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的乖巧让我心痛!
——对三名乖学生的观察与引导
每到新学期,接班老师总少不了一番打听:班级纪律好不好?学生聪明不聪明?当关键问题得到满意的答复后,接班老师满心欢喜.问话中,老师对学生是否听话似乎尤为看重.虽然,老师们意识到,不听话的孩子未必就是坏孩子,听话的孩子不等于就是好孩子,但是每到接收新班时,老师们还是希望班级里拥有较多的乖学生,以便让自己工作起来轻松些、省心些.扪心自问,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究竟对班级里的听话学生引发了多少思考,给予了多少关注?去年我接收的一(2)班有许多听话学生,其中有三个孩子特别听话,他们固然让我放心、省心,但他们的太乖巧也引发了我的反思与探索.
“孩子,你的乖巧让我心痛!”
序号
姓 名
性别
兴趣
特长
成 绩
1
金 玮
男
看书下棋
下棋
优秀
2
蒋心田
女
听故事看书
讲故事朗诵
良好
3
姚 越
女
绘画手工
绘画书法
优秀
三个孩子总体表现:三个小朋友在幼儿园是讨老师喜欢的乖孩子,在家里是让爸妈放心的乖宝宝,进入小学是同伴公认的好学生.自尊心、荣誉感、自律能力都极强.术科老师反映,课堂上他们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纪律,听讲非常认真,真正做到老师在和不在一个样.平时他们懂事明理,跟同学友好相处,做事认真负责,连下课都循规蹈矩,绝对是不让老师心烦、不给班级抹黑的人.开学后一个月,我也确实欣赏到了他们好多优点,但我感觉他们胆子都不够大,不够开朗活泼,不善于与人争辩,缺少一些灵气,老师批评别的同学时他们也会紧张、害怕,过于听话让他们看起来有些死板.你看:
﹡(金 玮)下课了,如果他想上厕所或外出走动,看到我在教室里,总会坐在位子上好一会儿,然后慢慢地起立,慢慢走到讲台边,轻轻地,还有点怯怯地征求:老师,我可以去小便吗?我可以去外面走走吗?过会儿他进教室时也是一副防备的样子,好象老师随时要逮住他似的.在他看来,课间参加自由活动也要得到老师同意,课余时间也是由老师安排的.
﹡(蒋心田)她上课总是坐得端端正正,听得聚精会神,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同伴们以她为榜样.可一到下课,只要一见老师,她也立马坐得毕恭毕敬,等待着老师的发现,期待着老师的表扬.其实没有人要求也没有人看她保持这个姿势,可她就这么自愿保持着.下课了,别的小朋友小鸟似的飞出门,她一定要老师说“出去吧”才挪动脚步.这个女孩,总想把乖巧充分地表现给老师看.
﹡(姚越)好几次,学生在操场跟随出操的音乐踏步前进,她因为帮数学老师发作业本没能及时进队伍.匆忙进入队伍后,我并没有责怪她的意思,可她一直心神不定地看着我;课上,集体朗读开始了,她没有迅速找到书本,会即刻紧张、焦虑起来,随后响起哭声.她好胜心强,没有按造老师的要求做她就会觉得对不起老师.
“孩子,今天不做小乖乖.”
这三个学生对我提出的要求从来都是不折不扣地达到,搞卫生呀做作业呀什么的都有模有样,尤其是纪律从来不要我担心.有这样的学生我还愁什么?是的,他们的确很好,可我愁的也恰恰是他们的好,好到“太好”,好到言听计从了,我就受不了了.要知道,这太听话已经成为了一个缺点.如果他们长期对老师的话说一不二,习惯于被要求、被接受,几年下来,就只会迎合盲从,变得唯唯诺诺,逐渐失去自己.我不想让我的学生像厨房师傅手里的面团,心甘情愿被揉捏、搓和.我越来越期待这三个学生野一点,不守规矩一点,跟我过不去一点.我要他们学会“做自己”.
1.创设宽松氛围.三个孩子发言或作业出现失误时,我即使不说什么,他们也会紧张、难过.因此对他们我非常注意自己的表情、语言、手势等.课上课下,我从来不提 “你应该”“你必须”,而用“你可以”“你能不能”之类的话,避免给他们心理上造成压力.课间我的角色是欣赏者鼓励者,主动跟他们呆在一起,从聊天中了解他们的活动意愿,活动兴趣,我总是开心地听他们讲新鲜事,看他们折纸,他们做事出现不妥时,我若无其事挥挥手,让三个人觉得我并不威严,让他们知道,不听老师没什么大不了的,在老师面前出错是没有关系的.我常鼓励他们带着思考听我的课,不全盘接受我的观点,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跟老师跟同伴拌嘴,与他人反驳,“把点头变成摇头”,我告诉他们,能够站起来反对我的比坐着赞同我的学生更具备勇气和智慧.当三人回答欠妥时,我依然会带着肯定的语气说:“虽然你的答案不够准确,但老师还是要表扬你,因为你有发言的勇气,你有思考的好习惯.”并建议大家送出掌声.
2.培养应变能力.尽管我对三个孩子很亲切很宽容,告诉他们不必时时刻刻都当听话孩子,但他们不清楚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可以不听话.我知道一方面是他们的胆子还放不开,一方面是他们遇事的应变能力还不够.我经常举例给他们听.如,正听着课,你突然要呕吐,直接跑出教室,这时老师不需要你的汇报,你不用担心被批评;体育活动课,手破了,不要急着找老师征得允许,可在第一时间内进医务室;早上狂风暴雨,你不必催促父母车子加速,迟到了老师不会责怪.这些情况下你不需要太顾及规则,这时的不听话恰恰反映出你的机灵,而其实,老师也根本不会批评你不听话.我还经常把我阅读到的外国教育小故事讲给他们讲,请他们交流各自看法.如,一个加拿大老师在中国小学听课,发现学生画猫的过程都和老师一样,先画一个大圆,再画一个小圆,上面两个三角形.中国孩子画太阳都是圆的红的,画苹果都是圆的红的.外国孩子能画方苹果,蓝太阳等.听语文课时,看到一个学生学“乌龟”一词时,自我陶醉地学乌龟缩头缩脑的样子,外国老师课后对他大加赞赏,说他是上课最投入的学生,而中国老师想拉他到一边训斥.外国老师说我们的教学不可思议.你觉得评价有道理吗?也许你觉得让一年级小朋友讨论、交流这样的问题有点可笑,但事实上一段时间下来,我的学生渐渐懂得并愿意去尝试:学习中要敢于表现自己.
3. “怂恿”出格行为.平时这三个孩子在小组活动中总是等待别人的安排,被同伴指责也不还嘴.我建议多给他们机会,在小队开会或小小组讨论时,请他们做小组长,安排本组成员的分工,评价成员的表现.他们受宠若惊.事先我会跟他们的同伴说好,允许新组长来点自作主张,哪怕是油腔滑调、疯疯癫癫,成员顺着点,让这三个孩子学着野起来,放肆起来.陆陆续续的活动让他们脸上有了红光,让他们体会到“做自己的感觉真好”.我还鼓励他们与同伴争论,每一次反驳及时表扬.即使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也要肯定勇敢精神,再组织将辩论进行到底.体育课开始前,学生们在操场上等候.有的满场跑,有的聚在一起讲话,有的在比武,这三个孩子总是规规矩矩站着等体育老师.我说,体育课还没有开始,这是课间,时空都是属于你的,你可以活动活动筋骨,做机灵的孙悟空 啊.建议活跃分子跟他们一起玩,帮助他们壮胆,几个调皮王带着他们斗鸡,一开始他们很不习惯,也真是的,对他们来说,来点不安分还真为难他们,我干脆跟他们一起玩了几次,后来这三个孩子的课间才有了点孩子的天真与活泼,不再像小大人.
4.争取家庭力量.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还是规规矩矩好,因此孩子稍一调皮就不能容忍,“做乖孩子”、“当听话宝宝”这样的语言诱导太多.如果仅靠我在教室里的这点时间,想要引导好这三个孩子是不可能的,我积极争取家庭的力量.我跟三个学生家长说好,当孩子哪天跟你拒理力争时,千万不要责备,应本着平等原则允许他发脾气,倾听他的述说,理解他的辩护,尊重孩子的选择,绝不能以要求孩子听话为由,简单粗暴地要求孩子服从自己.否则的话,你的孩子只能变得越来越听话,越来越死板.我说,一向顺从你的孩子顶撞你时也许是一件好事.家长听了欣然同意.因为这三个家长也希望孩子不要这么太听话,所以我提出的他们都能配合.姚越妈妈心疼孩子,我就建议她孩子情绪波动时,家长不要像以往一样反复安慰他,此时的好言相劝不如冷处理,来个视而不见,充而未闻,不要让孩子老是等待家长的心理抚慰,要让她自己放低要求,学会自我满足自我欣赏.蒋心田妈妈跟姚越妈妈不同,她看到孩子成绩跟不上,做事不顺眼时,通常会比较急躁地数落她,孩子就更加不知所措,我就建议她采用原谅、安慰、鼓励、欣赏的办法.金玮的爸爸妈妈包办比较严重,我建议他们放开孩子的手脚,多给孩子独立做事的机会,让孩子有参与的意识和实践的能力.
“孩子,你的不乖让我兴奋.”
金玮的小心问话,蒋心田的端坐模样,姚越的着急神情,都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第二学期了,你看:
﹡(金玮)金玮说话的语气、心情已经大有改变.小小组讨论中,不再憋着忍着,开始不甘示弱了,有点敢说反对的话了,常常跟小组成员争得面红耳赤,有点男孩子的样子.一下课他笑着到我跟前,有时还拍拍我的手臂,把我当朋友似的,同时拖长声音“老师我去小便啦”,跑出门了,我觉得现在他挺可爱的.
﹡(蒋心田)下课我进教室时,她不再条件反射似的坐得端端正正,而是很放松地做自己的事情.有一天,我请蒋心田帮我记着事儿,放学前,她自己跑来,仰起小脑袋一本正经笑问“老师你是不是脑子不好呀?”惹得我哈哈大笑.一向拘谨的她居然这样大方地说我,真让我兴奋.要是在以前,面对老师她会肌肉紧张,表情不自然,更不要说肆无忌惮当面说老师了.
﹡(姚越)以前非得争第一,拿最好,现在对自己不再那么苛求了,偶尔出现失误她也能自我原谅了,自嘲似的笑笑便过去了.发生找不到本子之类的事情时,不再是天塌下的感觉,急得哇哇大哭,能主动、大方、坦然地跟我交流,说明情况.有时她觉得我布置的作业简单,就主动上前说清她想做的作业,没有紧张、恐惧,让我欣慰.而我,也常常支持她挑战有深度的题目.
“孩子,大胆地做你自己.”
将近两个学期的时间,我有意识地让这三个孩子学着不听话,稍有效果,今后我会继续探索、实践.
1.端正理念.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听话:在家做听话的好孩子,在校做听话的好学生,在社会做听话的小公民.我们习惯于仰视老师,把老师的一切奉为经典,甚至我们为人师后也用这样的标准要求学生.我们从来没去怀疑:听话也存在危机.是的,太听话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及创造精神,难以适应强烈的社会竟争;太听话会压抑孩子的好奇心和主动性;太听话会束缚孩子的好动手、好探索的热情;太听话的孩子缺乏主见,自信心;太听话的孩子胆子小,灵活处事的能力不够强.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我越来越意识到,我有责任去引导教室里部分太听话的学生.我不会像刚参加工作时那样,以我的学生很听话为荣.不给学生的思维和行为送上条条框框,注重“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谈.”.我会理智接受来自课堂里的不服从,允许学生提不同意见和建议,跟他们一起讨论、切磋,让学生闪出智慧的火花.
2.自觉关照.月亮“方其盈时,即其缺时”,学生太听话,成了绝对的服从、顺从直至盲从那就可悲了.平时,成绩差纪律差的学生我们给予的关注和辅导比较多,而那些不需要费神的听话学生往往迷惑了老师的双眼,被一天天忽视.如果我们还不把关注的眼光投向他们,还不有心地引导他们,那将是老师工作的失职.近年来,一些所谓的好学生乖孩子犯罪案例已有多起报道,令人震惊的马加爵事件大家都记得吧.我从网上了解到:心理学专家曾在全国一些城市做过一项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调查,发现,在被看作是“听话”的学生中,自述胆小的占34.3%,不爱提问题的占38.8%,对创造发明不感兴趣的占27.5%.因此,跟这些学生,老师要与他们多沟通多交流,了解其内心世界.事实上,我发现听话孩子的交往能力、处事能力不如那些顽皮学生,顽皮学生面对突发事件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灵活解决.今后,在还要鼓励听话学生学会说“不”.
3. 因材施教.太听话学生性情太温顺,内心世界有隐秘性,不容易被老师家长察觉,要想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予心灵的关照,就需要老师敏锐的察觉能力和灵活的处理办法.而这些学生的表现也不完全相同.如金玮在爸爸辅导功课时,他会说“我们老师说的怎样怎样”.我就告诉他不要把老师的话当金科玉言,老师也会有错的时候,也会有不懂的知识.蒋心田课间见老师也端坐,我会放下老师的架子,跟她说笑,叫她少一点客套.姚越老担心被老师点名,做不好就觉得对不起老师,说话做事都畏畏缩缩,不敢大胆去干、去想,想做什么总要得到妈妈或老师的同意才敢,我就让她认识到自己拥有绘画书法的长处,请她上台表现自己的本领,并鼓励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4. 辨证对待.在对过分听话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是不是就意味着什么都可以不听话呢,不是.必要的规则意识还是要有的,比如在阅览室看书,你就不能大声喧哗影响他人,比如在没有征得对方同意下你就不能随便翻他人的物品等,比如全校集会时上下楼梯,每个学生都要绝对听话,按顺序进行.美国的9.11事件中,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撤离那么多人员,就是因为有规则有顺序.这时的听话是正确而且必要的.不能因为让这三个孩子学着不听话就由他们任着性子走,要懂得听话与不听话“相结合”,在听话与不听话之间把好度.另外,我觉得在特别重视几个学生时,其他学生的管理也要兼顾好.一开始,我班几个调皮生想添乱,不服气地问我“为什么金玮、蒋心田、姚越三个人不按老师要求做,你不批评?还鼓励他们大胆闯.而对我们怎么特别严厉,毫不留情?”他们是不理解我的做法,后来我解释,让他们知道,要学会在规则和自由间调节好度.在一段时间内,对三个孩子的要求相对放宽写,但对其他约束能力不强的学生不得放松.不把握好这个度,会使教室秩序乱成一锅粥.后来,学生理解了我的做法,还积极做我的小帮手呢.
结束语:耶鲁大学为首的不少外国校长曾毫不避讳地指出,中国学生的缺点就是太听话,不敢对老师说“不”.暑假里我参加培训,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斌华的讲座,他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自己读研时,班级里的中国学生论文都被老师打了不及格.外国导师说,之所以给论文打不及格,是因为那些论文里只有书本和老师的观点,没有作者自己的观点.这让班级里所有的中国研究生深受教育,让王老师以后一直很注意做学问时“有自己”“做自己”.难道我们还要继续培养一批批听话学生吗?老师们,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不要再让他们,乖得让人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