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调查前的准备分为直接准备和间接准备两种。直接准备是以某一次具体的调查活动为目的的临时性准备;间接准备是不以某一次具体调查活动为目的的经常性准备,譬如平时的理论学习、时事政策学习、广泛地搜集情况、钻研各种专业等等,都属于间接准备。这种准备对于调查的作用是看不见的,然而却是巨大的、难以估量的。要使自己的调查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必须重视间接准备。
不过,对于某一次具体调查活动有明显帮助的,又要重视调查前的直接准备。直接准备包含的内容很多,究竟应该从何着手?根据经常搞调查的人的体会,以下几个方面是必须做到的:
一是要尽可能地了解调查对象以及和他有关的各方面的情况;
二是要尽量汇集和阅读一些与调查的问题有关的政策、规定的论述,初步明确调查的思想,并提高自己对调查所得材料的分析和鉴别能力;
三是要研究同类问题的研究成果,了解这类问题已经深入到何种程度,还有哪些侧面尚需继续研究。这种准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大局,把握方向,避免和别的调查情况重复,以便将调查引向深入,在一个比较高的基础上进行;
四是制定调查提纲。这是调查研究准备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此外,还应说明一点:调查前的准备固然是愈充分愈好,但无论如何不能把这些"准备"当作一种"框框"。
(二)调查既要身入更要心入
在搞调查研究中,有时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即刚刚调查一点眉目,而很多实质性的东西的头绪还没有理清,就急于动手写,总想早点写出来,也就是还没有“钻进去”就想“冒出来”,这样急于求成,往往难于写出质量高的调查报告。我们只有既身入调查单位,又能心入调查的情况,大量而细致地搞好调查,广泛地收集情况,为撰写调查报告准备丰富的素材,才使调查报告有坚实的基础。
据《解放军报》2006年5月24日的报道:广州军区某集团军为提高某团全面建设水平而制定的帮建措施“出炉”。16条科学合理的措施中,有7条是由前不久在该团当兵的集团军军长提出来的。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效果?正是集团军领导和机关既注重身入更注重心入地搞调查研究,他们穿士兵服装、挂列兵军衔、住班排宿舍,这种甘为普通一兵的良好形象,赢得了基层官兵的信赖。战士们主动与他们掏“心窝子”,使他们掌握了基层的第一手资料。该集团军领导干部深入一线掌握实情,增强服务基层针对性的做法,得到了前来调研的军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要注重提高调查报告的效益
调查研究工作是各级领导决策前的重要环节。提高调查研究的效益,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高调查的科学性。领导机关调查了解情况应防止简单化、肤浅化、程式化,在调查方式上,应从实际出发,既可以蹲点,也可以跑面,既可以采取行之有效的传统手段,也可以采取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能简单地讲哪一种方法作风深入,哪一种方法不深入。从调查的质量看,既强调量的积累,又要有质的分析,没有质量的数量即使再多也用处不大;没有一定的数量,质量也没有保证。这就要求我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个性中找出共性,悟出规律。
二是把握研究的可行性。调查了解情况需要深入实际,分析研究问题则需要深入思考。在研究工作之前,对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应进行“深加工”,广泛听取有关专家和群众意见,充分进行可行性论证,切实拿出具体的办法和措施,真正能够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是增强转化的实效性。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这是提高调查研究质量的根本。调查研究有了成果后,应站在全局的高度,将其转化为部队建设的工作思路,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应改变那种不论什么性质、什么内容的调查研究,都是写个报告交差的做法,做到搞一项调查就能解决一个甚至几个问题,多做调查研究后的"下篇文章",使调查研究确实收到效益。
(四)、要储备“一缸水”
“要给人一桶水,自己必须有一缸水”,就是说调研要有积累。“厚积而薄发”,也是讲的这个道理。如果自己只有一桶水,硬要给别人一桶水,那叫竭泽而渔,这种调研人员绝对没有后劲。如果自己有一桶水,要给别人一缸水,那叫自不量力或开空头支票。在调研上要搞好五个方面的积累:
一是理论、观点的积累。这里涉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著名论断以及重要经典性文件、政策规定等。没有这个积累,到写调研报告时现去查阅,不仅来不及,效果也不好。"急用先学、立竿见影"也有好处,但功底不会深厚。
二是军内外一些大事及典型案例的积累。要了解一些重大事件和案例是怎么发生的,研究它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基本规律,从中引出教训、经验或启示。国内外的大事及典型案例,总有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往往预示着一种趋势,反映一种必然,其经验、教训对人往往有重要启示。
三是部队党委或部门内一些基本工作情况和主要工作思路、重大决策的积累。有了这方面的积累,对于随时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很有好处。因为任何新情况、新问题都是在原有情况和问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昨天、今天、明天有内在的联系。
四是军内外有真知灼见且有保存价值的重要文稿的积累。这对于在调研过程中研究问题是很有借鉴作用的。对于有些经典文章,应当能复述、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以及“熟读名方三百剂,不会开方也会开”,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五是调研关系及渠道的积累。调研也需要渠道和关系。有关系,人家就向你说实话;没关系,人家往往就应付。
以上五个方面的积累,可以归纳为三点:即观点的积累,资料的积累,关系的积累。这种积累,可以是笔录,可以是剪辑,也可以输入微机,最好是网上积累。调研的积累除对于研究资料、提炼思想都有好处外,还应看到,积累本身就是一种升华。一方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指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的量的积累。另一方面,“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善成德,神明自得”。这是说,随着量的增加,即资料、观点的积累,会由量变发生质变。一个调研人员到了“风雨兴焉”、“神明自得”的时候,可以说,搞什么课题,什么课题就会成为精品;干什么工作,什么工作都会干好。
电信行业竞争对手分析报告需要注意如下几点因素:
1、明确了竞争对手
2、竞争对手的市场
3、竞争对手的营销方案
4、竞争对手的推广
5、竞争对手的优势劣势
6、预测竞争对手的下一步计划
资费
网络覆盖、服务态度
目标客户
增值业务
3G上来后还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比如TD和WCDMA做比较
1.客户群
2.营销渠道
3.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