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人为何将一斤定义为十六两有好几个说法,有说是古代人用的是十六进制,这样换算会比较方便,另外一个说法是古代人用北斗七星加上南斗六星还有福禄寿三星来设定的,这样的话正好也是十六,但是私以为这种说法没有十六进制那么考究,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古代人是用十六进制来计算的说法。
关于很多人说这样算会不会不方便的说法,个人觉得是当代人对此有误解,我们现在是用十进制,所以会觉得一斤十两会比较好算,但是在古代采用十六进制时,他们自然是觉得那样会好算一点,只是采用的标准不一样而已,这个完全没有必要去纠结,如果说那时候他们也是用的十进制,那自然就是和现代的算法一样了。
另外有说古代人这样设置有没有什么意义的,如果说从十六进制的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定的意义,想想我们现在用十进制来换算,你能说出它的特殊含义是什么吗,如果说从北斗七星的这个角度来说,或许是有一定的含义,因为古代人讲究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些星星也代表着一些所谓的天象神明,其中的寓意是让这些做生意的人能够讲诚信,不缺斤少两。
此前曾看到有人在问,为什么现在还会用半斤八两这个成语呢,说是应该改成半斤五两更合适,但是有没有想过,其实人们在用这个成语的时候,是在于它表达的意思,着重点并非在于它究竟是八两还是五两,而且还有很多类似的成语,如果用当代的文学去解读它也会存在歧义,但是人们却不会特意地去纠正,因为这些成语有其自身的含义。
半斤八两是为了告诫古人经商要诚信。而古人把一斤定义为16两有两个说法,一是根据天下公平四字的笔数而来。二是根据天上16颗行星而来。
现在我们所谓的半斤八两,其实就是指的双方势均力敌,在古代一斤就是16两,所以说半斤八两也由此而来,我们可能疑惑为什么不把一斤定义成十两,这样计算起来更为方便,但我们要知道古代的人计算方法和我们现在并不相同,并不知道十就是整数。
一斤16两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一就是说秦国在统一天下之后,不仅要统一货币,文化,自然也要规定一斤能够兑换多少数量的货物。所以说当年李斯在制定重量时向秦始皇询问意见。秦始皇写给了他4个大字“天下公平?,李斯绞尽脑汁,不知秦始皇是何意义,毕竟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测就可能有被砍头的风险。最后他就把天下公平4个大字拆开来看,一笔一画总共为16笔,所以就规定一斤为16两。
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说16这个数字其实是象征着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以及福禄三星加起来的数量。这16颗行星中,南斗六星自是代表上天,北斗七星代表的是大地,而福禄寿三星都寓意着吉祥如意。古代人自然封建迷信对于天象来说多有揣测非常崇拜,他们一直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管做什么事情上天自然会看见,这就是所谓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如果是不良奸商做了一些亏心事,那么上天自然会把报应降临在他的身上,也是因此一斤16两就如此规定了。
但不管从哪个说法来说,一斤16两其实都是在告诉商人们经商之人一定要讲诚信,不能欺诈他人,否则最后只会自己遭到报应。
据说是是北斗七星,加上南斗六星,再加上福禄寿三星,总共就是十六颗,所以一斤就是十六两。古人信奉举头三尺有神明。所以,用这个寓意来设定一斤十六两。
中国古称一斤的16两中,每一两就是一颗星,16两就是16星。它们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组成。久而久之,人们就这样设定了重量计算。
答案如下:
量制的创立和量具标准有关,在一定规则下就是16两一斤。至于麻烦不麻烦,只是16进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