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邓稼先中引用《吊古战场文》这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

2024-12-14 08:45:1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引用唐代李华的诗先描绘邓稼先工作地点的荒凉,揣测邓稼先在这样的环境中率领部下奋斗牺牲的时候是什么心情;接着指出邓稼先从事这项工作需要物理直觉、数学见地、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关心邓稼先肩负重任、在关键方案上签字时手有没有抖。

接着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层出不穷的问题前,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最后引述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曲,作为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并呼应第一部分,把邓稼先的贡献置于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背景上。 表现了邓稼先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仍刻苦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吊古战场文》是唐代文学家李华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回顾了历史上战争的悲惨场面,描述了古战场荒凉凄惨的景象,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造成的灾难,指出必须推行仁政才能制止战争, 表达了作者渴望和平的善良愿望以及对人民尤其是对战士的无限同情。

全文构思精密, 虚实交错,融情于景,夹叙夹议,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片,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描绘出古战场一幅幅悲凉空旷、惨绝人寰的历史画卷, 惊心动魄,催人肝肺。

扩展资料:

《吊古战场文》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唐代李华有感于唐玄宗后期内政不修、滥事征伐而发,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当年十一月,作者奉诏出使朔方(今宁夏灵武一带)边陲巡按军政,目睹边塞大漠飞沙,风雪河冰和战士苦寒景况,遂触景生情,写下这篇文章。

唐天宝(742—756)年间,由于唐玄宗好大喜功,致使边致使边将轻启边衅,生事邀功,战事频仍,生灵涂炭,军费开支由开元前每年二百万增至一千一百万,“公私劳费,民始痛苦”(《通鉴》)。在西北,天宝八载(749)命哥舒翰强攻吐蕃石堡城,六万多士卒死亡殆尽。

天宝九载(750),高仙芝为邀边功偷袭石国,惨杀老弱,掳其丁壮,掠其金宝,俘杀其国王,导致西北群胡皆叛,引大食来攻,三万人仅剩数千。在北陲,天宝九载(750)至十一载(752),安禄山征契丹,六万人全军覆没。

在南疆,天宝十载(751)至十二载(753),杨国忠先后遣鲜于仲通等征南诏,其死二十万人。对这种劳民伤财的不义战争,李白、杜甫、高适、王昌龄等发出了愤怒的斥责,作者也通过此文发出了反战的呼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吊古战场文

回答2:

引用唐代李华的诗先描绘邓稼先工作地点的荒凉,揣测邓稼先在这样的环境中率领部下奋斗牺牲的时候是什么心情;接着指出邓稼先从事这项工作需要物理直觉、数学见地、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关心邓稼先肩负重任、在关键方案上签字时手有没有抖。接着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层出不穷的问题前,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最后引述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曲,作为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并呼应第一部分,把邓稼先的贡献置于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背景上。
表现了邓稼先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仍刻苦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回答3:

引用唐代李华的诗先描绘邓稼先工作地点的荒凉,揣测邓稼先在这样的环境中率领部下奋斗牺牲的时候是什么心情;接着指出邓稼先从事这项工作需要物理直觉、数学见地、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关心邓稼先肩负重任、在关键方案上签字时手有没有抖。接着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层出不穷的问题前,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最后引述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曲,作为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并呼应第一部分,把邓稼先的贡献置于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背景上。
表现了邓稼先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仍刻苦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回答4:

呵呵,我们周四刚学完《邓稼先》。课文引用此文是为了说明环境的恶劣,突出人物精神。至于那歌引用的是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用来歌颂邓稼先的那种奉献精神,是对他为祖国国防屡建奇功的赞赏,为了说明他为中华民族摆脱任人宰割危机命运的贡献以及真实写照
(*^__^*)
嘻嘻……你在做《作业本》还是《指导丛书》我们做过了

回答5:

描绘邓稼先工作地点的荒凉,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表现了邓稼先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仍刻苦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