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1年的早餐和午餐还有晚餐和水果和水~~~~对正常的人来说,这应该是很正常的需要。而血虚和气虚,在中医来看,是身体的气、血方面已经失调,可出现有关的症状。故前后两者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换个说法,仅靠 吃了1年的早餐和午餐还有晚餐和水果和水~~~~,是很难治好 血虚和气虚的。
医云:“虚则补之”。除了食补之外,还需药补,所谓“七分调理三分药”是也。
根据中医理论,贫血属血虚。哪些原因可导致血虚呢?常见的有:①失血过多。外伤失血过多,月经过多,或其他慢性失血证皆可造成血虚证。②脾胃虚弱。脾胃功能不好,长期腹泻、营养不足导致生化不足,久则出现血虚。现如今,减肥成为一种时尚,节食的女孩儿越来越多,每顿饭她们只吃一点儿蔬菜,很少吃肉,虽然像林黛玉一样拂风若柳、飘飘欲仙,保持了好身材,却成了病美人,这就人为地造成了血虚。③思虑劳神太过。大病、久病消耗精气;强力劳作耗伤气血;劳心太过,暗耗阴血,均可导致血虚。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本,女性的月经、怀孕、生产、哺乳,处处考验血气的虚实平衡
气虚,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劳则气耗”),或久病不复,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气的生化不足等所致。
气虚的病理反映可涉及全身各个方面,如气虚则卫外无力,肌表不固,而易汗出;气虚则四肢肌肉失养,周身倦怠乏力;气虚则清阳不升、清窍失养而精神萎顿,头昏耳鸣;气虚则无力以率血行,则脉象虚弱无力或微细;气虚则水液代谢失调,水液不化,输布障碍,可凝痰成饮,甚则水邪泛滥而成水肿;气虚还可导致脏腑功能减退,从而表现一系列脏腑虚弱征象。
怎么分辨气虚还是血虚?李楠老师告诉你,气虚的人感觉特别容易累,血虚的人,脸上无光,皮肤没有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