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谁说的?

2025-02-24 23:09:5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这是明代大礼议之争,杨慎在左顺门外所言。

意思是,国家养育士人几十年,士人为了国家和气节而死,就在今天。

经过:杨廷和的儿子杨慎对众臣说:"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包括九卿二十三人,翰林二十人,给事中二十一人,御使三十人等共二百余人的庞大队伍,集体跪在左顺门外,大呼太祖高皇帝、孝宗皇帝。哭声,喊声震天。


扩展资料

类似名句

大丈夫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东吴)太史慈

释义:大丈夫生在这乱世之中,应该手持三尺杀人剑驰骋沙场,建立不世功勋,可惜今日我的志向还没有实现,可惜人却身先死了。

读书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北宋)张载

释义:胸罗万象,知天地运行知识,从而不疑惑。为平民百姓服务,并视为他们申冤作为己任。同时为了继承古代圣人的学说而努力学而不厌。为万世的太平摇旗呐喊,并阻止不安定的乱世行为。

左顺门案又称左顺门血案、撼门事件,是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因大礼议之争,这里曾发生一起文武百官伏阙的事件。

明代士大夫的风节,在这一事件中表现得非常强烈。但是,这一事件同时也使"衣冠丧气",而张璁等人气势极为嚣张,议礼一事亦沿着议礼诸臣的主张越滑越远。

杨慎(1488年12月8日 -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 、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

明朝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代表作品《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左顺门案

回答2:

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是杨慎在大礼议说的。

杨慎(1488年12月8日 -1559年8月8日),杨慎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第一位,另外两位分别是的解缙和徐渭(徐文长)。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 、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人,祖籍庐陵。明朝著名文学家,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嘉靖三年七月十二日,明世宗诏谕礼部,十四日为父母上册文、祭告天地、宗庙、社稷,群臣哗然。正逢早朝刚结束,吏部左侍郎何孟春倡导众人道:“宪宗时,百官在文华门前哭请,争慈懿皇太后下葬礼节,宪宗听从了,这是本朝的旧事。”

杨廷和之子、状元杨慎亦称:“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坚守节操大义而死,就在今日。”、随后编修王元正、给事中张翀等在金水桥南拦阻挽留群臣,何孟春、金献民、徐文华等又号召群臣。随后两百余位朝廷大臣在左顺门跪请世宗改变旨意。

扩展资料

大礼议

大礼议是指发生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到嘉靖三年(1524年)间的一场皇统问题上的政治争论,原因是明世宗以地方藩王入主皇位,为其改换父母的问题所引起,是明朝历史第二次小宗入大宗的事件。 

明世宗登基不久便与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明武宗旧臣们之间关于以谁为世宗皇考,以及世宗生父尊号的问题发生了争议和斗争,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继嗣“要求世宗改换父母。当时观政进士张璁上疏责廷臣之非,提出了“继统”的理论。至嘉靖三年(1524年),以世宗钦定大礼而结束。

大礼议的核心是明世宗能否改换父母的重大争论,即对明武宗遗诏如何诠释的问题。大礼议事件是明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在大礼议中张璁以明武宗遗诏为利器,打破了杨廷和一手操纵的廷议,并通过合理解读明武宗遗诏的文本逻辑和内容,维护了明世宗与兴献王的父子关系,挫败了杨廷和及其依附者不顾明世宗继位的实情而强迫明世宗依照汉宋旧例改换父母的图谋,确保了明代法律的尊严和政治的秩序,并因此开创了嘉隆万大改革的新局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慎

回答3:

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发言者--杨慎,杨廷和的儿子,杨廷和何许人也?正德年间内阁首辅,杨慎号称明朝三大才子第一位,另外两位分别是编著了明<永乐大典>的解缙和徐渭--通常人们叫他徐文长.但比杨慎的著作和他本人更为出名的,还是他那首让人耳熟能详的词牌,这才是他一生感悟与智慧之所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历古千年,是非荣辱,你争我夺,无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