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间的打闹 家长该介入吗

2025-01-03 22:57:3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昨天邻居上小学的孩子放学和同学打架了,孩子赶快跑回家叫来妈妈。妈妈问孩子打你哪了?孩子说打我头了,领着孩子去找对方的家不依不饶,闹的很不好,围了很多人。并提出带孩子去看病,怕是脑震荡。家长只好带着孩子去了,检查结果没事,说小孩没有这麽大力气打成脑震荡。 孩子告诉家长与谁发生纠纷时,家长要及时帮助孩子调整情绪,舒缓紧张愤怒的心情。待平静下来再与他进行谈话,让他认识到不管谁错,只要动手就不对。即使是孩子真吃亏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家长真不该闹着上,给孩子起了不好的作用。 孩子走出家门,难免发生一些磕磕碰碰,打打闹闹的事,家长一般不要参与,让孩子自己解决,因为家长的过分呵护会让孩子变得娇气,遇事不是自己去想办法而是去找靠山,家长应该应该平心静气地帮两个孩子原因,让他们站在对方立场的角度辨别一下孰是孰非,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要是自己孩子错,就陪自己孩子去道歉。如果是对方孩子错了,也要让孩子知道,虽然你没有错,也要原谅别人。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小孩子打架根本不需要论理,他们自己一会儿就和好如初了,又在一起玩了。 如果孩子之间有纠纷,家长应该怎么做才正确?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们在一起斗嘴吵架是难免的,主要是现在大部分小孩娇生惯养,不懂得宽容,理解。事实上,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深远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和言语,对孩子都有着一种引导作用。所以当孩子间发生争吵时,家长要保持理智的态度,孩子之间的争执打闹,家长尽可能不要介入。 小学生竞争意识强、自我控制能力差,所以发生矛盾在所难免,当孩子和同学之间产生矛盾时,家长如果能保持理智,教育孩子与人为善、和睦相处,就会让孩子懂得检讨自己,懂得怎样善待别人,怎样解决问题;如果家长的出发点只是一味护短,决不让孩子受气,这样的态度不利于孩子培养正确的为人处世观念,更会激化矛盾,产生更加激烈的冲突。 很多时候家长的态度会对孩子造成一种误导,给孩子带来很不好的影响。而家长如果在其中推波助澜,错误地教育孩子,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形成一种错误的解决方式。对孩子日后的成长非常不利。让孩子在挫折中学会让,在协调中学会与人合作,在磕碰中明白一些道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打架,家长的态度,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心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