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钢锭的质量和节省能源,大钢锭必须热送到水压机车间。经过适当的锻造以后的锻件,再经适当的淬火冷却时,一般不易产生裂纹。也就是说,锻造工序能够提高锻件的可淬性。
锻造提高可淬性的关键在于使内部缺陷充分锻合,且不产生内部锻造裂纹。由于组织致密、晶粒细化,这将大大提高其抗淬裂的能力。对某些高碳钢锻件,如高碳铬钢的冷轧辊,如果以后形成网状碳化物,淬火时就容易形成裂纹。所以提高这种锻件的可淬性,就在于合理制定锻造工艺,防止出现终锻温度过高的问题。
为了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节约能源。锻造必须充分考虑到为后序做好组织准备、且获得良好地锻造效果,生产出没有表面缺陷和内部缺陷的锻件,从而科学地、合理地扩大毛坯锻件的调质范围。如冷轧工作辊的毛坯调质、低合金钢筒体锻件毛坯调质等。 既节约了机床台时、减少了往返运输,又缩短了生产周期,创造出更好地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