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犯应承担哪些刑事责任

2025-03-24 04:19:3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从犯应承担所犯罪行的相应责任。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二十六条 【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第二十七条 【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回答2:

不同的罪名,从犯的处罚也不一样的。
刑法
第二十七条 【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回答3:

(一)从犯的概念

刑法第27条第1款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从犯,从其在共同犯罪中所处的地位看,从属于主犯;从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来看,起次要的或者辅助作用。

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从犯,即次要的实行犯。所谓次要的实行犯是相对于主要的实行犯而言的,是指虽然直接参加了实施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但衡量其所起的作用仍属于次要的犯罪分子。

2、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从犯,即帮助犯。所谓辅助作用就是指没有直接参加犯罪实行,而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帮助实行犯,促成其犯罪结果。由于帮助犯在共同犯罪中只是居于辅助性的地位,因此不可能起主要作用,只能是从犯。

(二)从犯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①所犯罪行的性质。看从犯所参与的犯罪是法定刑较高的重罪,还是法定刑较轻的轻罪。如果从犯所参与的是重罪,如参与入户抢劫,主犯判处了十年以上徒刑,从犯就不能免除处罚,而只能比照主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从犯参与的是轻罪,如参与销赃(最高刑为三年有期徒刑),对从犯可以免除处罚。

②所起作用的大小。如盗窃罪的从犯只提供了作案工具,没有到现场,没有分赃或分赃很少,可比照主犯减轻处罚,对参与犯罪的性质不很严重的,甚至可以免除处罚。对已参与作案,并分得部分赃物的,则从轻处罚。

回答4:

刑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据此规定,从犯也被分为两种: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和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这两种从犯的区别实质上也就是次要作用与辅助作用的区别。所谓次要作用,是指虽然参与实行了某一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但在共同犯罪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比主犯要小,比如罪恶不够严重或情节不够严重,或者所起作用不大,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等。所谓辅助作用,是指为共同犯罪人实行犯罪创造方便条件,帮助实行犯罪,而不直接参加实行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次要作用是指次要的实行犯,辅助作用是指帮助犯。辅助根据是否具有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有形帮助与无形帮助,根据参与的时间先后可以分为事前帮助、事中帮助与事后帮助等。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从犯不仅仅只包括帮助犯,而且也包括实行犯,即次要的实行犯,因此不能笼统的认为实行犯一律是主犯。
关于从犯的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里不仅规定了“应当”从宽,而且规定从宽的幅度较大,既可以从轻、减轻,也可以免除处罚。至于在什么情况下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就应该考虑犯罪分子所参加实施的犯罪性质、情节轻重、参与实施犯罪的程度、其悔改表现情况以及犯罪分子在犯罪中所起作用的次要程度等情况来决定。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对从犯应当从宽处罚,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国家对从犯的态度,表现出对主犯与从犯的明显不同,对主犯就应当严肃处理,对从犯就要从宽处罚,这也可能体现出我国刑法区分主从犯的目的(后文详述)。
一般说来,共同犯罪中总是有主有从,从犯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难区别,问题是从犯与其他主犯如何区别,区别的根据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是主要作用还是次要或辅助作用。这应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所处的地位、参与程度、犯罪情节以及对造成危害结果所起作用的大小等各方面的因素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