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是“被”的意思,就是说:溪水把人影染绿了。
出自《溪边》,选自《童年的水墨画》,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儿童诗两首》的第二首诗。
《童年的水墨画》这首儿童诗通过“街头”、“溪边”、“江上”三个小标题,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展现了儿童俏皮的生活场景,静、动交织,构成了一幅幅令人向往的纯真童年画面。
《溪边》原文: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扩展资料
《溪边》这首诗中,把“溪水”比作“镜子”,突出溪水平静、清澈的特点,把“溪水”比作“绿玉带”既突出了其平静的特点,又突出了它的绿。“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把垂柳当作了人来写,有了人的情味,使句子更有画面感。“染”进一步表现了溪水“绿”的特点。
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美妙画面:一条小溪边,高大的柳树垂下一条条碧绿的柳枝,平静的水面就像一面硕大的镜子,柳树正对着这面镜子在梳妆打扮。
小溪的水碧绿碧绿的,像一条长长的绿玉带。小伙伴们安静地坐在溪边垂钓,人影倒映在溪水中,被溪水染绿了。一只红蜻蜓飞来,立在钓竿上。
忽然,水面上传来“扑腾”一声响,平静的水面被打破了,原来鱼儿上钩了!一条闪着银光的鱼儿在草地上欢蹦乱跳,小溪边传来一阵阵欢笑声。
这个“给”就是“被”的意思,不是“把”的意思。句子是说人在溪水中的倒影被溪水染上了淡淡的绿色,说明春天的溪水是绿色的。不可理解成人穿着绿衣服把溪水染绿了。游人那么多,都约好了穿绿衣服去春游,这太造作了吧。(我是浙江的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