞生于此;该校创建的医学解剖实验室是古代医学向现代医学转变的标志。
慕尼黑作为德国的传媒、科研中心和文化重地,为慕尼黑大学提供了极佳的教学和研究环境。慕尼黑目前是德国继柏林之后最重要的高校科研基地。经过激烈竞争以及德意志研究协会和科学理事会评选,慕尼黑大学成为联邦德国政府重点支持的精英高校。慕尼黑大学是德国研究基金(DFG, German Research Foundation)资助的26个合作研究中心之一,并主持其中的14个项目。同时,慕尼黑大学还主持9个DFG研究培训集团项目和巴伐利亚精英项目中的4个博士项目。学校每年获得的外部资金达1.2亿欧元。
在2006-2007学年度,慕尼黑大学在校学生已近44,000人,其中女生占61%。来自125个国家的外国学生7,600人左右,占学生总数的16%。外国学生人数居德国大学之最。外国学生中,四分之三来自欧洲,15%来自亚洲、6%来自南北美洲。这说明,慕尼黑大学的国际化重点,首推欧洲、其次是北美和亚洲。学生多数分布在语言文化类和社会科学类专业中。慕尼黑大学有700名专职教授和3,000名优秀教学科研人员。另有近11,000名非教学科研人员分布在行政管理部门、图书馆、医院实验室和校办企业。学科范围涵盖了人文学科、法律、经济与社会、医学及理工学科。慕尼黑大学现有170个专业供学生选择。
慕尼黑大学主校区位于慕尼黑市中心。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在慕尼黑市内及近郊分别建立了医学院、兽医学院、物理学院、生物学院、药学院等100多处教学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