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务市场的含义
劳务市场是指利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在社会经济各领域的合理配置的场所。从广义上说,劳务市场内容包括劳动契约、劳动就业、工资分配、社会保障、劳动立法、职业培训、职业咨询、职业安全卫生以及特殊群体劳动者的保护等。从狭义上说,劳务市场仅指劳动力供求双方双向选择、进行劳动力交换的场所。
(2)我国农村劳务市场的发展
我国农村劳务市场日益趋繁荣。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了农民收入,减轻了农村土地承受的压力,并给农村带回了资金、技术、观念、人才,繁荣了农村市场。据统计,2010年我国共有2.3亿农民工,外出打工农民工有1.5亿。在农村劳动力大量涌进城镇务工、经商的同时,城镇居民也进入农村从事高产、优质、高效的种养业及农产品加工销售等行业,给农村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市场管理经验、产业基础,大大改善了农村经济环境。这无疑为农村劳务市场发展带来了商机。(3)农村劳务市场的特征
①农村劳务市场的需求。当前,我国城市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加大了农民务工的难度。在县城以下的城镇,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不仅总量小、比重低,而且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容量有限。加上乡镇企业布局分散,既使城镇化水平受到了很大影响,又严重地削弱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②农村劳务市场的供给。农村劳务市场的供给水平主要取决于农民的素质。目前,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仍然较低,这种劳务供给状况不仅制约了其外流的规模和速度,而且也制约了其转业层次的提高。相反,用工单位对农民工的文化技能素质要求却越来越高。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不适应劳务市场的需求,更无法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③农村劳务市场建设。一是法律法规逐渐完善。劳动力市场发展促进了劳务市场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近几年,我国陆续出台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并修订了《人才市场管理法规》等,更加明确了劳务市场的功能、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能以及从业人员的操作规程,从法律角度对劳务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二是信息不畅通。农村劳务信息网络不健全,县乡与省市及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未能有效对接,广播、电视等其他媒体未能及时、准确、透明地发布就业信息。三是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农民务工还主要靠“血缘、人缘、地缘”的“三缘”关系,即家庭成员带领,亲友和老乡介绍,本地外出人员示范,以及自行外出闯世界等方式,而通过政府劳动部门或中介机构输出的比重不大。四是管理服务滞后。一些地方政府对本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就业状况缺乏了解,对劳动力市场需要什么工种、需要多少等掌握不够,难以对农民务工进行组织和引导。还缺乏劳务输出前的用工考察和输入后的跟踪服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