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
一些真正的“士”是有忠君报国思想的,所谓的气节。他们的目的是帮助汉朝重整江山,于是找到了曹操来完成自己的使命。当曹操流露出篡汉的举动时,一些真正的“士”就开始反感曹操的作为,劝阻曹操不要造反,比如荀彧、荀攸、孔融等等,他们的结局是被曹操杀死。
而郭嘉、程昱、贾诩等人的目的就比较简单,他们只需要有表现自己的舞台就行,至于君主干什么并不重要,而曹操给了他们这个舞台。
还有一些人,如华歆、王朗、司马懿等等则积极帮助曹操造反。其中华歆是曹操的死党,王朗是顺应潮流,司马懿以后则要造曹操的反。各怀鬼胎。
另外,诸葛亮、周瑜、沮授、陈宫等等自始至终都不会为曹操效力,因为他们早就知道曹操的真实目的。
武将则以重义为主,谁待他好他就替谁卖命。
大汉当时已名存实亡,天下已经四分五裂,黄巾军造反遍及全国!
中国古代就有时势造英雄之说,这时天下的英雄包括谋臣和武将就会选择他们心目中的明主,追随他们,和他们共同创业,以图他日功成名就之时,封侯拜爵!
其实当时所有有志之士都知道汉室不可复兴的道理,孙权的谋士就曾对孙权说过,汉室不可行,将军当别图大计的话。
由此可知郭嘉 程昱 荀彧等人虽知曹操他日必将谋反,依然死心塌地的追随他!因为他们认为曹操就是他们心目中的明主,将来一定可以功成名就!
其实刘备和曹操一样,也是一方诸侯,他日统一天下,也会谋反自己做皇帝!
只不过中国古人有扬刘贬曹的心态,认为他是姓刘的和皇帝是皇叔,大力褒奖拔了!
皇权政治的思想理论基础是强调天下臣民必须无条件忠君,但忠君的伦理观念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态。稽考史籍,笔者发现,先秦社会士的忠君观绝非如此,甚至到秦汉时期大一统帝国局面已经建立,君主专制政体已相当完善,一部分士大夫还没有把皇帝奉为自己唯一的君主。他们的忠君观具有两重性,即不仅认为皇帝是君,举主、府主等人亦可作为“君”。君臣名分多元化是周秦汉魏时期的普遍现象。
东汉末年,“四世三公”的袁氏“门生故吏遍天下”。在两重君主观的影响下,袁氏门生故吏皆奉袁氏为主,他们宁可不忠于朝廷,也要尽忠于袁氏,以致后来袁绍一度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军阀。而袁术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东汉王朝尚未完全崩溃之时,仅据淮南一隅之地而自称皇帝。三国时期,士人为图富贵,或背叛朝廷,或弃旧主,犹如脱屐。正如赵翼所说:“盖自汉魏易姓以来,胜国之臣,即为兴朝佐命,久已习为固然。其视国家禅代,一若无与于己,而转借为迁官受赏之资。故偶有一二耆旧,不忍遽背故君者,即已啧啧人口,不必其以身殉也。”由此可见,传统的“君臣大义”与“三纲五常”已荡然无存。
因此,在两重君主观的影响下,曹操麾下的大多数谋士和将领心里都是把曹操当为自己效命的主公,而不是名存实亡的汉献帝。
第一,谋士 象 郭嘉 曹操在他死之前都还是要一心维护汉室所以他会跟着曹操。更何况他是和等聪明的人,在那个时候,不但是君择臣 臣亦则君。其实 郭嘉 程昱 荀彧都原来是袁绍手下的谋士 ,当他们都跳槽到实力 势力 名声 都不如袁绍的曹操,因为他们看到了曹操和袁绍两个人拥有的不同的性格,郭嘉在官渡之战前夸张的十胜十败论吗?
但是到了后期,曹操就露出他的野心了,所以荀彧叔侄晚年就很凄惨,崔琰更是悲凉。只有程昱 贾诩 等识当时形势的人才安度晚年。至于司马懿这样的怀有二心的人,就另有所图了。
第二 武将 曹操的武将是分为两派的,一派是曹氏宗族派,向夏侯家族,曹氏家族 还有就是许楮 典韦等警卫部队,当然对曹操死心塌地。 还有一派是以五子良将为首的外派,他们大多数是曹操从别的诸侯兼并过来的,对曹操的感情是很深的,士为知己者死。
第三 ,汉朝已名存实亡,如果恪守忠于汉室的所谓道义,那么以诸葛亮为首的一大批人才为什么会投靠别的诸侯呢?
有一句话: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我们现在已不同于那个时代,但一个人有了能力,抱负,就要找一个施展的地方,是一个英雄,这从《三国志〉〈三国演义〉这些史书,小说中来看这是没有说,郭嘉 程昱 荀彧等人是聪明人,也是能人,他们需要一个人来领导他们,让他们有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曹操有这个抱负,也有那个能力。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也体现了郭嘉等人不拘于那时那的忠君思想,要想开下太平,不一定要打“汉”的旗帜。
再看刘备政权不也是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帜,争自己的天下吗?
其实,为人民,为国家做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