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感谢大家的帮忙啦~这有两道军事理论的题~~二选一解答...

2024-11-26 16:51:4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我们怎样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

  2008-01-01 15:45:30 来源:中国军网

  【 字号:大 中 小 】 【 我要打印 】 【 我要纠错 】 【 Email推荐: 】

  人们常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尽管世界新军事革命对我们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但也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一是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强劲势头,有利于推动我国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明确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

  二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具有的高度扩散性。有利于我国实现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在高技术领域已有一定基础,有的军事高技术门类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不大,且潜力较大。信息技术的高度扩散性有利于我获得急需的高新技术,直接采用先进的技术成果,并加以消化和吸收,提高技术研究起点,以此来跳跃某些传统的技术发展阶段,缩小我与军事强国之间的技术差距实现武器装备的跨时代发展。

  三是新军事革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军事理论创新、军队编制改革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为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我国军队建设正处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有诸多参与新军事变革竞争、实现军队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有利条件、如:有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决策;有几十年来打下的比较雄厚的经济、科技、军事基础;有较长时间大仗打不起来的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

  我们坚信,只要善于抓住机遇,积极迎接挑战,在21世纪中叶实现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是完全可能的。当然,无视挑战,放弃机遇,则必然重蹈落后挨打的历史覆辙。在中国近代史上我们就有过因落后而丧权辱国的历史。

  十八世纪末,当蒸汽机技术引起的军事革命在西方世界如火如茶时,清朝皇帝仍然抱着"骑马打天下"的祖宗旧制,闭眼不看世界,拒绝开放变革。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率领庞大使团来到中国,向乾隆皇帝和清朝大臣展示了作为英国工业革命成果的大炮、自来火枪、载有110门大炮的战舰模型,而清朝政府却把这些东西与其他"贡品"一起摆放到圆明园中作为皇室成员的观赏品。马戛尔尼又邀请清军将领福康安检阅英国使团卫队演习新式武器装备的操练,福康安竟拒绝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作,谅来没有什么稀奇。"麻木带来灾难,愚昧导致失败。50年后,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几万英军跨洋过海,将清军百万之众打得落花流水。

  我们绝不能重蹈历史覆辙。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一定要切实认清军事变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切实的对策,全方位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

  (1)迎接世界军事发展的挑战,千方百计把我军的武器装备搞上去

  江主席多次强调要把国防科技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千方百计把我军的武器装备搞上去,把加快武器装备建设步伐列为"十五"期间和2010年前我军建设的重要任务。在这个问题上,目前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思路。

  一是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带动军事实力的整体跃升。现在这场新军事变革的目的在于改变旧的作战方式,极大提高军事效能。未来作战无疑是典型的高技术战争,需要全新的作战方式和空前的军事效能。因此,武器装备建设着眼高技术战争的作战需要,努力在关键技术和重点装备上取得大的突破,客观上必然带动我军军事实力的整体跃升。

  二是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上。尖端技术和装备的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引进和购买,即使能够引进和买来,也容易受制于人,关键时刻被"卡脖子",是靠不住的,必须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我们要在继续加强对外军事技术合作的同时,始终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通过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提高我军武器装备的自研能力。

  三是把着力点放在"杀手铜"武器装备上。要坚决贯彻缩短战线、突出重点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突出发展未来作战急需的"杀手铜"装备,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加强装备体系和配套保障建设。通过"杀手铜"装备的重点突破,带动武器装备水平的整体跃升。

  (2)从我军的实际出发,面向世界,着眼未来,努力发展我们的军事理论

  克劳塞维茨在描述战争特点的时候,曾经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战争是充满不确实性的领域。战争中行动所根据的情况有四分之三好像隐藏在云雾里一样,很多是不确实的。所以,在这里首先要有敏锐的智力,以便通过准确而迅速的判断来辨明真相。"目前这场风起云涌的世界新军事变革也是如此,各主要国家都在探索变革的道路、方法,纷纷根据自身的情况提出了若干种假设和方案,新名词、新概念、新理论大量涌现,形成了一片浓密的"云雾"。任何一个国家推行军事变革都是有指向性的,指向其潜在的对手。这一特点决定了我们面临的理论云雾中一定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因此,置身于这种云雾之中,如果没有敏锐的智力和清醒的头脑,很可能形成人云亦云,盲从、盲信的状态,以致迷失自己的方向。比如,美国人说技术决定一切,我们有的人就说未来战争打的是技术和装备,谋略已经没用了;俄罗斯的斯里普琴科说"第六代战争是非接触作战",我们有的人就提出陆军没用了,要取消;美国人吹嘘精确制导武器附带损伤小,我们有的人就认为战争越来越仁慈化了。

  不可否认,国外的许多新思想、新理论有其新颖之处,反映了当代新军事变革的某些新变化,视而不见是不可取的。但是,我们一定要冷静分析,透过这些新理论、新思想看看它是反映了军事变革的客观规律,还是仅符合美国这种超级大国的要求,只反映美国追求单方面优势和利益的新手段。恩格斯曾经指出:"当技术革命的浪潮正在四周汹涌澎湃的时候--我们需要更新、更勇敢的头脑。"我们理解,他所强调的"更新"、"更勇敢",绝不是指敢于照搬照套外国的名词概念,而是指敢于自主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向西方学习和借鉴时应当高度重视运用批判的武器,以驱散思想迷雾,识别理论陷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创立符合中国军事变革特点的新思想、新理论。从而使我们在建什么样的军队,打什么样的仗等根本性问题上既保持正确的方向,又紧跟时代的步伐。

  (3)积极稳妥地进行体制编制的调整和改革

  对体制编制的调整改革,全军上下非常关注,呼声很高。这方面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面广,情况复杂,难度很大。因此,来不得大刀阔斧式的革命,只能采取积极稳妥地渐进式变革。根据我军实际情况来看,积极稳妥地优化结构、理顺关系,需要注意搞好"三个结合":

  一是把重点突破与整体改革结合起来。目前,我军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建立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要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重点试验的同时,对军队体制编制整体上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下一步改革体制编制、优化组织结构的总体思路和方案。

  二是把借鉴外军与保持特色结合起来。对各国军队来说,通过调整改革建立科学的体制编制,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我们既要善于借鉴外军有益的经验,又要充分考虑我军的传统和特点;既不能片面强调保持自身特色,拒绝学习和借鉴先进的东西,又不能脱离我军实际,照搬照套外军的模式,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三是把搞好试点与逐步推进结合起来。体制编制改革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其特点和规律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相信经过科学分析、系统论证,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十五"期间和2010年前,我军建设在优化结构、理顺关系方面将有重大突破。特别是2003年开始的新一轮精减,必将使我军编制体制朝着"精兵、合成、高效"的方向迈进一大步。

  (4)坚持把教育训练摆在战略地位

  孙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有七大因素:"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其中"士卒孰练"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冷兵器时代尚且如此,广泛运用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当代战争中更是如此。随着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武器装备的技术含量越高,对官兵的战术技术素质要求就更高,训练水平的高低与武器命中率和人员伤亡率的高低更是直接相关。

  近几年,我军在东南沿海连续搞了几次大规模实兵演习,这无疑是提高训练水平和实战能力的有效办法。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借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大势,以多种方式和途径提高我军的教育训练水平。诸如,加强院校教育,改进院校教育带动部队训练的机制;加强军事高科技知识教育,突出协同和联合作战训练;建立大型的综合性训练场,实行"基地化"训练;发展模拟训练技术,采用能模拟实装的结构、运行原理、操作程序和动态特征的模拟训练器材进行训练,等等。

  (5)以超常措施加快人才培养

  江主席在六届人大会议上提出,要以超常措施加快人才培养。其中"超常措施"几个字富有深刻内涵。无论是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挑战,还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都迫切需要掌握先进技术、勇于开拓创新、富有先进思想的精英人才。按部就班地培养,甚至等待人才自然成熟,很可能错过历史机遇。我们认为,"超常"二字至少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一是超常规提拔。对于那些综合素质出类拔革的专业人才或指挥人才,可以打破排队秩序,提前进人重要岗位。特别是军事斗争准备,无论是高技术武器装备研究还是战备作战的组织指挥,需要有熟悉情况、相对稳定的领导人员,或领导班子的预备人选。如果由于年龄问题而走马灯似的换班,不利于工作的深入持久,也难应付突如其来的情况。

  二是超常规培养。超常措施并非单纯指超常规提拔,也不完全是超常规普及学历教育,而是以多种途径加强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现在我们已着手跨军兵种任职和代职,这是培养指挥员综合素质的很好的办法,应当加大力度。不仅是指挥员应当超常培养,军队院校教员也应当超常培养。可以像美军和俄军那样,院校教员和部队指挥员定期轮换。自身缺胳膊少腿,也就很难教人以高超的招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存在条块分割、人员交流困难的问题。最近几年由总部倡导的"双向代职"已经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思路,但离实现各类人才的合理流动这一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必须要大胆创新,建立定期轮岗制度和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切实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此外,建立人才交流的超常规机制,探索人才待遇的超常规制度等,都属超常培养人才范围的问题。

  总之,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挑战的大政方针已定,目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如何落实这些对策。也就是说,现在已经不是炒概念的时候了,而是真抓实干的时候。务必切实推动我军全面建设向前发展,尽快提高我军打信息化战争的能力。只有这样才可能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大潮中保持主动,在当代战争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提供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