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是识别码,浅是分解成"三点水"和"戋".最后一笔是撇没错,五笔字根里面有几个字根和我们记忆中的笔顺笔画不一样。五笔里面也有很多字是比较特殊的,例如"年"(RH),像这种特殊的字需要自己记下来。
I是三点水,这个就不用我说了,G是“戋“部首,而戋的最后一笔是下面的那一撇,不是上面的点,浅字是左右结构,所以,最后加上了一个T(末笔识别码)因为我们日常写浅字的习惯是先撇后点,所以常常误以为末笔识别码是Y
i是三点水
g是戋
t是末笔识别码,末笔识别码 = 末笔画 × 字结构(左右1、上下2、集合3)
浅的最后一笔是撇,,,通常我们以为是捺,其实不是,戋应该是两横一弯勾再一捺最后一撇
G应该是代表"二"吧,T代表"撇"
戋的笔画顺序: 一一乙丿丶
但是在我们常用的86版五笔里,最后一笔就是撇,算得上一个bug吧。(另外一个版本是98版,修正了一些BUG,但几乎没人用。现在所有的五笔输入软件都是基于86版的)
它的全码最后一位的T,是末笔识别码。当码字不足四个时,加上末笔识别码会减少重码。
以下的从网上抄下来的,末笔识别码资料。
末笔识别码(所谓末笔就是字的最后一笔):
末笔识别码跟上一段的文字结构有所联系,因为末笔识别码的不同是根据字的结构来决定的。
1.末笔识别码的作用:五笔之所以快,就是因为重码率低。所谓重码率,指的是当用编码打出字后,分别显示出几个字来让你用数字选择其相对位置的汉字,我们的习惯当然是按空格方便,如果能达到每个字都按空格就出来,不用选择什么1,2,3,4,5,那对我们来说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啦!五笔快在这儿,你想过为什么吗?汉字如果光靠结构来分类,那么有很多字在写法上、结构上等等甚至连讲法上都非常相近,这么多相近的地方用什么来区分呢?如果每个地方都那么相近,和拼音又有什么区别呢?又如何来降低重码率呢?于是,末笔识别码在这里便派上了重要的用场。
2.如何锁定末笔识别码——最后一笔:
末笔识别码有如下规定:
一区:横『一』的识别码在G至A键的范围;
二区:竖『丨』的识别码在H至M键的范围;
三区:撇『丿』的识别码在T至Q键的范围;
四区:纳『丶』的识别码在Y至P键的范围;
五区:折『乙』的识别码在N至X键的范围;
左右型识别码为文字的第一种类型,也就是识别码范围键的第一个键;
上下型识别码为文字的第二种类型,也就是识别码范围键的第二个键;
杂合型识别码为文字的第三种类型,也就是识别码范围键的第三个键;
例1:比如“酒”字:酒的最后一笔是横『一』,那么末笔识别码的范围就在G至A的范围中,“酒”是左右结构的字,左右型识别码为文字的第一种类型,也就是识别码范围键的第一个键,那么G至A中第一个键就是G,那么“酒”字的识别码就是G。
例2:比如“圆”字:圆字的最后一笔是撇『丶』,么末笔识别码的范围就在Y至P的范围中,“圆”是杂合结构的字,杂合型识别码为文字的第三种类型,也就是识别码范围键的第三个键;那么Y至P中第三个键就是I,那么“圆”字的识别码就是I。
例3:比如“牛”字的最后一笔是竖『丨』,那么末笔识别码的范围就在H至M的范围中,而牛的结构既不是“左右结构”也不是“上下结构”,那么就是“杂合型”。杂合型的末笔识别码范围是第三个键,在竖类识别码H至M的范围中,第三个键就可以锁定到K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