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王增瑜先生的《岳飞新传》中的一段,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三节 张宪被诬
几个月来,秦桧和张俊一直在原岳家军中寻觅代理人。张俊利用诸统制官“各以职次高下,轮替入见”的规定,①命鄂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王贵第一个来镇江府的枢密行府参见,趁机进行威胁和利诱。王贵在颍昌大战中一度怯战,岳飞曾准备施行军法,将他斩首,因众将恳请求情,方将他赦免。此外,有一次民居失火,王贵中军的部卒乘机窃取民家的芦筏,岳飞偶然发现后,立即处斩,并且责打王贵一百军棍。秦桧和张俊以为王贵一定怨恨岳飞,可以引诱上钩。然而王贵毕竟是岳飞信用的亲将,他说:
“相公为大将,宁免以赏罚用人,苟以为怨,将不胜其怨矣!”
最后,张俊等人又以王贵家的阴私,进行胁持,王贵为了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被迫屈从。
张宪的前军副统制王俊,绰号称“王雕儿”,这是因为他专事搏击,坑害无辜,无情无义,就如雕捕食鸟兽一般。他自绍兴五年编入岳家军后,寸功未立,一官不升,却屡次因奸贪而受张宪的制裁,因此怀恨在心。秦桧党羽林大声到鄂州就任湖、广总领后,按照自己的特殊使命,物色了王俊,②还串通了姚政、傅选和庞荣三个统制。秦桧和张俊费尽心机,也不过在鄂州全军二三百名武将中,收买了四名败类。
王贵在八月末,自镇江府返回鄂州。接着,鄂州驻扎御前诸军副都统制张宪又于九月一日启程,前往镇江府的枢密行府,以参见枢密使张俊。八日,王俊便正式向王贵投呈诬告状,说张宪得知岳飞罢官赋闲后,召见王俊,图谋裹胁鄂州大军前去襄阳府,以威逼朝廷将军权交还岳飞。状词并非是刀笔吏的高明手笔,却是一派拙劣的谎言。张宪既与王俊“同军而处,反目如仇”,居然在王俊“反覆不从”的情况下,将自己谋反叛逆的全部计划“吐露无隐”。任何稍有头脑的人,都能明显地看出状词中的破绽,实属诬告无疑。③王俊最初将状纸投送荆湖北路转运判官荣薿,荣薿拒不接受。④王贵也明知王俊诬告,却只能违心地将状纸转交“专一报发御前军马文字”的总领林大声,林大声又以急递发往镇江府的张俊枢密行府。⑤
王俊诬告的时间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张宪虽然早七天启程,但沿途须昼行夜宿,而急递却是昼夜兼程,反而得以早到。张宪到达镇江府,恰好是自投罗网。张俊等候王俊的诬告状到手,就立即逮捕前来参谒的张宪。按宋时法规,枢密院无权开设刑堂,所以枢密院的小吏职级严师孟和令史刘兴仁拒绝“推勘”,“恐坏乱祖宗之制”。陷害病狂、逼供心切的张俊,哪里顾得列祖列宗这些规矩,他命亲信王应求“推勘”,⑥又“亲行鞫炼”,将张宪拷打得体无完肤,死去活来。同秦桧、张俊等人的预谋相反,张宪没有屈服于淫刑毒罚,不肯招承。张俊便命人编造了枢密“行府锻炼之案”,上报秦桧。⑦
俊在诬告状中捏造,张宪曾对他说:“我相公处有人来,教我救他。”但他做贼心虚,又在状纸所附的“小贴子”中补充说:
“俊即不曾见有人来,亦不曾见张太尉使人去相公处。张太尉发此言,故要激怒众人背叛朝廷。”⑧
然而张俊却不顾连诬告者本人也已否认的事实,上奏说:
“张宪供通,为收岳飞处文字后谋反,(枢密)行府已有供到文状。”
秦桧急忙奏请,将张宪和岳云押送大理寺狱“根勘”,并召岳飞至大理寺,一并审讯,宋高宗立即予以批准。⑨
岳飞的罢官制中规定他“仍奉朝请”,⑩即每月初一日,初五日,十一日,十五日,二十一日,二十五日,须上朝立班。⑾岳飞不愿继续留在“行在”临安府,他上奏申请“一在外宫观差遣”,⑿宋高宗不予批准。⒀岳飞只好告假,回到江州私邸暂住。
雄心壮志一旦破灭,造化还给岳飞留下了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长子岳云和巩氏成婚后,已有三个孩子,长孙岳甫四岁,长孙女岳大娘三岁,次孙岳申一岁。十六岁的岳雷也和温氏结婚,温氏生下次孙女岳二娘,已有两岁,她可能又怀有身孕。三子岳霖十二岁,四子岳震七岁,五子岳霭三岁,还有女儿岳安娘。⒁三十九岁的岳飞正当盛年,却已成为抱儿弄孙的祖父。
白天,儿孙们承欢膝下,尚能使岳飞稍开愁颜;每到夜间,他却不由不辗转反侧,不能入寐。一个秋夜,不绝的蟋蟀声,惊破了他千里转战的梦魂。醒悟以后,方知凯歌归故乡,不过是美梦一场。岳飞的心情倍觉凄凉,就披衣去庭院步月。天明以后,他填写了一阕《小重山》词: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笼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⒂
岳飞痛恨那密密重重的悍松恶竹,遮挡了重返故土的征程,然而事到如今,他已完全丧失了斫伐的能力。
有位好心的部将、从八品从义郎蒋世雄,乘着改授福州专管巡捉私盐官的机会,自鄂州飞马顺道急奔江州。他报告岳飞,说自己从进奏官王处仁处,得知王俊上告张宪“背叛”的消息。⒃岳飞至此方才明白,秦桧等人陷害韩世忠的故伎又重演了。几个月前是胡纺告讦耿著,企图牵连韩世忠,如今是王俊诬陷张宪,阴谋加害于自己,如出一辙。⒄
岳飞在江州居留,为时甚短,就接到宋廷命令,召他回“行在”临安府。岳飞深知此行吉凶难卜。他深悉秦桧的奸险,然而他毕竟是皇帝一手提拔的武将,自己的罢官制词中,宋高宗声言要“全终始之宜”,“尽君臣之契”,⒅真假是非,应能分辨清楚,韩世忠见到皇帝,不是已逢凶化吉了吗?
岳飞即刻上路,岳云、岳雷等随同前往。一个夜里,他们在某县驿舍投宿,已有一位巡检官借住于此,听说岳少保到来,急忙搬了出来。岳飞见附近并无旅店,就命他在门房暂宿。夜阑更深,堂上依旧点燃蜡烛,岳飞和随行者环坐,不能安卧。岳云、岳雷和一些亲从都觉得此去凶多吉少,他们上前禀事,细声密语,力劝岳飞中止此行。岳飞严肃地说:
“只得前迈!”
连劝三次,应答如初。巡检官从壁缝中窥见此情此景,颇感困惑不解。事后,人们方知岳飞此去“非赴嘉召”,却仍保持着一种“趋死如归”的堂堂正气。⒆
• ①《金佗续编》卷12《改所管制领将副军兵充御前省札》,《要录》卷140绍兴十 一年四月乙未,《宋会要》职官41之34。
• ②《金佗稡编》卷8《鄂王行实编年》只说“桧、俊使人谕之,辄从”,未载所使何人。从今存史籍看,疑为新任湖、广总领林大声。
• ③《金佗稡编》卷24《张宪辨》,《要录》卷143绍兴十一年十二月癸巳注,《挥麈录余话》卷2。据王俊状词,直至八月二十三日,王贵尚未返鄂州,鄂州大军由张宪“坐衙”,处置军务。
• ④《挥麈后录》卷1l,《要录》卷141绍兴十一年九月癸卯注,卷147绍兴十二年十月丙戌。
• ⑤《金佗稡编》卷8《鄂王行实编年》,《会编》卷206载王贵逮捕张宪,系误,《要录》卷141绍兴十一年九月癸卯已有考证。据《要录》卷140绍兴十一年11月辛丑,《宋会要》职官4l之46,诬告状应由林大声递发。
• ⑥《会编》卷206。
• ⑦《金佗稡编》卷24《张宪辨》节录“行府锻炼之案”的部分文字。
• ③《金佗稡编》卷24《张宪辨》。
• ⑧《会编》卷206,《要录》卷142绍兴十一年十月戊寅,《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12《岳少保诬证断案》。
• ⑨《金佗续编》卷2《武胜定国军节度使万寿观使奉朝请制》。
• ⑾《朝野类要》卷1《六参》,卷4《奉朝请》。
• ⑿《金佗稡编》卷15《辞除两镇在京宫观第二札子》。
• ⒀《金佗续编》卷4《辞兔武胜定国节度使依前少保充万寿观使仍奉朝请乞一在外宫观差遣不允诏》。
• ⒁关于岳飞的家庭成员及其年龄,参见《金佗续编》卷13《先兄甫等复官省札》,《先兄琛等补官告》,《宋岳鄂王年谱》卷1,卷2,卷4,冯培《岳庙志略》卷l《继忠祠》。
• ⒂《金佗稡编》卷19。
• ⒃《要录》卷143绍兴十一年十二月癸巳注,《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12《岳少保诬证断案》。
• ⒄《宝真斋法书赞》卷2《高宗皇帝亲随手札御书》。
• ⒅《金佗续编》卷2《武胜定国军节度使万寿观使奉朝请制》。
• ⒆《金佗续编》卷28《鄂武穆王岳公真赞》。
第四节 千古奇冤
岳飞到达临安府后,鄂州大军的进奏官王处仁又冒着风险,再次向他报告了王俊诬告的事。①他还恳切地劝岳飞上奏自辩,岳飞感慨地:
“使天有目,必不使忠臣陷不义;万一不幸,亦何所逃!”
他不愿效法韩世忠,去求见宋高宗,因为宋高宗并不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没有辩白的必要。
秦桧和张俊选中了心腹杨沂中,命令他去拘捕岳飞。十月十三日,杨沂中应召来见秦桧,秦桧并未接见,只是派三省的值班官转交一份“堂牒”,并且转达了秦桧一句话:
“要活底岳飞来。”
杨沂中当即来到岳飞府邸,岳飞出来迎接他,笑呵呵地说:
“十哥,汝来何为?”
当时诸将结为兄弟,杨沂中排行第十,但仍比岳飞大一岁。②
杨沂中相当尴尬,忙说:
“无事,叫哥哥。”
岳飞说:
我看汝今日来,意思不好。”
说完,就抽身回里屋去了。杨沂中将堂牒传送进去后,只见一个小侍婢捧出一杯酒来。杨沂中觉得有点蹊跷,岳飞是否会在里屋自杀,并使自己同归于尽呢?他踌躇片刻,观察动静,最后明白自己不过是胡乱猜测,于是把酒一饮而尽。岳飞随后出来,说:
“此酒无药,我今日方见汝是真兄弟,我为汝往。”③
岳飞稍加思索,又语重心长地对杨沂中说:
“皇天后土,可表飞心耳!”
岳飞乘轿前往大理寺。他下轿后,不见一人,只见四面垂帘。岳飞稍坐片刻,便有几名狱吏出来,说:
“这里不是相公坐处,后面有中丞,请相公略来照对数事。”
岳飞感慨地说:
“吾与国家宣力,今日到此,何也!”
狱吏们带他拐到另一处,只见张宪,还有岳云,都已卸脱衣冠,披戴枷锁,露体赤脚,浑身血染,痛苦呻吟,惨不忍睹。岳飞满腔的悲愤,简直要进裂五脏六腑,他全身的鲜血,似乎都已被怒火所燃烧。④接着,又有一名胥吏带纸墨笔砚前来,用一种威胁的口吻说:
“汝观今世乌有大臣系狱而生者?趣具成案,吾为汝书!”
原来迫使岳飞自诬的口供已早有准备,⑤岳飞对他怒目而视,不答一语。
按宋高宗的诏旨,特设诏狱审讯岳飞。宋时诏狱,是“承诏置推”的罕见的大狱,专设制勘院。⑥宋廷还特别将岳飞“逮系诏狱”的事,公开“榜示”朝野。⑦御史中丞何铸和大理卿周三畏被特命为正、副主审官,“奉圣旨,就大理寺置司根勘”。⑧当岳飞被带到两名主审官面前时,他再也不能克制自己,指天划地,情绪
激动异常,身体也站立不稳。突然,狱卒们厉声呼喝道:
“叉手正立!”
岳飞才恍然大悟,自己已不再是十万雄师的统帅,而是阶下的囚犯。他只能以最大的努力,压抑激愤的感情,叉手站立,⑨转而沉静地辩白自己的冤屈,既言之有理,又持之有故。最后,岳飞解开衣服,袒露背部。何铸看到“尽忠报国”四个大字,深嵌于岳飞后背的肌肤,不由不收敛起严酷的面孔。
• ①《要录》卷143绍兴十一年十二月癸巳注,《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12《岳少保诬证断案》。
• 据《要录》卷107绍兴六年十二月丙午,《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11《将相四十以下建节者》,《宋史》卷367《杨存中传》,杨沂中比岳飞大一岁,杨沂中后改名存中。
• ③《金佗续编》卷28《鄂武穆王岳公真赞》引杨存中孙杨伯曲之说,但其中有美
化祖父的成分.
• ④《会编》卷207《岳侯传》,《要录》卷142绍兴十一年十月戊寅注。
• ⑤《浪语集》卷7《周将军庙观岳侯石像二首》。
• ⑥《宋史》卷200《刑法志》。
• ⑦《金佗续编》卷30范澄之《南剑州布衣上皇帝书》。
• ⑧《要录》卷143绍兴十一年十二月癸巳注,《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12《岳少保诬证断案》。按《金佗稡编》卷8《鄂王行实编年》,卷23《山阳辨》 说:“先臣下吏,上初不许,桧实矫诏。”乃为讳避宋高宗之罪责,而故作曲 笔。
• ⑨《会编》卷206。关于叉手,参见朱瑞熙先生等《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第225页,此处系刘复生先生撰写。
何铸在两三个月前曾参与弹劾岳飞,现在终于悔悟了。他不忍心再为此丧天害理的勾当,便去见秦桧,力辩岳飞的无辜。秦桧张口结舌,难以对答,就向何铸透露底蕴说:
“此上意也!”
何铸仍不退让,说:
“铸岂区区为一岳飞者,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
秦桧理屈词穷,遂上奏宋高宗,改命万俟卨为御史中丞,任制勘院的主审官。①
万俟卨是个十分狠毒的小人。他过去担任荆湖北路转运判官和提点刑狱时,岳飞知道他人品很坏,予以鄙视,万俟卨一直怀恨在心。他趁入觐的机会,投靠秦桧,在宋高宗面前对岳飞大肆谮毁,从此就留在朝廷,宦运亨通。②他接办岳飞狱案,正好乘机挟私报仇。
万俟卨上任伊始,便会同周三畏审讯,他将王俊的诬告状等摆在岳飞面前,喝问道:
“国家有何亏负,汝三人却要反背?”
岳飞回答说:
“对天盟誓,吾无负于国家。汝等既掌正法,且不可损陷忠臣。吾到冥府,与汝等面对不休。”
万俟卨冷笑说:
“相公既不反,记得游天竺日,壁上留题曰,‘寒门何载富贵’乎?”
众人随声附和说:
“既出此题,岂不是要反也!”
岳飞见他们恣意诬陷,无可理诉,不由长叹一声,悲愤地说:
“吾方知既落秦桧国贼之手,使吾为国忠心,一旦都休!”
他合上双眼,任凭狱卒百般拷掠,始终沉默不语,也决不呻吟呼喊。③
岳飞虽然自幼受尽贫困生活的煎熬,却从未品尝过囹圄的苦痛。在他生命垂尽的两个半月中,各种各色的惨酷刑罚,实际上是给岳飞上人生的最后一课。万俟卨的惟一目标,就是强迫岳飞自诬;岳飞也以倔强的性格,顽韧的意志,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他决不自诬。
最后,岳飞拒进饮食,惟求速死,这也是他仅剩的反抗手段。于是秦桧和万俟卨便将与案情毫无牵连的岳雷,也以“入侍看觑”为名,而投入囹固。④这个其实是尚未成人的青年,在狱中陪伴父亲,度过了人生最悲惨的时日。
有个名叫隗顺的狱卒,非常同情岳飞,尽心竭力地给予他可能的关照和护理。还有一个狱子,颇通君主专制的哲理。有—天,他忽然说:
“我平生以岳飞为忠臣,故伏侍甚谨,不敢少慢,今乃逆臣耳!”
岳飞请问其故,狱子说:
“君臣不可疑,疑则为乱,故君疑臣则诛,臣疑君则反。若臣疑于君而不反,复为君疑而诛之;若君疑于臣而不诛,则复疑于君而必反。君今疑臣矣,故送下棘寺,岂有复出之理!死固无疑矣。少保若不死,出狱,则复疑于君,安得不反!反既明甚,此所以为逆臣也。”
岳飞入狱后,当然不可能再对宋高宗有何幻想,但狱子的高论说得如此透彻,也使他悲慨万端。岳飞仰望苍天,长久不发一言,⑤最后,他提笔在狱案上写了八个大字: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⑥
岳飞入狱的消息传开后,朝野震惊。一些端人正士不顾宋高宗和秦桧的专制淫威,纷纷设法营救岳飞。齐安郡王赵士(左亻右褭)曾因朝拜八陵,对岳飞尽忠国事,印象极深。他身为宋高宗的“皇叔”,⑦是宋朝宗室中德高望重的一位。赵士(左亻右褭)对宋高宗说:
“中原未靖,祸及忠义,是忘二圣,不欲复中原也。臣以百口保飞无他。”⑧
文士智浃、布衣刘允升、南剑州(治剑浦,今福建南平市)布衣范澄之等,也分别上书言事。范澄之在上书中尖锐指出,“宰辅之臣媚虏急和”,“胡虏未灭,飞之力尚能戡定”,“是岂可令将帅相屠,自为逆贼报仇哉”!他还引用南北朝时宋文帝杀名将檀道济,自毁长城的鉴戒,恳切希望宋高宗回心转意。他强调说:“臣之与飞,素无半面之雅,亦未尝漫刺其门,而受一饭之德,独为陛下重惜朝廷之体耳。”⑨
参加审讯或诏狱结案的大理寺左断刑少卿薛仁辅,⑩与大理寺丞何彦猷、李若朴(李若虚弟),也力排众议,企图保全岳飞的性命。
韩世忠也已罢免枢密使,任醴泉观使的闲职。他“杜门谢客,绝口不言兵”,以躲避秦桧的迫害。但是,为了岳飞的深冤,他仍鼓起勇气,前去质问秦桧。秦桧冷冰冰地回答:
“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莫须有”意即岂不须有,⑾韩世忠“艴然变色”,愤愤不平地说:
“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⑿
• ①《宋史》卷380《何铸传》。
• ②《宋史》卷474《万俟卨传》。
• ③《会编》卷207《岳侯传》,《要录》卷142绍兴十一年十月戊寅注。
• ④《要录》卷143绍兴十一年十二月癸巳,《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1l《岳少保诬证断案》。
• ⑤《会编》卷207。
• ⑥《说郛》卷19,《说郛》(弱的一半)23曾三异《因话录》。
• ⑦《要录》卷5建炎元年五月。
• ⑧《会编》卷206,《要录》卷142绍兴十一年十一月丁未,卷144绍兴十二年三月辛亥,《宋史》卷247《赵士(左亻右褭)传》。
• ⑨《金佗稡编》卷20《吁天辨诬通叙》,《金佗续编》卷30 范澄之《南剑州布衣上皇帝书》,《会编》卷208,《要录》卷144绍兴十二年正月戊申。
• ⑩《宋会要》职官63之14。
• ⑾宋时“莫须”一词颇为常见,如《金佗稡编》卷2高宗手诏:“据事势,莫须重兵持守,轻兵择利。”《永乐大典》卷19735《曾公遗录》载,宋哲宗主张恢复保甲军训,说:“府界莫可先行?”此语《宋史》卷192《兵志》作“府界岂不可先行”。
• ⑿《金佗稡编》卷24《张宪辨》,《要录》卷143绍兴十一年十二月癸巳,《琬琰集删存》卷1 韩世忠神道碑,《江苏金石志》卷12《韩蕲王碑》,《宋史》卷364《韩世忠传》,《中兴小记》卷29引《野史》,各书文字稍异。又《皇朝中兴纪事本末》卷58,《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16作“必须有”。
万俟卨竭尽全力,对岳飞深文周纳;周三畏则畏首畏尾,对万俟卨唯唯诺诺。①最后,万俟卨命大理评事元龟年所定的岳飞罪名,主要有三条。第一,岳飞和岳云分别写“谘目”给王贵和张宪,策动他们谋反,其中岳飞的“谘目”由幕僚于鹏和孙革执笔。第二,淮西之役,“拥重兵”而“逗留不进”,“坐观胜负”。第三,岳飞得知张俊和韩世忠等军战败后,曾说“官家又不修德”。又岳飞曾说:“我三十二岁上建节,自古少有。”此语被引申和篡改为“自言与太祖俱以三十岁为节度使”。这两句话被定为“指斥乘舆”的弥天大罪。
第一条罪状的物证全属子虚乌有,被说成是王贵和张宪“当时焚烧了当”。第二条罪状是在岳飞辩驳“甚明”,行师“往来月日”可考,“竟不能紊”的情况下,强行诬陷定案。第三条本是口说无凭,而董先被迫赴大理寺作旁证,又说岳飞无“比并”太祖的“语言”。②
万俟禹等人千方百计搜剔而得的岳飞罪名,竟如此可怜,毫无说服力,这在宋高宗和秦桧的内心是十分清楚的。按宋之“国朝著令,劾轻罪,因得重罪,原之,盖不欲求情于事外也”。③万俟卨等却是在罪名“无验”的情况下,④不断横生枝节,辗转推求,罗织新的罪名。由于岳飞非杀不可,什么太祖誓约,什么“国朝著令”,什么罪状“无验”,全可弃之不顾。
自张宪被捕之日始,岳飞的冤狱拖延了约三个余月,万俟卨最后也忧心忡忡,“惧无辞以竟其狱”。眼看已到岁末,宋高宗和秦桧为欢度新春,向金朝献媚,再也等待不及了。十二月二十九日,万俟卨等通过秦桧,匆匆上报一个奏状,提出将岳飞处斩刑,张宪处绞刑,岳云处徒刑,说“今奉圣旨根勘,合取旨裁断”。宋高宗当即下旨:
“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仍多差兵将防护。”⑤
万俟卨和秦桧未判岳云死刑,尚不能满这个独夫民贼之意。
当日,狱官令岳飞沐浴,将他拉胁而死。按照规定,岳飞的尸体应当草草地埋葬在大理寺的墙角下。好心的狱卒隗顺含悲忍痛,冒险背负岳飞的尸身,就近走出临安城西北的钱塘门,偷偷埋葬于九曲丛祠附近北山山麓的平地上,坟前种两棵橘树,以作标记,诡称“贾宜人坟”。宜人是宋时官员“外命妇”的一种名号。⑥岳飞随身尚有一个玉环,也许是李娃的纪念品吧!妻子至死不渝的深情,陪伴岳飞长眠地下。⑦岳飞死年三十九岁。
张宪和岳云被绑赴临安城的闹市,不仅杨沂中当场监斩,连张俊也按捺不住狂喜,亲临刑场。临安各城门都以重兵把守,禁卫森严,以防民众闹事。岳云死年二十三岁。两个献身抗金战场,出入枪林箭雨的猛士,终于牺牲在宋朝投降派的屠刀之下。
岳飞和张宪的家属被流放到岭南和福建,宋高宗亲自下旨规定,“多差得力人兵,防送前去,不得一并上路”,他们的“家业籍没入官”。然而在漫长的流放途中,却不断有素不相识的人,含泪向岳飞和张宪的家属慰问致哀。⑧
岳飞的悲剧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时代的悲剧,通过他个人的悲剧,得到了很强烈、很集中的表现。岳飞之死,标志着南北分裂,北方人民受女真贵族奴役的长久化。
• ①《会编》卷207说周三畏反对冤狱,系误,见《要录》卷144绍兴十二年正月戊申考证。周三畏因附会冤狱,而升迁刑部侍郎,故《金佗稡编》卷20《吁天辨诬通叙》表彰何铸、薛仁辅,李若朴与何彦猷,惟独不及周三畏。
• ②《金佗稡编》卷22《淮西辨》,卷24《张宪辨》,《要录》卷143绍兴十一年十二月癸巳,《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12《岳少保诬证断案》,《挥麈录余话》卷2。
• ③《金佗续编》卷2l《鄂王传》。
• ④《宋史》卷380《何铸传》。
• ⑤《要录》卷143绍兴十一年十二月癸巳,《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12《岳少保诬证断案》。按《金佗稡编》卷24《张宪辨》,卷24《张宪辨》引《野史》,还有晚出的《朝野遗记》,说秦桧以“片纸入狱”,杀害岳飞,都属荒诞不经,应以岳飞刑案原件为准。岳珂于《金佗稡编》单取《野史》之说,是为强调“初未有旨也”,他必须讳避宋高宗杀害祖父之罪责。
• ⑥《宋史》卷163《职官志》,《宋会要》仪制10之28—29。
• ⑦《朝野遗记》,罗浚《宝庆四明志》卷9《史浩传》,《周益国文忠公集•杂著述》卷2《龙飞录》。关于岳飞之死与葬,其说各异,如《会编》卷207,《要录》卷143绍兴十一年十二月癸巳注引《中兴遗史》,称岳飞“死于狱中,枭其首”,按岳飞既为“赐死”,应是全尸,此说系误。又《会编》卷207《岳侯传》说,当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侯中毒而死,葬于临安菜园内”,其日期与葬地系误。后世传说岳飞死于风波亭,宋代无此记载,故并不可信。
• ⑧《金佗续编》卷21《鄂王传》,《要录》卷143绍兴十一年十二月癸巳,卷147绍兴十二年十月壬戌,《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12《岳少保诬证断案》,《夷坚丙志》卷15《岳侍郎换骨》。
历史悲剧中的末路英雄-岳飞之死
一
一一四0年,宋帝国的岳飞兵团和金帝国的完颜兀术兵团在河南郾城展开关系两国命运的决战。
完颜兀术兵团十二万人,岳飞兵团的兵力只有对方的三分之二。如果联想到“女真兵不满一万,满一万则天下无敌”的神话和百万北宋兵团在一一二七年被六万女真兵团打得全军覆没的旧事,岳飞兵团的劣势就不是“三分之二”能够概括的了。
完颜兀术领导的是一支无敌兵团。这支兵团曾在几年前横扫宋帝国的大江南北,所到之处势于破竹,如入无人之境,进入宋帝国的首都就象是进入自家的庭院一样。宋帝国的皇帝赵构被他赶出了中国大陆,只好乘船在汪洋大海上组织流亡政府。回军途中虽被南宋将星韩世忠将军围困在黄天荡四十八天,可最后还是有惊无险,全师脱困而去。如果说女真兵团天下无敌的话,完颜兀术兵团是女真兵团中的无敌之师。
完颜兀术兵团最厉害的武器是“拐子马”,这是一种可怕的骑阵,三匹战马横连在一起,马上的骑士全身裹上坚硬的铁甲,刀枪不入。拐子马在华北大平原上冲峰时,就象现代的坦克车一样,发出泰山压顶的威力。完颜兀术每逢在战斗的关键时刻即投入拐子马,对方的军队无论先前拥有多大优势,一碰上拐子马就土崩瓦解。
完颜兀术这次投入了一万五千匹拐子马,即五千辆坦克车!!!
岳飞兵团只有八万人,且都是在战争中收编的散兵游勇,其中土匪占绝大部分。
岳飞手下最有战斗力的部队是杨再兴军,这个曾经杀人越货的山大王,岳元帅最亲爱弟弟岳翻就被他一刀砍成两段。这个所向无敌的强盗头子,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刻遇上了自己的克星岳飞。杨再兴的部众一战即溃,自己也被岳飞手下的大将张宪擒获。当张宪送他上刑场为岳元帅的弟弟报仇时,杨再兴竟然象吃错了药一样执意要求见岳飞,因为他认定岳飞会救他,但只有傻子才会这样认为,他和岳飞有杀弟之仇,到了岳飞手上应该会死得更惨。岳飞的部将张宪也不同凡响,竟然答应了杨再兴的要求,把他五花大绑后送到元帅的面前。杨再兴果然是强盗中的天才,岳飞对仇人最大的惩罚竟然是从帅椅上走下来为他松绑,并当众封他为将军。
杨再兴的命自此就是岳元帅的了,他认为自己欠元帅几条命,只要元帅交待下来的事,他都会用身家性命去完成。他知道此生此世报答不了岳元帅的大恩,如果真的有来生来世,他的命还是岳元帅的!
天不佑人的是:杨再兴已在前几天战死在小商河!当时杨再兴统帅的先头部队和完颜兀术的主力兵团不期而遇,杨再兴一马当先冲入敌阵,部众也跟着冲了上去。一个小时后,杨再兴力竭战死,因为完颜兀术兵团有十二万人,他手下只有八百人。这八百人全部浴血疆场,完颜兀术兵团则有两千多人死在这八百人手上,并且都是最勇猛善战的人(碰上象杨再兴这样玩命的战神,只有勇猛的战士才敢上前迎战),其中还有十多个将军。
岳飞亲手为杨再兴拔下了两升箭头,然后哭倒在地,在场的数万雄师没有一个不热泪纵横。
失去了猛将杨再兴,岳飞兵团的胜算又低了好几成。
最让岳飞伤脑筋的还是一万五千匹拐子马,即五千辆坦克车。
再厉害的武器也抵不过天才的头脑,拐子马也遇上了自己的克星,在郾城注定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决战前夕,从首都杭州赶来的敕使带来了皇帝赵构的圣旨,要求岳飞要慎重从事,千万不要决战,因为宋军处于绝对的劣势,决战肯定会失败,并且败得很惨,杭州小朝庭再也承受不了任何一个大的失败。
岳飞没有退宿,他要用生命来报效朝庭的知遇之恩,他不能再让他敬爱的皇帝继续处于担惊受怕之中。
决战开始了!五千辆坦克车泰山压顶一样向岳飞兵团猛扑过来,岳飞兵团的步兵敢死队也冲了上去,在接近拐子马的一刹那翻身卧倒,手中的大砍刀在头顶上画了一个漂亮的弧线,然后完成了人生的悲壮使命进入另一个世界;同时一只血淋淋的马腿飞了出去……
只剩下三条腿的战马在悲鸣中倒下了,用绳索连在一起的另外两匹战马也跟着倒下……
一万五千匹拐子马就这样倒下了,倒下时发出山崩地裂地喊声:
“女真完了!金国完了!”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那时从灵魂深处发出的恐怖的呐喊!
尾随在敢死队后面的岳飞骑兵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怒吼,向惊恐万状的兀术兵团发起了反冲锋。
完颜兀术兵团象山崩一样垮了下去。
岳飞兵团乘胜进军朱仙镇,兵临宋帝国沦陷的首都开封城下。
驻守城内的兀术兵团成了惊弓之鸟,他们眼中的宋帝国草木皆兵。可在几年前,宋帝国不过是一群东躲西藏的老鼠。
…………
二
郾城大捷的消息象闪电一样划过漆黑的夜空,在金帝国占领区引起了连锁式的民族大起义。沦陷区的汉人城市群起发难,纷纷攻杀女真总督,宣布独立,并派出使者南下和岳飞结盟,请求岳元帅进军华北。他们愿听从岳飞的指挥,和岳飞兵团并肩作战,收复沦陷的国土。太行山的汉人游击兵团也紧紧地抓住这个天赐良机,从群山冲向华北大平原。他们打出“岳家军”旗帜,向金军占领的城市发动了一连串的攻击。金帝国在华北大平原上的城市半数以上江山易主。
岳飞的侦察兵团从间道进入金帝国占领区,和华北的各路义军取得了联系。华北的几十万民族军集结在岳家军的旗帜之下,统一接受岳飞的号令,在金帝国占领区发动有组织的大反攻。
金帝国在华北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岳飞在敌后布置成熟后,即率军从朱仙镇出师,准备给予金帝国最后的致命一击。在誓师大会上,岳飞在十万将士面前一口喝干了两斤北京(金帝国的首都)产的二锅头,然后把空空的酒壶抛向高空,向岳飞兵团下达了进军的号令:
“直捣黄龙府(金帝国的老巢),与诸君痛饮尔!!!”
岳飞兵团前面的第一只金帝国武装力量是驻守在宋帝国沦陷首都开封的完颜兀术兵团,在岳家军的打击下成了惊弓之鸟,对岳飞兵团已构不成实质性的威胁。金帝国太子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完颜兀术试图从开封撤军,可从北京传来的消息说华北的几十万汉人民族兵团在险要处严阵以待,斩断了他的退路。
完颜兀术兵团只有困守孤城,在四面楚歌中过一天算一天。他知道这样下去的结果是坐以待毙,但他没有任何办法。完颜兀术一直在冥思苦想脱困之策,在最后的时刻到来之前,他想出的锦囊妙计竟然是抛下曾追随他出生入死,创立无数军事奇迹的军队,换上女人的衣服和百姓一道出城,从小道回到女真人的首都。
完颜兀术的计策如果得以实施,曾经英雄一世的完颜兀术就会完蛋,金帝国也会跟着完蛋。
在命运的关键时刻,完颜兀术的智囊拯救了他。
完颜兀术之所以能成为女真民族的将星,是因为他拥有一个马上民族所不具备的优点——爱才如命!不管是女真人、蒙古人还是汉人,不管是自己人还是敌人,只要被确认为是难得的人才,完颜兀术就会给予最大的礼敬并重用。这个优点不但身为草莽武夫的马上民族没有,就是拥有几千年文明,自诩知书达礼的汉民族也没有。所不同的是汉民族不是没能力发现人才;而是没有胸怀容纳人才。
完颜兀术爱才的优点使他平安地度过了人生的关键时刻。
下面是他和汉人智囊的一段对话:
“你不用离开军队,岳飞很快就会撤军。”智囊说。
“岳家军是得胜之师,岳飞又精忠爱国,发誓要收复河山,迎还被我们俘虏的两个皇帝。现在正是旗开得胜、摧枯拉朽、马到成功之际,岳飞怎会撤军,他又不是傻子?”完颜兀术说。
“不是岳飞要撤军,而是他的皇帝要撤军。”
“那就更叫人弄不懂了,现在正是岳飞为赵姓皇帝报仇雪耻,开疆拓土的天赐良机,他干吗要撤军?”
“如果岳飞进军,我们能得胜吗?”智囊问。
“我们会全军覆没。”
“然后呢?”
“然后金国也会跟着完完,我们是女真人的主力兵团,我们完完后,没有人是岳家军的对手。”
“然后呢?”
“然后割地赔款,退还占领的宋国领土,回到荒凉苦寒的东北老家去,还要把俘虏的两个皇帝送还给他们。”
“然后呢?”
“然后怎样?大不了和先前一样过苦日子?”
“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你再想想,站在宋国那边想想?”
“我是个粗人,想不通深奥的道理,请先生教我。”
“然后我们送回去的钦宗皇帝会重登大宝,宋国的现任皇帝赵构会下台。你想赵构愿意吗?”
“他下台有利于国家和赵姓家庭的长远利益,他干吗不愿意?”
“你太高估宋国的皇帝了,他们只会为自己着想,不会为家族着想,更不会为国家着想。当国家、家族的利益和他们个人的眼前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牺牲家族或国家。”
“…………”
等到完颜兀术终于明白过来时,他泪流满面地拥抱了他的汉人智囊。
完颜兀术没有抛下他的军队,在四面楚歌声中继续坚守开封这个孤岛。
汉人智囊真是个天才,他的判断完全正确。
出征那天,岳家军的十万雄师威风凛凛,军旗猎猎,这是一支当时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无敌兵团。岳飞健步走上点将台,开始了他钟爱的“沙场秋点兵”。
“张宪听令!命你统率属下的五千骑兵从开封西北五十里处渡过黄河,连夜急行军前往滑县,和两河豪杰韦铨、孙谋(华北地区抗击金军的武装头领)的部队会合,在道路的险要处设下埋伏。后天完颜兀术的败军必经过你的驻地,你先放过小股的溃军,等到完颜兀术的大军出现时即行攻击,不活捉完颜兀术不要来见我!”
“岳云听令!命你统帅属下的五千骑兵急行军向西,从河南孟津处渡过黄河,然后挥师北向,五天后赶往太行井陉关,和“梁兴会”(太行山的抗金武装)所部会合,然后挥师东向,迅速攻克金军盘踞的邯郸、邢台,得手后移师北向,从西面进攻大名府(北京)。半个月不赶到大名府提头来见我!”
“牛皋听令……”
“王贵听令……”
“…………”
三
点将完毕,岳家军摩拳擦掌、群情激昂,等待元帅下达出征的命令。
岳飞把右臂举向半空,向十万将士下达那个渴望已久的命令:
就在岳飞右臂将要落下的一刹那,一匹鸾铃急响的快马驰入中军大帐,马上的敕使一身黄衣,在点将台前翻身落马。岳飞在敕使面前双膝跪地,从敕使手中接过一道金字牌。
岳飞不看金牌则可,一看顿觉天旋地转,他先前一直担心的事还是不可抗拒地发生了。
金字牌上赫然书着两上大字:“撤军!!!”
十分钟后,又一匹快马驰入中军大帐,送来另一道金字牌,上面依旧写着两个字:“撤军!”
过了十分钟,又一匹快马驰入军营,下达了第三道金字牌,上面的文字依旧是“撤军”。
…………
两个小时过去了,岳飞从敕使手中接过了十二道金字牌,上面的文字一律是“撤军!”
岳飞的手臂终于没有落下来!
岳飞从心底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呼喊:“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岳飞的手臂无力地挥了一下,下达了撤军的命令。
岳家军炸开了。
岳云跑到岳飞面前,用力摇动父亲的双臂:“父亲!你疯了吗?”
“父亲没疯,我只是执行皇上的圣旨。”岳飞泪流满面。
“皇上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疯了吗?”
“皇上也没疯,他比任何人都清醒,皇上是有苦衷的。”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今天的情势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没有朝庭的支持岳家军一样能打败金国!将士和千千万万的百性都站在我们这一边,你看到营门外牵羊担酒前来犒军的百姓了吗?父亲!”岳云涕泣纵横。
岳飞当然明白今天的情势。一旦撤军,今天的有利形势将一去不返,不但收复的疆土会得而复失,那些支持岳家军的有良心和民族气节的沦陷区百性也会成成女真兽兵疯狂报复的对象。
十年前,岳飞佐宗泽留守开封,在宗泽帐下立下大功,中原危而复安。宗泽死后,酒肉政客杜充代为开封镇守,岳飞无用武之地,中原震动。偏安一偶的南宋小朝庭决定放弃开封,退守淮河以南。岳飞涕泣陈辞,极力劝阻:“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数十万众不可。”
岳飞的话皇帝一个字也听不进去。
岳飞知道今天他的话皇帝更有理由听不进去。
岳飞也知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违抗圣旨北伐,岳家军能否在得罪皇帝的前提下赢得广大臣民百性的支持就是一个未知数了。那时的中国不同于汉唐时期,国人的胸怀由开放变得狭隘,朝中的文武大臣早就对岳飞的功绩嫉妒得发狂,心灵深处巴不得岳家军倒楣,尽管岳家军倒媚他们也会跟着倒楣。如果岳飞抗旨北伐,朝中的文臣武将不但不会支持他,相反会把他诬为乱臣贼子,动用宋帝国的一切武装力量从背后攻击他,那时的岳家军就会陷于腹背受敌的境地,不但要同女真兵团作战,还要和自己的军队作战……
岳飞只有服从圣旨撤军,这样做的原因并非仅仅是后人所说的“愚忠”。
撤退开始时,几十万军民都在大骂宋帝国的宰相秦桧,骂他是亘古未有的大奸臣,十二道金字牌一定是秦桧“娇诏”。岳飞知道这不是秦桧的错,他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连下十二道假圣旨;如果下了也一定会招致屠灭九族的膺惩。
四
岳飞回到了宋帝国的临时首都临安(杭州)。
此时的杭州一派歌舞升平的气氛。达官贵人恣情纵欲,谈话的主题离不开醇酒和女人,没有人谈论战争,更没有人提起女真人。著名的诗人林升为此作了一首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赵构皇帝在金銮殿“热情地欢迎”凯旋旋归来的帝国功臣。岳飞的官位上调了一级,升为副国防部长,自此在首都办公。
岳飞离开了他的军队。
没有岳飞的岳家军战斗力一定会大打折扣,这点岳飞知道,皇帝也知道。但皇帝仍坚持岳飞在首都办公,理由是岳飞应该享受一下,不能再上前线吃苦了。
岳飞不适应衙门,清谈和写歌功颂德的“八股文”他一样也不会,可坐办公室就是作这些折磨人的无聊事。他不习惯别人,别人也不习惯他,没几天就在朝中陷入孤立。
一个月下来,岳飞象害了一场大病。他无法继续忍受下去了,就向皇帝呈上了辞呈,请求回乡种地。皇帝拒绝了他的请求,因为岳飞是个“人才”,宋帝国的建设需要“人才”。
岳飞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在国防部上下班。
岳飞的部将经常来首都汇报军情,每次来首都都免不了要拜见自己的元帅,带来消息说岳家军的将士都在想他,希望元帅能回去指挥他们建立丰功伟绩。
岳飞的部将拜见岳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将帅在一起叙叙旧属情理之中;更何况岳飞身为副国防部长,有职能和义务听取边将汇报军情。可在皇帝和宰相眼中,这一切很不正常。岳飞如和岳家军保持联系,就依然有影响帝国命运的实力,他们需要的就是岳飞没有任何影响力。
岳飞在国防部才上了三个月班,就被皇家警察抓起来了。罪名是“企图重掌兵权。”
最高法院(大理寺)会审岳飞时,岳飞在院长周三畏面前脱下衬衣,露出了镌刻在背上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看了这深入肤理的四个大字,周三畏突然良心发现,挂起官印回老家种田去了。
岳飞的罪名无法成立,皇家警察只好把他送到秘密刑室。这里不是要审迅你犯了什么罪,而是要你承认早就议订好的“罪行”。
在皇家秘密刑室,岳飞看到了自己的猛将张宪和爱子岳云,二人是在一个月前被捕,此时已被折磨得体无完肤。二人的罪名是“企图谋求岳飞重掌岳家军。”
接下来的几天,岳飞在刑室里领教了“烙铁”和“老斧凳”等惨无人道的酷刑。岳飞不愧是钢筋铁汉,强加在他身上的罪名他一样也不承认。
人们无法理解,象岳飞这样的爱国英雄,就是落到完颜兀术手里也会被敌人待如上宾;可他誓死效忠的祖国却用“铬铁”和“老斧凳”对付他。
奄奄一息的岳云和张宪劝岳飞向皇帝申冤,因为皇帝也许根本不知道岳飞在受苦,一定是奸臣秦桧瞒着皇帝干的。岳飞知道皇帝不会见他,就象小偷不愿碰到失主一样。他明白自己的真正罪名是他那无与伦比的聪明,因为只有他知道皇帝才是真正的幕后主谋,而臣民百姓则认定秦桧是主谋。
当所有酷刑都无效时,岳飞又回到了最高法院,在那里看到了昔日的上司张俊。张俊的身后是岳飞的部将王贵。
岳飞有充足的自信认为张俊会为他鸣冤。在讨伐土匪张成集团时,他和张俊并肩作战,在张俊的栽培下立下大功,自此脱颖而出。战后论功行赏时,张俊把岳飞的功劳录为第一。
岳飞万万想不想,张俊竟在公堂上证明岳飞有罪?!
岳飞无法想到,自己尊敬的上司也成了嫉妒的仆人。在张俊心目中岳飞是“小字辈”,在对方未发迹时也许会给予提拔重用,可一旦对方接近甚至超越自己就难以忍受了。岳飞后来取得了远远超越张俊的战功,张俊的光辉生涯因为岳飞的成功日益黯淡。淮西战役时,张俊在自己的防区被数量占劣势的女真兵团打败,前来增援的岳家军则反败为胜,那时岳飞的兵力只有张俊的三分之一。征讨杨幺时,岳飞记念前恩,把俘获的敌方战舰献给昔日的恩主张俊,可张俊心里居然不是个滋味。半年前,张俊知道皇帝和宰相猜忌韩世忠将军,就试图联合岳飞分掌世忠的兵权。岳飞说韩世忠将军是中兴名将,夺其兵权对韩不公正,对国家则有害无益。张俊发现岳飞的品格力量远远超过自己,内心深处的不快又加深了一层……
岳飞的人格力量确然非常人能比:在岳飞生涯的光辉时刻,南宋另一位中兴名将吴玠最为敬仰岳飞,两人成为至交。有一次吴玠拜见岳飞,特意购置了一位千娇百媚的美女送给老友以表示敬意。岳飞感谢朋友的盛情,但坚决地拒绝了朋友的“大礼”,理由是“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皇上为国家废寝忘食,我辈怎能寻欢作乐?)皇帝为了嘉奖岳飞的战功,决定仿效汉武帝和霍去病的故事,在首都为岳飞建造一幢豪华别墅。岳飞坚决推辞,说:“大敌未灭,何以家为!”
皇帝曾请教岳飞天下何时可得太平,岳飞回答说:“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当王贵也出来证明岳飞有罪时,岳飞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因为王贵曾触犯军纪,在雪夜行军时擅自进入民居避寒,被岳飞责打一百军棍(岳家军军纪“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岳飞不会知道,当秦松党徒以军纪事诱令王贵反噬岳飞时,王贵回答说:“大将手握兵权,总不免以赏罚使人,若以此为怨,将怨不胜怨了。”对方又以高官厚禄相诱,说如陷害岳飞就会代替岳飞为岳家军元帅,王贵依旧拒绝。后来秦桧党徒意外地找到了王贵的隐私,一旦公诸于世王贵就会身败名裂(很多名人在少不更事时都犯有这样的隐私),王贵只好屈服。
在秦桧、张俊和万俟禼的罗织下、岳飞被判处死刑。他的儿子岳云和张宪也被绑赴刑场腰斩。就算“企图重掌兵权”实有其事也罪不致死,因为军人想掌兵权算不上大奸大恶之行。令人痛心的是:除了韩世忠将军外,朝中没有一人为岳飞呼怨。
岳飞最后的罪名是“莫须有”。直到八百年后的今天仍没有人知道这三个字的真实意义。
岳飞临刑那天,杭州城乌云翻滚,天空下起了血雨。
中国几千年历史只出现了两位“军神”:一是西汉帝国的韩信;一是岳飞。岳飞被自己的祖国诬陷身死后,汉民族的战斗力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自此步入了被动挨打的噩梦,先后两次整个民族被野蛮民族征服。中国人在野蛮人的统治下当了几个世纪的忘国奴。
岳飞由于经常打胜仗,传到了一个叫秦桧的人的耳朵里,秦桧是宋朝的宰相,除了皇帝就数他的官最大了。他非常嫉妒岳飞,怕岳飞将来超过自己。而这时候打败仗的金国由于害怕岳飞的厉害,就派人化了装来到了京城也给秦桧送来了很多很多金银珠宝。
于是秦桧就整天闷在屋子里琢磨怎么陷害岳飞。他找了好多好多人要他们去告岳飞,可是他们都没有干,因为他们知道岳飞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这时候岳飞儿子岳云也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岳云长得浓眉大眼,非常好看,而且武艺高强经常跟着父亲岳飞去打仗,还立了好多好多战功。
后来秦桧终于找到一个人,这个人收了秦桧很多的钱然后答应去告岳飞。就这样,岳飞和岳云都被抓起来了,他们的脖子上都挂了好沉好沉的铁链,连押他们的牢头们都放声大哭。他们知道,岳飞和岳云都是国家的忠臣,都是被人陷害的呀。
秦桧找了一个他的好朋友何铸去审讯岳飞岳飞,可是何铸查来查去也没查出岳飞的一点点证据,但为了向秦桧交差,他还是审问了岳飞。在大堂上岳飞的脸因为饥饿而廋了不少,但他还是那么坚强。何铸要岳飞招供为什么要“谋反”,岳飞撕开衣服,露出了他母亲在他背上刺的四个字“精忠报国”何铸被深深的感动了,眼泪顺着脸颊就流了下来。
回去以后他告诉秦桧岳飞没有罪,秦桧说“我们是朋友,我要你给他定罪”何铸说:“我不能给岳飞定罪呀,因为岳飞没有罪。我这么做不是为岳飞,而是为了整个国家才这样做的”。于是秦桧就在皇上面前说了何铸的坏话,降了何铸的官职,让何铸去一个很偏僻的地方当了一个小官。
后来秦桧又找了两个爪牙(解释:秦桧的走狗),把岳飞打得满嘴吐血,身上全肿了,但岳飞都没有屈服。最后没有办法,他们就偷偷在牢房里将岳飞杀害了,岳飞临死前仰天长叹“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希望历史能给他一个公正,一代英雄岳飞就这样被杀害了。
杀了岳飞以后,很多人为岳飞不平,都问为什么杀岳飞。秦桧咪着小眼睛说:莫须有,莫须有……。秦桧在杀害了岳飞之后又将岳云处死了,因为他害怕武艺高强的岳云要为父亲岳飞报仇。
就这样,一代英雄就这样离开了人世,但永远为很多人所敬仰,都学习他为了忠于国家保卫国家的精神。而秦桧呢?秦桧则成了千古罪人,后来的人们建了很多纪念岳飞的庙宇,每天那里有很多人去看望岳飞,岳飞站在那拿着长枪可好看了。
岳飞一心想直捣黄龙迎回二帝,因手握重兵,又为人秉直,受到宋高宗和秦桧等求和派的忌恨。1141年(绍兴十一年),在高宗授意下,岳飞遭诬告“谋反”,被关进了临安大理寺(原址在今杭州小车桥附近)。监察御史万候卨(音末期屑)亲自刑审、拷打,逼供岳飞。与此同时,宋金政府之间,正加紧策划第二次和议,双方都视抗战派为眼中钉,金兀术甚至凶相毕露地写信给秦桧:“必杀岳飞而后可和。”在内外两股恶势力夹击下,岳飞正气凛然,光明正大,忠心报国。从他身上,秦桧一伙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证据,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体莫须有(也许有)。”韩世忠当场驳斥:“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绍兴十一年农历除夕夜,高宗下令赐岳飞死于临安大理寺内,时年三十九岁。岳飞部将张宪、儿子岳云亦被腰斩于市门。民族英雄岳飞,就在“莫须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
高宗12道金牌招岳飞
高宗连续十二道金牌才把岳飞招回,就是说他连续十一次抗旨。不听圣旨召唤可以说是和赵构对着干。岳飞直捣黄龙之后,给高宗出了难题!难道是拱手把三千粉黛让给牢狱多年的兄长?赵构在国家利益与个人私欲之间选择了后者!
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
历代皇帝对握有实权的人都有加以诛杀,几乎是不变的道理。由于皇子以及兵权的问题,高宗对岳飞怀恨在心,这次下诏召回不听正好高宗有了处置岳飞的理由和把柄。
在宋朝就是皇帝杀普通的臣子都是少见的,更何况像岳飞这样的朝野重臣。若没有皇帝的许可,秦桧是没有能力杀岳飞的。谁当宰相谁负责岳飞这个案子,结果都是一样的.
由于史书不能言及皇帝,岳飞之孙将罪责加到秦桧身上
岳珂对祖父是秦桧害死之说起了关键作用。岳珂根据野史记述写书,丝毫不提幕后真凶赵构。至于说岳飞为什么成了民族英雄,那还是因为三代之后。宋朝自认准备充足,开始大举讨伐金国,为岳飞平反以鼓舞士气。赵构皇上是不能说的,所以只好委屈一下死去多时的秦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