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中国的小说,只有到了鲁迅那里,才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这个更广大的题材领域,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陈士成、祥林嫂、爱姑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啊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在《孔乙己》里,有恶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顾客;在《阿Q正传》中,别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这是一个多么冷酷无情的世界!这是怎样一种扭曲的人生!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但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挺起腰杆来做人,争取自己幸福的未来。 除了社会底层的人物形象之外,鲁迅还塑造了一些刚刚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这些知识分子有进步的要求,有改善社会的良好愿望,有对人、对己的真诚的感情,真诚的爱,但当时的社会却不能容忍他们。“狂人”诅咒人吃人的现象,希望人人都能成为“不吃人的人”,成为“真的人”,周围的人就把他当成疯子,必欲除之而后快(《狂人日记》);夏瑜为社会而牺牲,茶客们说他“疯了”,华老栓则用他的血来治自己儿子的病(《药》);魏连殳关心中国社会,社会却来迫害他,到他不再关心中国社会时,周围的人却来巴结他(《孤独者》)。《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伤逝》中的子君和涓生,都曾为社会,为自己,追求过,奋斗过,但在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经历的都是悲剧的命运。鲁迅同情这些知识分子,就是同情中国社会,关心中华民族的命运,因为在当时的社会,只有这些知识分子还在为社会的进步而挣扎、奋斗。 鲁迅对社会上的两类人是抱着深恶痛绝的态度的,那就是那些权势者和伪君子。《孔乙己》中的丁举人、《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长明灯》中的郭老娃、《离婚》中的七大人等等,都是这样一些权势者的形象。他们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有权有势,但对他人的命运却没有真诚的关心,对社会的进步没有丝毫的热情,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自私、虚伪、冷酷,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改善。《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则是一些假道学、伪君子,他们口口声声说是关心社会的道德,实际上他们自己都是毫无道德心的人。 鲁迅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的内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画带来的。这需要高超的艺术功力。读鲁迅的小说,时时有一种“发现的喜悦”。画面是普通的画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我们却在这么普通的画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随时都能注意到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特征,觉察到我们平时觉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正是由于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使鲁迅小说的艺术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征。在青年时期,我们涉世不深,对人生还没有更多的亲身体验,鲁迅小说是作为一个整体进入我们的感觉世界的,但在我们感觉到的人物和画面中到底潜藏着多么丰富的内涵,我们还不可能尽数感觉到,随着我们社会经验的增加和人生体验的深化,这些人物和画面的内涵就会不断从中生发出来。为了揭示不同生活画面和不同人物命运的不同的意义,鲁迅的小说结构是多变的,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样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狂人日记》与《阿Q正传》不同,《孔乙己》与《白光》不同,《故乡》与《祝福》不同,《孤独者》与《伤逝》不同。不仅结构样式不同,音调节奏也不同。《孔乙己》是那么的单纯而又冷峻,《伤逝》则那么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鲁迅的小说是小说,也是诗,意境幽深,外冷内热,其运用民族语言的功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早在广州的时候,即有“革命文学”之说,还有过什么“革命文学社”之类。文学与革命的关系到底如何?鲁迅曾在黄埔军校做过一回讲演,题目就叫《革命时代的文学》,分三个阶段考察:一、大革命之前,所有叫苦鸣不平的文学不是革命文学,倒是压迫者乐意看到的,因为等于喊冤;怒吼的文学,复仇的文学也不算革命文学。二、大革命时代没有革命文学,连文学也没有,因为文学总是需要余裕的。三、大革命成功之后,有两种文学:对新制度的讴歌和对旧制度的挽歌。但中国是没有的,因为中国的革命没有成功,不过是“奉旨革
命”,整个社会没有改变。即使有歌颂革命的文学,也不能算作“革命文学”。可见鲁迅对“革命文学”这个名词,基本上是抱虚无的态度的。这固然与他对中国革命的看法有关,也与他的文学观念有关;他认为,文学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自然产物,不是任何宣言可改变的。清党以后,革命已从对于强暴者的革命转变为对于失败者的革命,那么,所谓的“革命文学”是什么东西呢?鲁迅作《革命文学》一文,指出:“世间往往误以两种文学为革命文学:一是在一方的指挥刀的掩护之下,斥骂他的敌手的;一是纸面上写着许多‘打打’,‘杀杀’,或‘血血’的”。显然,这是御用的“革命文学家”的最痛快而安全的制作。当此革命遭到挫败时而忽然旺盛起来的创造社派的“革命文学”,虽然没有绕着指挥刀的刀尖旋转,但也同样采取激昂的、凶恶的、充满恐怖感的宣传姿态。这样的“革命文学”,鲁迅指出,“许多许多并不是滋养品,是新装瓶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甚至指为含有砒霜的食物,同“故作激烈的所谓‘唯物史观’的批评”一样,对于真正的革命反倒是有害的。
在与创造社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中,鲁迅始终保持低调。他不赞成把革命从文学分开,凌驾于文学之上,而是把革命,所有观念性的东西统一到文学那里。文学必须首先成为艺术,具有文学性,然后才是其他。他认为,所谓的“革命文学”是反文学的,在文学问题上,显示了作为一个专门家的出色的专业眼光。这次论争,在许多问题上,如文学的性质,文学与时代,文学与意识,文学与生活等等,重新回到五四时期的“人的文学”的主题,而有了新的开拓。其中,文学精神仍然是最重要的。通过论争,双方都把各自的观念系统化了,从而构成中国现代文学中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两大传统的对抗的开端。
从发生的意义上说,文学是作家心中自然流露出来的,并且以流露本身为满足。因此,一切对于文学的“服务”和“宣传”之类的要求,都是强制性的,违背文学自身的性质的。鲁迅在《文艺与革命》中有一个很著名的比喻的说法:“但我以为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这正如一切花皆有色(我将白也算作色),而凡颜色未必都是花一样。革命之所以于口号,标语,布告,电报,教科书……之外,要用文艺者,就因为它是文艺。”文艺作品应当是一个美学的自足的世界,宣传只是通过审美而显现的一种客观效果;如果为了宣传,把外在于作家主体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的东西塞进作品,必将从内部瓦解艺术。在稍后的一篇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中,鲁迅说:“如果是战斗的无产者,只要所写的是可以成为艺术品的东西,那就无论他所描写的是什么事情,所使用的是什么材料,对于现代以及将来一定是有贡献的意义的。为什么呢?因为作者本身便是一个战斗者。”在这里,前提是艺术品,而且只能是艺术品。与此同时,他强调了艺术产生的本然性,也即作家的真诚。真诚是作品的生命。正如他曾在《怎么写》里说的:“幻灭之来,多不在假中见真,而在真中见假。”宣传把艺术品当工具,难免要破坏真诚,因为那不是固有的东西。鲁迅多次说过,他对“宣传品”一类的东西是心存疑虑的,说:“对于先有了‘宣传’两个大字的题目,然后发出议论来的文艺作品,却总是有些格格不入,那不能直吞下去的模样,就和雒诵教训文学的时候相同。”但也表示说,“发抒自己的意见,结果弄成带些宣传气味了的伊孛生等辈的作品,我看了倒并不发烦。”理由就是易卜生等人的宣传样的作品,首先是“发抒”自己的;至于“宣传气味”,只是因为有了自己的意见之后给“弄”出来的罢了。
在稍后给《自选集》做序的时候,鲁迅曾戏说自己五四时期的作品是“遵命文学”,“革命文学”,因为当时所取的步调和文学革命的前驱者是一致的;其中也不无一点“宣传”的动机,即“喊几声助助威”,但是重要的,遵命不是“服务”,而是来自“对于热情者们的同感”。所以,在他进一步解释“遵命文学”的时候,会强调说,“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遵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
歌颂光明和暴露黑暗问题。在新文学的发轫期,文学没有禁区。为艺术而艺术,为人生而艺术;讴歌自然,崇拜自我,礼赞神圣劳工;破坏偶像,打倒权威,诅咒万恶社会,都无不可。自然也有一些如鲁迅说的那类“含泪的批评家”,在个性解放的潮流面前拼命维护旧礼教,但是,这只是道德的约法而已,对于文学仍然没有约束,把社会生活和想像世界划分为不同的管辖区,并且具体规定了作家的立场,态度和方法,对于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来说,大约就从这个时期开始。凡文学,一定要歌颂光明,如果现实中没有光明,就制造光明,因为未来是代表光明的。这样,文学的真实没有了,自由没有了。一切都落入了一个预设的框架。苏联的无产阶级文化派最早制造了这样的框架,中国的革命文学家把它全盘接受过来了。
而鲁迅恰恰把黑暗看成是实有的。光明是什么呢?如同希望一样,那是未来的,隐匿的,不可知的。那是绝望的虚妄,是一种可能性。但是,他认为不能把可能描写为实有,相反要揭示这光明的虚妄;所谓光明或者希望,只是形成于反抗的过程中。文学家的反抗,正在于暴露黑暗。革命文学家与此相反,他们的所谓“斗争”,却是对暴露和反抗的否定。在论争中,鲁迅对创造社的批评,主要在于创造社不敢正视现实中的“暴力和黑暗”,即他说的“超时代”;至于“挂招牌”,“吹嘘同伙”之类,还在其次。他指出,“革命文学家不敢正视社会现象,变成婆婆妈妈,欢迎喜鹊,憎恶枭鸣,只拣一点吉祥之兆来陶醉自己,于是就算超出了时代。”他多次使用“超时代”一词,概括革命文学家的要害问题,指出:“超时代其实就是逃避,倘自己没有正视现实的勇气,又要挂革命的招牌,便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要走入那一条路的。身在现世,怎么离去?这是和说自己用手提着耳朵,就可以离开地球一样地欺人。社会停滞着,文艺决不能独自飞跃,若在这停滞着的社会里居然滋长了,那倒是为这社会所容,已经离开革命,其结果,不过多卖几本刊物,或在大商店的刊物上挣得揭载稿子的机会罢了。”他后来说创造社是“才子+流氓”,这“才子”就指的是“大团圆”迷幻,“畏惧黑暗,掩藏黑暗”。其实,“革命文学”只是一个“伟大的招牌”,制造的是自欺欺人的“骗局”。在给叶永蓁的小说《小小十年》做的《小引》里,他这样写道:“中国如果还会有文艺,当然先要以这样直说自己所本有的内容的著作,来打退骗局以后的空虚。因为文艺家至少是须有直抒己见的诚心和勇气的,倘不肯吐露本心,就更谈不到什么意识。”真正的文学,第一内容要是“本有”的,第二要是“自己”的;而就作家自己的一面而言,“诚心和勇气”是最基本的;就是说,第一是属于“本心”的,第二才说到“意识”的,无论何等正确的意识,也都不过如此。
鲁迅对当时社会风气和国民性的批判和揭露是一针见血,十分到位的。要读懂鲁迅的文章,人生阅历和对历史背景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一 ,鲁迅开创了描写知识分子和农民这两个现代文学题材,注意了描写了这两个阶层,并着眼于他们精神的病苦和内心的苦痛。
二,鲁迅开创性的贡献是尝试写出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并在思想艺术上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三,鲁迅的写作的独特的小说模式及看与被看的模式和离去---归来---再离去模式。
白话小说
文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