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未来是指?

2025-02-24 02:50:3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今天,人类的环境正经历着历史上最迅速的变化,这种变化将导向何方?它的前景如何?人类怎样才能从人口、资源、环境、能源、粮食的困扰中解脱出来?

为了回答全世界普遍关心的这些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相继出现了各种理论,著名的有以美国麦道斯《增长的极限》为理论基础的“零增长论”;英国哥尔德·史密斯从人们的生态需求出发,认为改革后工业社会生态系统不能支撑经济持久增长的“平衡稳定的社会论”;英国舒梅克所强调的要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著名的“小型化经济论”;美国卡伦巴斯的生态乌邦经济的“人道主义社会论”;美国巴克莱和赛克勒“调整人类活动的物理、生物、经济和社会诸方面整体结构理论”;美国塞尼卡和陶西格以“稀缺的世界”为出发点的“补偿论”;英国科特奈尔的“过渡‘缺短时代’的环境经济学”;美国弗赖依无限期保持较高生活水平、环境舒适并有“生态道德”的“理想生态社会的经济学”;美国卡恩用历史的方法推断科学技术和人类历史文化发展必然引向经济增长的“大过渡”理论;英国米香企图协调两者对立的现代主义与环境保护主义的空想的“分区制学说”;比米香二元论走得更远的返回自然的倒退主义、复古主义……

这些理论不完全属于人类生态学范围,有的作者也没有专门讨论人类环境的未来,但就其对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前景的总认识,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观点:悲观派、乐观派和现实派。悲观派的著名代表是“罗马俱乐部”,它创立于1968年,组成人员有世界100多位科学家、经济学家、教育家和企业家,他们的宗旨是探讨世界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他们力图用科学方法来描绘未来世界的面貌,提出为了确保人类所希望的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他们发表过一些具有国际影响的著作,最为轰动的是《增长的极限》。

根据他们的预测,如果世界在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以及资源使用等方面按照现在的增长率继续发展下去,那么到20世纪末,资源会开始减少,到2050年,资源会突然减少到很低的水平;而到2040年,环境污染会迅速发展到顶点,此后随着资源的枯竭和工农业的衰落而趋于和缓;世界人口大约要到2050年才会增长到最大值,那时的人口数将是几百亿。他们断言,要使世界系统避免最终的崩溃,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奉行零增长政策,以保持世界系统的稳定。他们警告说:地球好比一个种浮莲的水池,浮莲以每日增长1倍的速度繁殖着,30天将覆满水池,使池中生物窒息。如果到第29天才进行收割,那时挽救水池就只剩下一天的机会了,而若置之不理,则将陷入无可挽回的境地。

与悲观派截然相反,乐观派认为,对于人类来说,事情进行得相当好,一切都将继续如此,地球的潜力和自然资源的潜力是无限的,即使说地球资源的潜力是有限的,那么也会被不久即将找到的地球以外的资源和领域所补充。乐观派的代表人物很多,如H.卡恩、A.托夫勒、B.默里、D.贝尔等,他们都有专著来系统地阐述自己的未来观。他们认为,在能源方面,人类已着手于原子能的实际应用,太阳能、海洋能、生物能和沼能虽还处于试验阶段,但成功的前途是毋庸置疑的,能源危机是完全可以克服的;在生态环境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类能够战胜现在和未来可能出现的一切障碍,并能创造美好的人工生态环境以保持生态平衡;至于环境污染,只要花不到2%的世界生产总值,用于反污染的措施上,就能彻底解决发展中产生的污染,环境就能保持清洁和良好;此外,遗传工程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无性繁殖将为人类提供丰富的口粮和副食品;人口的增减和质量也将置于人类意志控制之下……

因此,他们对人类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未来,持高度乐观的态度,并认为人类正在进入历史上最有创造性和扩展性的时代。

除了以上两派外,还有一些人自称为现实主义者,他们认为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的极端论调,都会使人们放弃努力,听凭命运的摆布。他们认为世界明天的好坏不是命中注定的,而是取决于人类今后几十年作出的决策是否明智。当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因为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人类究竟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呢?至今还是一个谜。

回答2:

人类的未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