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读书的日子似乎已经远去了。
回想读书的日子,记得最早是在读初中的时候,那时那间乡间学校还没有图书室,读的书除了学校发的课本,我就没有接触过其它的书了。我真正读的第一次本课本以外的书是在放署假时,从我伯父厨柜里翻出来的《水浒传》,还有《三国演义》。这是用繁体字、竖行印刷的旧版书,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字我还认不出来,但书里通俗而精彩的故事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却十分深刻地吸引着我。白天,我带着书去上山放牛,山坡上绿油油的草吸引着大水牛,书本里武松打虎、杨志买刀的故事吸引着我,牛和我,一个专心吃草,一个静心读书,大家各取所需,渡过了那个物质和精神都十分贫乏的年代。
读高中时,我知道了金庸的武打小说,我读的第一本武打小说是《书剑恩仇录》。记得那是一个晚上,下了第一节晚自习课,我站起身来,准备出去走走,发现同桌的同学还在趴在桌上低头看书,我推了他一把,“看你认真的,休息一下吧”,他只“哦”了一声,起身就直向厕所奔去了。我感到好奇怪,他读书从没有那么投入的,今晚为何这样认真?我翻开他桌上的书一看,正好是书的一页插图,画得是小说里那个绵里针陆菲青,使用暗器工夫用飞针把螥蝇钉在门板上,若芷姑娘正在门边看见了。好奇心使我把这几页书看了,“天那,还有如此神奇的武功!”从此我就迷上了金庸的武打小说。后来,我也读了梁羽生、古龙等的一些武打小说,慢慢知道了中国的武术和武术文化是如此的博大精深。但那时,“课外书籍”的概念在老师、父母的话里,甚至自己的心里都异常的清楚,学好数理化是当时读书要走的唯一正路并喊成了一句响亮的口号,老师和学生整天都在题海里折腾,所以高中时静心下来读的书并不多,但读过的每一本书的印象都很深。
真正能够在书海里自由畅游的是在大学时候。我读的又是中文系,感觉读书是自己正儿八经的专业了。大一的时候,读书是盲目的,学习鲁讯、郭沫若、茅盾等大文豪的作品,学到哪读到哪,什么书都读。大二时,接触了外国文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按老师列出的清单,开始有计划地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了,《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飘》等书我都很喜欢读,特别是《安娜卡列尼娜》书中描写的那个火车站的雪夜,给我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一个对生活对爱情充满激情的灵魂,怀着一颗最终破灭的心,沿着铁轨,迈着尊贵的步子,缓缓而沉着地向吐着白烟的火车头迎面走去,天是漆黑的,四周无人知晓,大片大片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飞着……多少年来,安娜卡列尼娜为摆脱专制、追求幸福自由而以死抗争的反判精神一直都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那些读书的日子时常让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书里的人物也时常让我去想象,去牵挂,去爱,去恨。有书读着,觉得特别幸福,特别富有,特别安静,外面的世界哪能有书中的世界丰富多彩呢。就是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心浮气燥的时候,也会把书找来,而书也必定会给自己许多的慰籍。正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啊。
现在虽然也会读书,但静下心来,慢慢的读,悠悠的读的心境已经没有了,往往读不了几分钟,心里就想着还什么活要做,还有什么心事没放下,还有什么比读书更重要的事要去完成。其实这时工作已经交差了,家务也不用自己操心了,重要的事情也与自己无关,但是就找不到以前读书时的那种专注、悠闲、宁静的味道了。
我还想走进读书的日子。
回答者: snoopy√ - 助理 二级 4-21 19:03
那些读书的日子似乎已经远去了。
回想读书的日子,记得最早是在读初中的时候,那时那间乡间学校还没有图书室,读的书除了学校发的课本,我就没有接触过其它的书了。我真正读的第一次本课本以外的书是在放署假时,从我伯父厨柜里翻出来的《水浒传》,还有《三国演义》。这是用繁体字、竖行印刷的旧版书,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字我还认不出来,但书里通俗而精彩的故事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却十分深刻地吸引着我。白天,我带着书去上山放牛,山坡上绿油油的草吸引着大水牛,书本里武松打虎、杨志买刀的故事吸引着我,牛和我,一个专心吃草,一个静心读书,大家各取所需,渡过了那个物质和精神都十分贫乏的年代。
读高中时,我知道了金庸的武打小说,我读的第一本武打小说是《书剑恩仇录》。记得那是一个晚上,下了第一节晚自习课,我站起身来,准备出去走走,发现同桌的同学还在趴在桌上低头看书,我推了他一把,“看你认真的,休息一下吧”,他只“哦”了一声,起身就直向厕所奔去了。我感到好奇怪,他读书从没有那么投入的,今晚为何这样认真?我翻开他桌上的书一看,正好是书的一页插图,画得是小说里那个绵里针陆菲青,使用暗器工夫用飞针把螥蝇钉在门板上,若芷姑娘正在门边看见了。好奇心使我把这几页书看了,“天那,还有如此神奇的武功!”从此我就迷上了金庸的武打小说。后来,我也读了梁羽生、古龙等的一些武打小说,慢慢知道了中国的武术和武术文化是如此的博大精深。但那时,“课外书籍”的概念在老师、父母的话里,甚至自己的心里都异常的清楚,学好数理化是当时读书要走的唯一正路并喊成了一句响亮的口号,老师和学生整天都在题海里折腾,所以高中时静心下来读的书并不多,但读过的每一本书的印象都很深。
真正能够在书海里自由畅游的是在大学时候。我读的又是中文系,感觉读书是自己正儿八经的专业了。大一的时候,读书是盲目的,学习鲁讯、郭沫若、茅盾等大文豪的作品,学到哪读到哪,什么书都读。大二时,接触了外国文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按老师列出的清单,开始有计划地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了,《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飘》等书我都很喜欢读,特别是《安娜卡列尼娜》书中描写的那个火车站的雪夜,给我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一个对生活对爱情充满激情的灵魂,怀着一颗最终破灭的心,沿着铁轨,迈着尊贵的步子,缓缓而沉着地向吐着白烟的火车头迎面走去,天是漆黑的,四周无人知晓,大片大片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飞着……多少年来,安娜卡列尼娜为摆脱专制、追求幸福自由而以死抗争的反判精神一直都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那些读书的日子时常让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书里的人物也时常让我去想象,去牵挂,去爱,去恨。有书读着,觉得特别幸福,特别富有,特别安静,外面的世界哪能有书中的世界丰富多彩呢。就是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心浮气燥的时候,也会把书找来,而书也必定会给自己许多的慰籍。正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啊。
现在虽然也会读书,但静下心来,慢慢的读,悠悠的读的心境已经没有了,往往读不了几分钟,心里就想着还什么活要做,还有什么心事没放下,还有什么比读书更重要的事要去完成。其实这时工作已经交差了,家务也不用自己操心了,重要的事情也与自己无关,但是就找不到以前读书时的那种专注、悠闲、宁静的味道了。
我还想走进读书的日子。
回答者: 舞爱天晨 - 初入江湖 二级 4-21 19:08
有人对一些国家读书的状况做过统计。统计表明,以色列人读书最多,人均每年读60多本,美国人均每年读40多本书。中国人读书少,人均每年才读5本。有点可怜。一个人不读书,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一个国家的人民读书不多,这个国家就很难成为文明、发达的国家。人们常常用“物欲横流,人心浮躁”来形容现今状况。这不是没有道理的。这种浮躁状况自然也会影响到学校,影响到老师和学生。诸葛亮在《诫子书》里这样告诫他的儿子:“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说,学习必须静下心来,人的才能必须经过学习才能形成。不学习就无法增长知识和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学好,不能学有所成。人们常说的“宁静以致远”,也是说“宁静”的重要。“宁静”是什么意思?就是能坐得住,静下心来读书,就是专心致志地学习的意思。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静下心来读书呢?首先要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这一点我在《从“四月二十三日”谈起》一文中已经谈了不少。现在补充一点:读书可以增加人的“背景知识”(即知识的储备,词语的储备等)。读书越多,知识就越丰富;知识越丰富,阅读能力就越强,学习起各个学科来,就越感到容易。无论哪个学科都离不开阅读,都要听老师讲,“背景知识”丰富的人,才能读得进、读得懂、听得明。读不懂、听不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背景知识”贫乏。为什么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再强调,越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越应当多读课外书?原因就在这里。其次,要树立远大志向。诸葛亮不是说过“非志无以成学”吗?人生在世,不过几十个春秋,总不能“白白地走这一遭”啊!人要有追求和梦想。有了追求和梦想,读书就有了动力。兴趣很重要。如果再前进一步,由兴趣变为志趣,那又会进入另一番境界。我上小学时,开始读书是被动的,后来靠的是兴趣——自己喜欢读书。上中学一年级时,因为有了当作家的理想,这时的读书则完全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行为。为理想而读书,就有了选择,知道该读什么书以及怎样读。再次,要增强“抗干扰”能力。虽然人有了远大志向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但人毕竟也有懒惰(lǎn duò)的一面,小孩子有贪玩的一面,况且,现今社会媒体发达,娱乐的形式、内容繁多,多彩的世界对青少年有着巨大的诱惑力,这就需要青少年有自制力,有抗干扰的能力。我小时候,每当要偷懒时,便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三更灯火五更鸣,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等古训来告诫自己,或者用古今名人的事例来自勉。这种自律很有效,能很快使自己静心来读书。当然,我不是一味地反对同学们玩。该玩一定玩,而且要玩得好。就像李大钊对他孩子说的那样:“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同学们一定适当参加活动。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活动,包括体育活动、旅行等。“读万卷书”,还得“行万里路”呢!“行万里路”同样能增加自己的“背景知识”,而且这种“背景知识”是书本上没有的。
那些读书的日子似乎已经远去了。
回想读书的日子,记得最早是在读初中的时候,那时那间乡间学校还没有图书室,读的书除了学校发的课本,我就没有接触过其它的书了。我真正读的第一次本课本以外的书是在放署假时,从我伯父厨柜里翻出来的《水浒传》,还有《三国演义》。这是用繁体字、竖行印刷的旧版书,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字我还认不出来,但书里通俗而精彩的故事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却十分深刻地吸引着我。白天,我带着书去上山放牛,山坡上绿油油的草吸引着大水牛,书本里武松打虎、杨志买刀的故事吸引着我,牛和我,一个专心吃草,一个静心读书,大家各取所需,渡过了那个物质和精神都十分贫乏的年代。
读高中时,我知道了金庸的武打小说,我读的第一本武打小说是《书剑恩仇录》。记得那是一个晚上,下了第一节晚自习课,我站起身来,准备出去走走,发现同桌的同学还在趴在桌上低头看书,我推了他一把,“看你认真的,休息一下吧”,他只“哦”了一声,起身就直向厕所奔去了。我感到好奇怪,他读书从没有那么投入的,今晚为何这样认真?我翻开他桌上的书一看,正好是书的一页插图,画得是小说里那个绵里针陆菲青,使用暗器工夫用飞针把螥蝇钉在门板上,若芷姑娘正在门边看见了。好奇心使我把这几页书看了,“天那,还有如此神奇的武功!”从此我就迷上了金庸的武打小说。后来,我也读了梁羽生、古龙等的一些武打小说,慢慢知道了中国的武术和武术文化是如此的博大精深。但那时,“课外书籍”的概念在老师、父母的话里,甚至自己的心里都异常的清楚,学好数理化是当时读书要走的唯一正路并喊成了一句响亮的口号,老师和学生整天都在题海里折腾,所以高中时静心下来读的书并不多,但读过的每一本书的印象都很深。
真正能够在书海里自由畅游的是在大学时候。我读的又是中文系,感觉读书是自己正儿八经的专业了。大一的时候,读书是盲目的,学习鲁讯、郭沫若、茅盾等大文豪的作品,学到哪读到哪,什么书都读。大二时,接触了外国文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按老师列出的清单,开始有计划地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了,《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飘》等书我都很喜欢读,特别是《安娜卡列尼娜》书中描写的那个火车站的雪夜,给我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一个对生活对爱情充满激情的灵魂,怀着一颗最终破灭的心,沿着铁轨,迈着尊贵的步子,缓缓而沉着地向吐着白烟的火车头迎面走去,天是漆黑的,四周无人知晓,大片大片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飞着……多少年来,安娜卡列尼娜为摆脱专制、追求幸福自由而以死抗争的反判精神一直都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那些读书的日子时常让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书里的人物也时常让我去想象,去牵挂,去爱,去恨。有书读着,觉得特别幸福,特别富有,特别安静,外面的世界哪能有书中的世界丰富多彩呢。就是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心浮气燥的时候,也会把书找来,而书也必定会给自己许多的慰籍。正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啊。
现在虽然也会读书,但静下心来,慢慢的读,悠悠的读的心境已经没有了,往往读不了几分钟,心里就想着还什么活要做,还有什么心事没放下,还有什么比读书更重要的事要去完成。其实这时工作已经交差了,家务也不用自己操心了,重要的事情也与自己无关,但是就找不到以前读书时的那种专注、悠闲、宁静的味道了。
我还想走进读书的日子。
有人对一些国家读书的状况做过统计。统计表明,以色列人读书最多,人均每年读60多本,美国人均每年读40多本书。中国人读书少,人均每年才读5本。有点可怜。一个人不读书,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一个国家的人民读书不多,这个国家就很难成为文明、发达的国家。人们常常用“物欲横流,人心浮躁”来形容现今状况。这不是没有道理的。这种浮躁状况自然也会影响到学校,影响到老师和学生。诸葛亮在《诫子书》里这样告诫他的儿子:“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说,学习必须静下心来,人的才能必须经过学习才能形成。不学习就无法增长知识和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学好,不能学有所成。人们常说的“宁静以致远”,也是说“宁静”的重要。“宁静”是什么意思?就是能坐得住,静下心来读书,就是专心致志地学习的意思。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静下心来读书呢?首先要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这一点我在《从“四月二十三日”谈起》一文中已经谈了不少。现在补充一点:读书可以增加人的“背景知识”(即知识的储备,词语的储备等)。读书越多,知识就越丰富;知识越丰富,阅读能力就越强,学习起各个学科来,就越感到容易。无论哪个学科都离不开阅读,都要听老师讲,“背景知识”丰富的人,才能读得进、读得懂、听得明。读不懂、听不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背景知识”贫乏。为什么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再强调,越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越应当多读课外书?原因就在这里。其次,要树立远大志向。诸葛亮不是说过“非志无以成学”吗?人生在世,不过几十个春秋,总不能“白白地走这一遭”啊!人要有追求和梦想。有了追求和梦想,读书就有了动力。兴趣很重要。如果再前进一步,由兴趣变为志趣,那又会进入另一番境界。我上小学时,开始读书是被动的,后来靠的是兴趣——自己喜欢读书。上中学一年级时,因为有了当作家的理想,这时的读书则完全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行为。为理想而读书,就有了选择,知道该读什么书以及怎样读。再次,要增强“抗干扰”能力。虽然人有了远大志向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但人毕竟也有懒惰(lǎn duò)的一面,小孩子有贪玩的一面,况且,现今社会媒体发达,娱乐的形式、内容繁多,多彩的世界对青少年有着巨大的诱惑力,这就需要青少年有自制力,有抗干扰的能力。我小时候,每当要偷懒时,便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三更灯火五更鸣,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等古训来告诫自己,或者用古今名人的事例来自勉。这种自律很有效,能很快使自己静心来读书。当然,我不是一味地反对同学们玩。该玩一定玩,而且要玩得好。就像李大钊对他孩子说的那样:“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同学们一定适当参加活动。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活动,包括体育活动、旅行等。“读万卷书”,还得“行万里路”呢!“行万里路”同样能增加自己的“背景知识”,而且这种“背景知识”是书本上没有的。
楼上2个只会复制
那些读书的日子似乎已经远去了。
回想读书的日子,记得最早是在读初中的时候,那时那间乡间学校还没有图书室,读的书除了学校发的课本,我就没有接触过其它的书了。我真正读的第一次本课本以外的书是在放署假时,从我伯父厨柜里翻出来的《水浒传》,还有《三国演义》。这是用繁体字、竖行印刷的旧版书,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字我还认不出来,但书里通俗而精彩的故事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却十分深刻地吸引着我。白天,我带着书去上山放牛,山坡上绿油油的草吸引着大水牛,书本里武松打虎、杨志买刀的故事吸引着我,牛和我,一个专心吃草,一个静心读书,大家各取所需,渡过了那个物质和精神都十分贫乏的年代。
读高中时,我知道了金庸的武打小说,我读的第一本武打小说是《书剑恩仇录》。记得那是一个晚上,下了第一节晚自习课,我站起身来,准备出去走走,发现同桌的同学还在趴在桌上低头看书,我推了他一把,“看你认真的,休息一下吧”,他只“哦”了一声,起身就直向厕所奔去了。我感到好奇怪,他读书从没有那么投入的,今晚为何这样认真?我翻开他桌上的书一看,正好是书的一页插图,画得是小说里那个绵里针陆菲青,使用暗器工夫用飞针把螥蝇钉在门板上,若芷姑娘正在门边看见了。好奇心使我把这几页书看了,“天那,还有如此神奇的武功!”从此我就迷上了金庸的武打小说。后来,我也读了梁羽生、古龙等的一些武打小说,慢慢知道了中国的武术和武术文化是如此的博大精深。但那时,“课外书籍”的概念在老师、父母的话里,甚至自己的心里都异常的清楚,学好数理化是当时读书要走的唯一正路并喊成了一句响亮的口号,老师和学生整天都在题海里折腾,所以高中时静心下来读的书并不多,但读过的每一本书的印象都很深。
真正能够在书海里自由畅游的是在大学时候。我读的又是中文系,感觉读书是自己正儿八经的专业了。大一的时候,读书是盲目的,学习鲁讯、郭沫若、茅盾等大文豪的作品,学到哪读到哪,什么书都读。大二时,接触了外国文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按老师列出的清单,开始有计划地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了,《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飘》等书我都很喜欢读,特别是《安娜卡列尼娜》书中描写的那个火车站的雪夜,给我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一个对生活对爱情充满激情的灵魂,怀着一颗最终破灭的心,沿着铁轨,迈着尊贵的步子,缓缓而沉着地向吐着白烟的火车头迎面走去,天是漆黑的,四周无人知晓,大片大片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飞着……多少年来,安娜卡列尼娜为摆脱专制、追求幸福自由而以死抗争的反判精神一直都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那些读书的日子时常让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书里的人物也时常让我去想象,去牵挂,去爱,去恨。有书读着,觉得特别幸福,特别富有,特别安静,外面的世界哪能有书中的世界丰富多彩呢。就是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心浮气燥的时候,也会把书找来,而书也必定会给自己许多的慰籍。正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啊。
现在虽然也会读书,但静下心来,慢慢的读,悠悠的读的心境已经没有了,往往读不了几分钟,心里就想着还什么活要做,还有什么心事没放下,还有什么比读书更重要的事要去完成。其实这时工作已经交差了,家务也不用自己操心了,重要的事情也与自己无关,但是就找不到以前读书时的那种专注、悠闲、宁静的味道了。
我还想走进读书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