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班语文总复习(宁波出版社)

2024-12-23 01:33:1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不少教师不知道怎样复习,复习缺乏科学性,带着随意性和盲目性。据了解,当前,我县教师的复习方法很多。有的按教材顺序逐一复习;有的脱离教材按基础知识、阅读、作文复习,基础知识再按拼音、汉字、词语、句子、复习;有的教师按知识系统进行讲解,让学生听、记、背、练习;有的只是让学生反复练习,做很多的题,希望学生通过练习掌握相关知识;有的教师则放羊式地让学生只是看书,希望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相关的知识。应该说,这些复习方法,都有其可取的一面,但也有其不科学的一面。按教材逐一复习,复习全面,但忽视了知识的系统性;脱离教材复习,知识虽然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但由于没有教材的依托,没有结合教材的训练,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培养会有影响;按知识点作系统讲解,学生只是听、记、背、练习,知识的体例明晰、系统性强,但由于学生复习是被动的、消极的,加上语文实践少,因此效果不会好;只是让学生反复做题,熟“练”虽然能生巧,但仍会使知识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放羊式地让学生看书,从某种意义上说,能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掌握相关的一些知识,但缺乏教师的指导和引导,学生的复习效果也一定不会好。

我们分析了这些复习方法的利与弊,就可以扬其利弃其弊,优化复习方法,从而收到极好的复习效果。最优化的复习方法是怎样的呢?那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极为科学、有效地复习”。可以说,凡是可以用这句话进行描述的复习都是成功的复习。教师的指导,是科学、有效复习的前提,是成功复习的前提。指导,包括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技巧的指导,对学生复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培养与激发,对学生复习过程的引导、指导与示范。学生科学、有效地复习是成功复习的保证。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来自教师的引导、指导和示范。比如,归纳复习,可先由教师作系统归纳示范,让学生明确归纳方法;然后让学生实践,在实践中探究、体验、感悟,去品味归纳知识本身的快乐和成功的快乐,并让学生记下问题与收获,教师在这过程中作适当点拨;第三,教师集中问题并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用集体智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集体、班级交流;第四,进行归类知识的系统训练,迁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在训练过程中发现、记载存在的问题和疑难;第五,讨论、研究、解决训练中发现的问题和疑难,教师可作适当讲解,并进行专项巩固性训练。

我们说,小学毕业班的复习,目标有二:一是使知识系统化,二是培养语文能力。语文能力主要是阅读和写作能力。因此,基础知识部分,可以采取分类归纳的方法进行复习,使知识在大脑中形成系统;阅读和写作重在能力训练和培养,让学生感悟、体会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形成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切忌让学生机械地死记硬背和无休止地重复训练。分类归纳,有的教师不习惯,也不愿意下这种功夫。其实这是一种一劳永逸的方法,效果很不错。比如,汉语拼音,资中人最容易出错的大致有平翘舌音不分、f、h不辨、边音鼻音弄混等,就可以以此为标准进行归类复习,让学生按“记少不记多”的方法区别记忆,也可以鼓励学生编成顺口溜进行记忆;又如汉字,可以按同音字、多音多义字、形近字进行归类复习,形近字仍然可以按“记少不记多”的方法进行对比着进行记忆(如走之底和建字底形近,只需记住带建字底的只有三个基本字:建、廷、延,其他的放心地记作走之底就行了;记“辩、辨、辫、瓣”等,就可以对比着记中间部分的差别记住它们)。语文能力的培养,往往被忽视。然而却又是最重要的。培养能力,相对让学生做大量的题来说,更麻烦,更花精力,更累。因此,没有用更多的功夫去研究它。比如,阅读,往往是先让学生做题,然后集体评讲甚至公布答案让学生去核对;作文,往往先让学生写,然后由教师看、打分就算完事,有时也评讲几篇。这种复习方法,操作起来简单,不费事。老师希望能打到“单碇子”,学生盼望能考到做过的题,因此,做的题很多、太多,脑子里一塌糊涂。这种学生,一旦遇到没做过的题,就束手无策。结果是,复习累,能力差,考不好。其实,培养学生读写能力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累、那么复杂。最基本的是要教给学生读写的方法,让学生在读写实践中感悟、体会并形成能力和技巧。如阅读能力培养,就是要在教师的引导、指导下,掌握不同类型的语段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掌握不同文体的短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如分层、分段,概括层意、段意、主要内容、写作意图的的方法和技巧,分析句子的方法和技巧);至于解答语段、短文中的字、词、句、修辞等题的方法和技巧,只需在基础知识归类复习中的答题方法基础上再结合练习上下文的方法去解答;“阅读”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联系上下文”分析问题、解决题的能力,就是说,解答任何阅读题都要用到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的方法去分析。写作的复习,只是学生埋头写,教师打分并作点评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在审题、立意、选材、开头、结尾、照应、过渡、修改等方法和技巧上多作指导,必要时进行示范,尤其是结构、表达技巧的指导与训练要跟上;切忌让学生只是背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就算完事,甚至教给学生投机取巧的一些方法。

关于复习,我谈的以上想法,是就整体上说的。下面,我想具体谈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中心意思是“讲求复习方法,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我们的复习,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让他们毕业升学后能很好地适应初中语文学习生活,缩短他们的初中语文学习徘徊期,增强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毕业前的一段时间作集中、系统的复习,分类整理,查缺补漏,总结归纳,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然而,毕业班复习面广、量大,时间短,内容多,同时还要注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就要求我们的复习要科学,要讲求方法,减少复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复习的计划性和有效性。为此,作以下复习建议,供广大语文教师复习时参考。

一、复习的原则

1、纲本结合的原则。复习要以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为纲,以教材为本,以“纲”扣“本”。复习中要以教材为依据,要渗透《语文课程标准》理念,不漏掉重要的知识点,要以语言文字的训练为主线,巩固、拓宽学生已学的知识,以达到温故而知“多”知“新”的目的。

2、查缺补漏原则。要通过多种形式与方法发现问题,查出缺漏,找出疑难。或讲述,或讨论,解决问题,补足缺漏,弄懂疑难,使知识的条理清晰,使记忆深刻。切忌不顾学的生知识拥有情况,不顾学生的需要和学习能力去盲目讲解和机械练习。

3、主体性原则。要激发学生学习和复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复习,找出问题,自求解疑。复习中的疑难、问题,让学生或查阅或讨论,动脑、动手、动口,提倡不耻下问,虚心好学。要把复习的主体时间和主体活动放在学生身上,切忌教师满堂讲、学生静静听的现象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

4、讲练结合原则。复习时,只讲只练都不可取,要讲练结合。如可按“示范指导-训练检查-查缺补漏-再练固”的序列进行复习。这里的“讲”,既要讲知识,又要讲方法;既可教师讲,也可学生讲。这里的“练”,既可书面练,又可口头练。讲和练,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5、侧重性原则。复习,既要全面,又要有重点,要侧重对重点、难点和问题的复习。疑难与问题,要言不烦,适当训练;简单又明了的,则要一语带过,可不训练。切莫本末倒置。

6、方法性原则。注意交给学生科学的复习方法和学习、识记运用某知识点的方法,使学生能有效地学习与复习。忌复习时只由教师滔滔不绝、苦口婆心地讲述,让学生机械盲目地练习和背诵。

二、复习的方式

1、集中式。分清线条,按基础知识、阅读、习作序列,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集中安排复习(基础知识按拼音、字、词、句、语法、修辞知识,阅读按段、篇知识,写作按应用文、片段、作文等相对集中安排),各个击破,分步到位。这样复习,符合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系统、清晰、深刻。

2、分散式。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的复习交错安排,分散难点,易于消化。每部分知识可以用回复训练方式查缺补漏,巩固效果好。

建议:集中与分散相渗,如“基础知识”“阅读”分别集中复习,复习“阅读”时,把“基础知识”分散安排贯穿串于其中。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的复习效果,提高运用水平。

三、复习的方法

1、学生质疑法。按“教师提出复习的知识点及范围-——学生自能看书复习提出疑点、难点——师生讨论释疑——训练巩固”的顺序进行复习。运用这种复习方法注意三点,一是让学生懂得质疑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养成质疑的习惯。二是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准确找出自己真正的问题和疑点。三是指导教给学生解除疑点、解决问题和常用方法。

2、训练查疑法。按“学生训练查疑——师生共同释疑——学生再练查疑——师生补疑解难——再练巩固”的顺序进行复习。这种方法以训练为主线,训练查疑、训练解疑、训练巩固。

3、教师疏理法。按“教师分类讲述(讲重点、难点、问题)——学生训练查疑——师生共同释疑——训练巩固”的顺序安排复习。这种复习方法,教师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好,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把握准。

4、命题自测法。其步骤可以是“教师提出测题数量、范围、要求、分值分布——学生自能复习——学生按要求命题(含答案、分值分布)——学生交换测题并答题(可不答在测题上)——学生迅速阅卷(学生阅卷会很细很严)——找出问题、集中问题师生解答——再交换测题答卷阅卷——再集中问题师生解答检查效果、巩固知识。”较死、需强记的知识用该法较好。

四、复习指导

(一)基础知识复习指导

基础知识的复习要以词句为重点,兼及拼音、汉字,要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突出关键,抓住核心,练在点子上,练在要害处。

拼音,要从拼读规则、正确书写、看拼音写字、词、句入手加强训练。练习形式可以设计让学生写出相应大(小)写字母、补充音节、选择正确的读音、看拼音写词语用普通话说话朗读文段等。

识字,要通过复习,巩固掌握小学阶段所学的2500个常用汉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要能比较熟练地使用字典,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教师要通过归类把难记、易混、易错的汉字集中分辨、识记。训练形式可以设计选字填空,改正词句中的错别字,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选择多音字的正确读音或含义等。偏旁部首、笔划、笔顺等只要求只认识、了解,不必命题训练。

词语,重在理解、运用。以熟练读出、正确书写为最基本的要求,还要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词义,最后要能熟练、恰当使用所学过的词语进行表达。要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掌握识记、理解、运用要领。训练形式可以设计选词填空、补充词语、词语归类、理解同一词语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选择词义、根据意思写成语、写同义词、反义词等。

句子,可归类复习。句子的考查主要有判断对句子理解正误、修改病句、按要求改写句子、扩写句子、造句等类型。教师要告诉学生,对句子理解正误的判断,要联系课文或具体的语言环境思考;修改病句要反复读句子,在读中发现错误,教师要分类指导,学生要分类训练(如缺少成分、用词不当、语序不当、配搭不当、前后矛盾);按要求改写句子、扩写句子要掌握内部规律;造句,要尽量表达丰富一些的意思。对一些疑难句子的理解,要引导学生掌握“字不离句,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以提高学生理解意思深刻的句子的能力。切忌只是让学生机械地反复练习。

此外,还应该对陈述、疑问、感叹、反问、肯定、否定、设问、否定之否定、打比方、夸张、拟人等修辞知识进行复习指导。这些知识尽管有的不考,但它们是语文学习中的极为重要的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细胞,掌握不好,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分析、理解、运用和表达,会影响学生进入初中后的语文学习。

(二)阅读复习指导

阅读的复习,以读懂文段为重点。这里的“读懂”一是要理解主要内容,二是要了解文段是按什么思路、分哪几层意思表达的,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一个合格的小学六年级学生,必须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有初步的概括能力,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复习时要注意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复习的内容以课本为主,以课本内容为载体,在对课本的复习中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规律和方法。复习时,要注意与基础知识的训练相结合,复习题的设计要有综合性和思维度,以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教师在复习指导中要注意下列阅读方法的指导。

1、段的阅读

①认识句子,知道是几句话。句子是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一般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说明“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说明“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一般用句号,问号,感叹号标出。

②体会句子意思。在读准字音,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抓住关系词体会含义和感情,或围绕中心思想、写作目的体会感情,或联系文章反映的时代背景体会含义和感情。

③体会句子间的联系。既可从句子之间的关系去体会,又可从句子之间的先后顺序去体会。句子之间的关系如:并列、承接、总分、因果、转折等;先后顺序如时间推移、空间转换、事情先后:先写(说)……然后写(说)……最后写(说))……,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整体到部分……。

④划层次,弄清是从几个方面去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教师不要对学生要求过高,只要基本正确,言之成理就行。要教给学生常用的方法:承接关系,按连续动作的环节、事物发展的阶段,时间发展的先后等数量划分;并列关系,有几个同级并列意思就划分成几层;总分关系,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按“总-分”或“分-总”分成两层,先总后分再总按“总-分-总”划分成三层;因果关系,按“因-果”或“果-因”划分成两层;转折关系,在转折处划开分成两层。

⑤归纳层意。抓中心词句,用最简短的概括语归纳:讲……,写……。

⑥理解主要意思。教给学生抓语段类型特点进行概括的方法:承接关系、并列关系,在逐句理解的基础上归纳概括;总分关系,抓总起句、总结句,抓中心词句概括;因果关系,先果后因重点抓原因句,先因后果重点抓结果句,把原因和结果概括在一起;转折关系,重点放在转折部分。

划分层次、归纳层意的考查,大都以选择的形式出现。然而,我们复习的重要意义并不在于应付考试。

2、短文的阅读

以下所涉及的复习内容,其本质上说是读懂文章的方法,是过去小学毕业考试的必考题型。现在,其中有些题型一般不作考查内容。如果考查,大多以选择的方式出现。然而,我们今天复习它,是为学生有效阅读文章、高效理解文章所作的素质储备。

(1)记叙文阅读

①用划分段落层次的方法读懂记叙文。告诉学生,划分段落层次可以帮助我们很快地读懂记叙文。划分段落层次,首先要根据具体的文章内容审视分段标准,然后根据标准,准确划分。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以下方法:

按时间先后划段:抓表示时间的词;抓间接表示时间的词语(时间进程、流程 )。

按事情发展顺序划段。即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段。

按地点变换划段。把同一方向、同一位置或同一处所里的景物、事物归在一起,划为一段。其方法是抓文中地点转换、空间变化的方位词和反映方位或空间变换的词语。值得注意的是,按地点转换、空间变化安排结构的课文,尤其游记、参观记,往往开头先写游览前的一些事情,最后写感受、启示等,它们都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单独划为一段。

按事情性质、类别划段。依据材料性质安排结构的文章,要弄清文章写了几件事或同一事的几个不同方面,再按每件事或每个方面的起止划分段落。

②用归纳段意的方法读懂记叙文。掌握归纳段意的方法,可以让人很快而且准确地理解段意,根据段意读懂文章。指导学生掌握三种归纳段意的方法:

a.中心词句法:根据段落内的总起句、总结句或点明主要内容的词句归纳出段意。

b.小标题法:给段落标上能概括主要内容的小标题。

c.意思合并法:先小结各句或各自然段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话去把这些意思归纳起来。这是教材重点要求的归纳段意的方法。

先用以上方法归纳各段段意,再把各段段意思概括起来,就能很举哀地读懂文章。

③用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读懂记叙文。主要内容就是文章的主要情节或主要事件。其概括方法有三种:

a.连接段意法:用简明通顺的语言把各段段意连接或概括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b.分析标题法:表明了“做什么”或“谁做什么”的标题,可以把标题补充具体,作为主要内容,如《草船借箭》:讲诸葛亮被周瑜嫉妒,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的经过。

c.要素概括法:根据的基本要素所表示的内容,概括出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的表述形式:“讲……”“记叙……”“描述……”

④归纳中心思想。中心思想即文章的中心意思、写作目的,又叫主题思想。虽然大纲对中心思想的归纳有所淡化,但仍应让学生了解以下四种基本方法。

a.分析标题法:标题就表明了写作目的,就可以抓住标题中的词语进行归纳。

b.找中心句法:文章开头,总领全文,揭示中心思想;文章结尾,归纳总结,点明中心;文章中间,承上启下,揭示中心。

c.抓重点段落:重点段落,指表明文章中心思想的段落:开头总括性段落,末尾总结性段落,中间议论性段落。

d.综合段意法:在归纳段意基础上,从多段意中提炼中心思想。

⑵说明文阅读

①用划分段落的方法读懂说明文。划分段落,是一种把文章分成几部分理解从而迅速读懂全文的好方法。根据说明文特点教给学生掌握两种方法。a.抓段首说明的要点;b.抓结构方式:并列式、总分式、时间式。

②用归纳段意的方法读懂说明文。归纳段意是通过理解文章各部分意思读懂全文的方法。归纳段意可指导学生掌握“要点归纳法”:抓各段提出的说明要点归纳段意,有的说明要点可直接作段意,如果说明要点分散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段,就合起来作段意。

③用“意思合并法”读懂说明文。即把文章各段意思归纳起来领会全文的中心思想。

值得注意的是,对文章的阅读,其理解不要要求学生用唯一或指定的句子与表述,不用唯一性去僵化学生,只要意思基本一致,只要合乎情理就行。

(三)习作复习指导

作文的复习宜用“分散式”,与基础知识阅读交错安排。复习既要“全面开花”,又要“重点指导”,即小学阶段写作的方方面面都要进行复习指导,重点放在记叙文写作复习指导上。

1、片断作文,只要求根据提示或题目写一段话。可让学生按以下步骤进行:①读题,明确要求;②写话,围绕中心(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③层次,科学处理(承接、并列、总分、因果等结构);④读文,检查修正。

2、命题作文,即给题目,给要求作文。可让学生照以下步骤作文:①认真审题(抓重点词语、关键词语,即中心词,审范围、对象、数量、体裁,分清主次,要抓修饰成分);②明确要求:字数要求、语言要求及其他要求(如要求不写 真事人、地、校名等),认真读作文提示;③精心选材:尽可能选取有意义、有表现力、具体、新鲜的材料;④拟制草纲,以防止偏题和主次、轻重不分现象的出现;⑤动笔写文。⑥读文检查(根据要求朗读或默读写好的作文,修改不通不顺的地方、表述不清的地方)。

3、半命题作文,即补题目作文。方法和步骤大体是:①审题目:补充什么才合乎要求;②读“提示”、“要求”,明确文体、范围、对象,明确是写人还是记事,是写景状物还是游记参观;③确定中心(说明什么,反映、赞扬、提倡什么);④围绕中心选材布局;⑤列提纲;⑥写文 ;⑦修改。

4、自由命题作文。方法和步骤大体是:①读懂命题及写作要求;②提炼重点中心;③拟题目,题文紧扣,题目要揭示文章内容;④作文;⑤修改。

5、给材料作文

(1)扩写:补充扩展语言、行动、心理活动及能突出中心的环境、场面描写。

(2)续写:按文章继续写下去。有三种形式:给开头、给结尾、给头尾。步骤:①认真读原文,明确中心;②联系实践,展开联想,续写主要情节。要求:既合情理,又与原文风格一致。

(3)缩写:即把长文压成短文。它要求缩写后能体现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重点,结构与原文大体相同,文体、题目不能改变。其方法大体是删削和概括,即次要内容删去,主要内容概括,用较少的文字表达较多的内容。其步骤大致是①读懂原文,分清主次;②注意题中要求(字数限制等),合理压缩;③修改。

6、看图作文。让学生仔细观察后,据图确定主题,拟题目、写文(单幅、多幅)。方法与步骤大体是:①观察图画,抓住图的主体内容,观察神情,动作,看懂环境,看清与人、环境有关的物件,按文字说明、要求等分析时、地、事、情节、心理活动、图画中表现的中心思想。②合理想象,想象和虚构要与主题、人物、环境、情节安排相符合,想象画外画,把静态人变成文字性的动态人,并想象出事情的发生、发展与结果。注意不要就图说图,多幅画要详述重点画面,不平均使力;单幅画更要细观察、多联想画外情节。

7、应用文。应用文是有固定格式的文体。指导时注意:①对象明确;②格式正确;③内容充实;④语言简明。

(四)作文复习指导应注意的问题。

1、让学生明白写景、写事的区别

写景。对象:自然景物,周围环境;目的:衬托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歌颂祖国山河、引人向上);要求:认真观察,有序叙述(从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由内到外……)。

写事:对象,交待时、地、人、起因、发展、结果,写出一件事的全过程;目的,反映社会风貌,风尚,歌颂美好,激发向上;要求:①把事交代清楚;②安排好顺序;③叙事线索清楚;④选好典型材料。写景中的事是“景”的转换纽带,写事中的景为“事”的时、地、环境作交待,渲染气氛,衬托感情,为写好“事”服务。

2、教会学生活用材。活用材,指同一材料套用在不同的作文题上,即同一材料稍加变化、改造、修整、增删,可以巧妙地用在不同的作文题里。

3、教给学生“反复点题”的方法,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意思。如《一定要争气》三处点题:①“童第周看着成绩单心想:‘一定要争气。……’”②“童弟周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第四段)③“童弟周激动地想:‘一定要争气。……’”(结尾)。反复点题,不仅能清楚地显示作者的思路,使文章层次清楚,结构严谨,而且还能层层深入地突出文章中心。但要注意技巧,要含蓄,自然、吻合,恰时恰量恰当,适时适量适度,无做作感。

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不要去应付毕业会考,不要为考试而复习,甚至凡不考的都不复习;而要作全面系统的复习,让学生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清晰的印象。要讲求复习方法,教给学生知识与学习的规律,教给学生学习、复习、运用知识的方法,以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质,为进入初中后有效地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