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痴迷保健品的长辈,年轻人该咋办?这成为八成读者和网友都关心的问题。
年轻人的三招:先学、后教、耐心劝。
年轻人说服老人要讲技巧
“老人购买保健品,希望身体健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作为子女一定不能‘硬碰硬’地阻止或反对。”年轻人劝解老人一定要有耐心,要讲究技巧。如果老人觉得身体不好,可以陪他们一起去医院做体检。否则,强行阻止有可能给老人造成心理波动和伤害,反而不利老人身心健康。
“有病看病,需要通过保健食品来调节的,尽可能在医生的建议下,到商场、超市等正规渠道购买。另外应该缺什么补什么,不能乱买。更不要盲目参加以销售为目的的健康讲座、免费体检等活动。”儿女要化被动为主动,关心老人,可以通过一些典型案例或身边的人和事来旁敲侧击,从而达到说服老人的目的。
学会教老人买适合的保健品
“其实保健品本身并没有错,错在一些经销商营销方式的不恰当。”贾慰祖认为,对中医来说,食补本身就很重要。人体所需某种要素缺失,是可以通过食补方式来补充的。因此,保健食品在补充微量元素,增强人体机能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如果老人坚持要去那些以销售为目的的健康讲座,想买他们的保健品,子女要告知老人看清保健品的功效,再有针对性地教他们购买。”王方文说,子女看到老年人痴迷保健品,首先应该通过学习掌握保健品鉴别知识,并把鉴别之法告诉老人,让他们购买适合的保健品。
耐心劝老人不要一次性买很多
如果老人非常认可一种保健品,可以劝他先买上一两瓶用用,看看功效如何。“千万不要一下子买很多。如果真的有用,再继续买。”他提醒说。
另外,子女一定要告诉老人,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一些具有降压、降脂、降糖功能的保健食品只有降低疾病风险的辅助保健作用,患者绝不能当作代替药品使用,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在人的一生中,任何大的变化都需要人不断去适应,在年轻的时候,面临着诸如升学、离家、工作等变化,人都有足够的动力和能量去适应,因为这些适应带给人的是“获得”。但但进入中老年以后,对于空巢、退休等变化,人失去了足够的动力和能量,因为这些变化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意味着“失去”。与其适应失去的痛苦和失落,倒不如沉溺于这种痛苦和失落中,这样倒可以不断去换年曾经美好的时光,老年人的这种怀旧和沉溺,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加深。作为子女,在工作之余,倘若能更多地给予父母亲以耐心的陪伴,可以将父母亲从怀旧和沉溺中拉回到现实生活,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温暖,认识到虽然失去了很多,但却也获得了另外的东西,帮助他们更真实地“活在当下”!
到了老年这个阶段,对于保健品的需求是存在的,一般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会较多关注身体健康状况。那作为子女的你,有没有刻意关注过父母亲的身体,关心父母的健康和疾病的治疗情况。如果你在这方面疏忽了,父母一定会找其他渠道会关注养生和保健的知识。销售陷阱更多的针对的群体是孤寡老人,独居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和经济条件较好的是重点销售对象。我的建议是,作为子女可以每年定期陪父母去体检,明确知晓父母的身体情况,相信正规医院的医嘱,这样就不会随意听信销售人员的说辞;尽量多陪父母亲,做他们喜欢的事情,鼓励父母亲多参加有益的活动,跳广场舞,老年大学等充实生活。
首先要让老人对保健品有准确的认识,子女一定要告诉老人,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一些具有降压、降脂、降糖功能的保健食品只有降低疾病风险的辅助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