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的原则是,只要娃的所作所为不会导致人身安全事故,我就靠自我安慰把火气压下去一些,毕竟娃还好,没受伤没意外。劫后余生庆幸还来不及哪里顾的上发火!然后问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给他时间来陈述。小孩的世界和我们不一样,他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在我们看来弄的一团糟,可能他正在实践昨晚你为他读过的绘本里的内容是不是真的,估计你听完他解释,没准还会诞生娃在某方面真有天赋的想法!至于一团糟的景象,在你的脾气了无踪迹之后,邀请他和你一起收拾,他肯定欣然同意,然后以母慈子孝结束。
如果孩子沉浸在自己的情感里无法自拔,控制自己不要语言责备他,安静的给他拥抱,让他平静,等他愿意表达了,试着站在他的角度,讲讲你可能会怎么做,告诉他更好的解决办法!
如果实在控制不住发火了,事后也要问问孩子事情的缘由,为自己的粗暴态度道歉。这个是一定要的!这时候孩子可能会因为你的态度也会主动和你道歉,又是一番母慈子孝!
其实保持一段时间良好的亲子关系之后,就会走上母慈子孝的正轨。
想想看,教会孩子如何表达自己,如何化解矛盾与别人愉快相处的能力可比考了满分的试卷在未来更受益,麻麻因此也摆脱了黄脸婆怨妇的形象,对整个家庭都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为此麻麻和孩子都需要努力朝这个方向迈进!想想这副美好的景象,老母亲还是控制再控制吧:)
第一,给自己十秒的时间
家长愤怒的点并不是日积月累,是当事情发生时瞬间爆发的。怒气值直冲脑门,噼里啪啦的一顿数落。这个时候,别让瞬间的情绪占据了你的大脑,在发火前闭眼十秒,深吸一口气,先平复自己的心情。再去看孩子做的事,这个时候理智会重新回到身体,试着去探寻前因后果,跟孩子沟通。
第二,“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做家长的总是绝对权威,说话时也是居高临下的方式,认为这样会更有威严,发出命令式的指示,“站着别动。”“过来没听见吗?!”孩子害怕不敢不从,在不情不愿之间去执行你的命令。有命令就会有反抗,表现在行为上或心理上。这个时候,你不妨把孩子当成你的朋友,作出倾听的姿态,让他们大胆的表达为什么做这件事,做这件事的理由是什么。你会发现,原来他们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才去做的啊。这个时候,你可以在他们表达的过程中去加入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孩子会更容易接受,甚至还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跟你达成一致,保证下次尽量不再犯。
第三,发火后的及时补救
有家长说,方法我都试了,不顶用。如果真的这样,那就退而求其次,降低自己的怒气值,当每次要发火时让自己的声音低一点,脾气小一点,慢慢的把火气压下去。事后冷静下来,要及时跟孩子沟通,说明你发火的原因也好,教导他道理也好,甚至是一个和解的拥抱。总之,要找一种你们重归于好的方式,别让孩子惧怕你,要让孩子体会到你对他的爱一点都不少。
家长作为成年人,有自己的的思想和处理事情的方法。如果一个成年人都无法理性的控制自己的脾气,那又凭什么要求孩子按照你说的做,去控制自己的行为呢?
最后,家长一定要正视自己的情绪问题。别让坏情绪成为你和孩子之间不可跨越的鸿沟。
父母要意识到,你的教养方式越完善,越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1、会强迫自己的冷静
父母一遇到不如意的事,就开始急躁不安,烦躁会对孩子发脾气,这是常见现象。学会冷静,是教育孩子的智慧,也是生活的智慧。
2、承认孩子有坏脾气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坏脾气和好情绪是人活一生,不可缺的两样东西。孩子脾气越来越大,不代表孩子本身就越来越坏。
脾气是负面情绪刺激的结果,负面情绪消失了,孩子的坏脾气也就消失了。只有看见孩子负面情绪,才能疏导孩子负面情绪,坏脾气就能被纠正。
3、给彼此了解对方的时间。
花足够多的时间,才能懂一个人。养孩子也一样,你对孩子越了解,花的时间就会越多,等待也会越多。
教孩子成才成人,真的急不得!因为你不了解孩子,自然就教育不好孩子,了解多,教育才会有效果!
4、给孩子选择题,也是给自己冷静的思考时间。 当我们给了孩子选择,他们就不会觉得是被强制安排,而是感受到尊重。而且他们会考虑自己的得失。
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我们要学会善待孩子。其实也是善待内心的那个自己。当你平和安宁,孩子也会幸福快乐。
给自己解压
和爸爸相比,我们做妈妈的在照顾孩子时会更细心、耐心,所以不知不觉中,很多妈妈把养育孩子的事都一股脑地揽在自己身上。

吃饭要妈妈喂,衣服要妈妈来穿,洗澡要妈妈洗,读绘本、玩拼图、上兴趣班,全部都是妈妈来。
不仅如此,妈妈还要承担很多的家务活,职场妈妈则要兼顾好工作上的事。
事情多,休息少,压力大,妈妈的脾气怎么会好呢?
有些时候,我们发火甚至不是孩子的错,只是因为我们积累了太多的负面情绪,所以孩子的一个举动就轻易地激怒了我们,成了无辜的受气筒。
所以想要保持情绪的平和,我们一定要懂得为自己解压,不要把自己当成超人妈妈。
觉得累了,就让老公、家人多管管孩子。
想要发火时,就回房间冷静一下,别急着教育孩子。
不管是工作上,还是对孩子的照顾和教育上,把要求放得低一点,不要事事求完美。

每周给自己留点放松的时间,出门散散心,约朋友聚一聚,做点自己喜欢的事。
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好了,面对孩子时才会更有耐心,更包容。
2、多学习育儿知识
这些年,小样妈最大的感受,就是学习育儿知识能让养育孩子变得简单很多。
一方面,对孩子各个年龄段的发展特点多一些了解,我们就能提前预知孩子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行为”。
比如小宝宝会吃手,1岁左右会扔东西,2岁的时候会迎来“糟糕的2岁”。
在很多大人眼里,这些都是不乖的表现,但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后,我们就会明白,这些都是孩子的正常行为,自然就不会对孩子生气了。
其次,学习育儿知识,尤其是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还能让我们在养育孩子的时候更有方法。
比如孩子爱扔东西,我们不会粗暴地制止,而是给他建立规则,告诉他什么能扔,什么不能扔。

小样妈写过很多让孩子“听话”的文章。我们可以用替代的方法,告诉孩子软球可以扔,食物不能扔。
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假装看牙医,来让孩子配合地刷牙。
可以用身体接触的方式帮助孩子平复情绪,和他一起找出不用发脾气也能解决问题的方法。
还可以有效地给孩子建立规则;用科学的方法奖励孩子,激发他的动力;用提供选择的方式让孩子按我们希望的去做。
总之我们学的越多,办法越多,就越容易让孩子学会合作。孩子配合了,我们也就没必要发火了。
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但随着学习和成长,我们会变得越来越厉害,和孩子的关系也保持融洽,真正成长为一个睿智、平和的妈妈。
1. 见到孩子之前,先疏导自己的情绪
大部分人是容易把外面的情绪带到家中的,因此进门之前,要先疏导自己的情绪,暂时忘记不开心,承担起母亲的角色。孩子需要母亲很快乐,千万不要把与孩子无关的坏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因为孩子是无辜的。
2. 多找人倾诉
工作生活压力大,焦虑,可以与自己的闺蜜、哥们儿聊聊天,吐吐槽,将自己的压力释放出去。倾诉或许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却是一个缓解压力的好方法。
3. 短暂离开,换人照看
发觉自己即将控制不住要发火时,停下来,不要说话,深呼吸,立即离开孩子,将孩子交给老人照看,让自己放松一下,休息一下。4. 勿入相互指责的怪圈,只争输赢,放弃成长
有些家长所谓的与孩子沟通,不过是为了让孩子听自己的话,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忽略孩子的想法,但是赢了争吵,却失去了孩子的信任。
5. 要表现出对孩子信赖,告诉他:“你一定行!”
对于孩子,父母的鼓励是最重要的。我们希望有一个好孩子,就不要总是指责孩子,不做孩子人生的差评师,我们才能得到一个好孩子。
6. 丢掉羞耻感
生气的原因也许不是孩子的行为,而是家长心理底层羞耻感和恐惧感。孩子成绩不好、表现不佳是一个需要接纳的现实,不需要过分的感到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