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系统复习资料

RT,说废话的不要来,发无用连接的不要来。
2025-01-04 15:05:4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第一单元
一、积累一批词语
1、狼藉 差使 赋闲 蹒跚 颓唐
触目伤怀 祸不单行 琐屑 情郁于中 妥帖
俯拾皆是 唾手可得 立锥之地 背井离乡 懵懵懂懂 寄人篱下 陨落 宿营 骚乱 轻蔑 讪笑
戏弄 呆若木鸡 喋喋不休 文质彬彬 鄙视 顽固不化
2、请说出下面横线的词语的含义
(1)、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这个小孩,十一二岁光景。(2)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送我去。李平踌躇满志,热情高涨。
参考答案(1)境况,表示估计(2)犹豫,拿不定主意。得意的样子
3、请说出下面加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1)原来山下模模糊糊地显出一座城,到处亮着电灯,好像星星。
(2)班长的脸颊抽动着,月牙形的刀伤也像活了似的动起来,嘴里骂道:“龟儿子!咱们闯到什么地方了!”

二、知道一点常识:朱自清杨季羡林
三、学习妙想构思
1、《背影》《永久的悔》都是开篇点题、中间回忆、篇末呼应开头
2、《铁骑兵》悬念的设置
3、《苏珊•安东尼》点面结合、插叙的表达作用
四、积累优美语句,可以是比喻、排比、拟人等句子也可以是动词或形容词用得好的句子。
五、重温语段
1、_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_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把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那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这两段文字分别加上小标题。
2、选段三处写“背影”,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不同,试简述。
第一处:表现了父亲
第二处:表现了儿子
第三处:表现了儿子
3、父亲买橘时,为什么穿过铁道很费事?

4、“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中的混改为“进”或“插”字好吗?为什么?

5、文中两次写到流泪,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第1段主要用等手法来刻画父亲的形象。

7、请用横线划出文中重点刻划父亲背影的句子。
8、读了本文,你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什么感悟?

参考答案:1、浦口送别2、第一处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之情,第二处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依恋之情,第三处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3、因为父亲是个胖子,而且“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4、不能,因为“混”表明来来往往的人多,同时表明父亲在人群中非常普通。 5、第一次是感动的泪,第二次是伤心之泪6、肖像,动作8、可以从尊老爱幼、亲情等来感悟。
(二)“我上面讲的全是吃的东西。……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我整天吃红的”
1、“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这句话表达了“母亲”怎样的感情?“母亲”真的不愿意放他走吗?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看法。

2、从选文的第二段中找出说明作者思想历程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永久的悔”是什么?

3、古今中外怀念母亲、赞美母亲的文章数不胜数,请你写出几篇文章篇名、作者以及其中的几句话来。 参考答案:1、会。因为在他看来,未能尽孝是自己一生“永久的悔”,所以作者肝放弃求学而为母尽孝的。不会。这只是作者在母亲去世后的想法,实际上,他仍然要求学,可能会多回几次家看看母亲。 母亲可能会同意他一直待在自己身边,能时时看到儿子;也可能不同意,她要儿子读书,有了出息,改变贫困的生活。(对儿子深深的牵挂和思念。既希望孩子到远方去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但又牵挂孩子,希望他留在自己身边。2、“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逐渐理解了”“暗暗下了决心,立下了誓言: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母亲。”觉得对不起母亲,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母亲死后,永远失去了尽孝的机会。3、如高尔基的《母亲》、孟郊的《游子吟》
一 《背影》选段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着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臂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阅读上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9分)
1.文中详写“父亲”买橘往返过程的作用是
。(2分)
2.“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句中的“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3.文中“我”的两次流泪有什么不同?试作简要分析。(2分)

4.“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面没人。’”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从“回头”中感受到了什么?(3分)

(选自2002年江苏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 《<背影>选段》答案
1.要点:更突出你爱。(2分) 2.不可以删去。理由要点:没有“再”,不能传达出“我”一直目送父亲,对父亲眷恋不舍的感情。(意思对即可给分2分) 3.要点:(1)第一次流泪,是因看见老父艰难买橘后,内心不忍,感动的泪;(2)第二次流泪,是看见父亲从自己视野中消失后留恋、伤别的泪。(意思对即可给分,2分) 4.要点:(1)从“回头”这一细节中感受到了深挚的爱。(2)天下父母对子女的关心爱护总是无微不至的。〔答出第(1)点得1分;答出第(2)点,视表达情况得1-2分,计3分〕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一、掌握一批字词
鸿毛 精兵简政 死得其所 授予 儒家 彷徨
格物致知 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一帆风顺 煎熬 一隅 诺言 给予 兑现 侈谈 崛起 磐石 骇人听闻 义愤填膺 飓风 心急如焚 蜕变
赎罪 真谛 匿迹 祈祷 不言而喻 心扉 创伤 居高临下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 致知:获得理性知识。 修身:指陶冶身心,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帮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推广延伸到全国各地,流传千秋万代。 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和现象的科学。它包括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 人文科学:即社会科学,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它包括政治经济学、法律学、文艺学等。 “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也是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之一。“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
二、掌握一点文体知识
1、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 论据 论证
2、 论据: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3、论证:
(1)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运用典型事例说明论点,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举自己在大学念书的事例来说明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道理。
道理论证:引用经典或名言、谚语等证明论点,如《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引用司马迁的话来论述为人民利益而死是重于泰山的道理。
比喻论证:借助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论点,《我有一个梦想》中就大量的运用了比喻论证来说明道理,使得论述的道理形象、具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对比论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先论述了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后,作者从反面论述中国古代并没有真正地了解和做到格物致知的精神。
(2)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三、理解课文内容
(一)《为人民服务》全文紧紧围绕着“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进行议论。先指出共产党、八路军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是议论文的“为什么”;随后,用司马迁的话说明为人民服务的意义。说为人民服务重于泰山。这是议论文的“为什么”;最后,又从两个方面指出怎样为人民服务。这是议论文的“怎么做”。全文从提出论点,到分析论点,解决论点,一气呵成。[从纪念张思德的角度,形成了悼念张思德——为什么要悼念他——怎样去悼念他]
(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全文围绕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中心论点,按“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的顺序展开议论,条理清楚,具有极强的逻辑性。
四、重温阅读语段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各题。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
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
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
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
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
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
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
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选文论述的中心是( )
A、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B、我们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C、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D、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是不可少的。
2、“学术权威”上加的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否定 D、表示突出强调
3、填空
本文的作者______,是________籍______裔物理学家,_______奖获得者。
参考答案 1、D 解析:选文第一句话点明了论述的重点,但C项范围偏大,D项概括更为准确。 2、D 解析:注意在这里对“学术权威”并没有否定的意思,引号起着强调的作用。 3、丁肇中 美 华 诺贝尔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小结
一、知道掌握古代的名作家作品,让学生按照作品、作者、作者的朝代、对作家的评价、作品的出处、名言名句等罗列表格。
二、文言文知识积累
(一)、一词多义
1、 孰:吾孰与徐公美 孰视之
2、胡:以备胡 胡不已乎
3、朝:皆朝于齐 朝服衣冠
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 谤讥于市朝
4、命:夫子何命焉为 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5、见:胡不见我于王 于是见公输盘 见公输盘 子墨子见王
6、将: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将以攻宋
7、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夫子何命焉为
天子为动 此为何若人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8、以:将以攻宋 睿以为军咨祭酒
9、固:其将固可袭而虏 吾义固不杀人
10、于:起于齐 今有人于此
11、之:已而之细柳军 称善者久之 介胄之士不
12、军:军霸上 上自劳军 军中不得驱驰
13、使: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14、美:齐国之美丽者也 吾妻之美我者
15、说:请说之 公输盘不悦
16、方:今齐地方千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17、期:期年 期日中
18、上: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
19、善:王曰:“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
20、入:匈奴大入边 直驰入
21、说:请说之 公输盘不说 及郡下,说如此 《爱莲说》
22、已:胡不已乎 吾既已言之王矣
参考答案1、谁、仔细2、匈奴、为什么3、朝见、早晨、朝廷、公共场所4、指教、命令5、引见、召见、会见、拜见6、大将、统领或率领、将要7、替、与焉合用表示疑问语气、被、是、替、制造8、用、派9、本来10、从、在11、到、往,协调音节,的12、驻守、军队、军营13、派遣使臣14、漂亮、认为……美丽15、解释、高兴16、方圆、地方(方位,方向)17、数词,满一周;约定18、上等,最好的;写。19、表示同意的词,好;擅长20、侵犯、进入21、解释、说明,通悦、高兴,陈述,一种说明文体22、停止,已经
(二)、古今义
1、地方 古: 今: 虽然 古: 今:
2、形貌 古: 今:
3、左右 古: 今:
4、讽 古: 今:
5、窥 古: 今:
6、谤讥 古: 今:
7、先驱 古: 今:
8、传言 古: 今:
9、无何 古: 今:
10、博士 古: 今:
参考答案:1、古:土地方圆,今:某一区域或空间的某一部分2、古今3、古:侍从,今:左右两个方面,支配操纵等4、古:委婉劝说,今:讽刺5、古:照,今:从小空或缝隙中偷看6古:公开指出,今:诽谤7、古:先行的卫队,今:先驱者8、古:传达命令,今:辗转流传的话,9、古:不久,今:没有什么10、古:古代研究经学的最高官职的名称,今:最高学位的名称11、古:今:
(三)词类活用
美 形容词意动用法,意义是“认为……美丽”;如:吾妻之美我者
闻 动词使动用法,意义是“使……听到”;如:闻寡人之耳者
服 名词用作动词,意义是“穿戴”;如:朝服衣冠
锐 形容词使动用法,意义是“使……锋利”;如:锐兵刃
少、众 形容词用作名词,意义是“少数人”“多数人”
(四)通假字:1)军士吏被甲 通 ,意思是 。
2)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通 ,意思是 。
3)可得而犯邪 通 ,意思是 。
4)公输盘不说 通 ,意思是 。
5)子墨子九距之 通 ,意思是 。
6)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通 ,意思是 。
7)公输盘诎 通 ,意思是 。
参考答案1、被通披,穿2、式通轼,车前的横木3、邪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啊”4、说通悦,高兴5、距通拒,抗拒6、圉通御,抵挡7、诎通屈,折服8、
(五)翻译下列句式
吾与徐公孰美宋?
何罪之有?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可得而犯邪?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非复吴下阿蒙!
天子为动
(六)、典故或现在还在用的词语
门庭若市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闻鸡起舞
涉猎
自相鱼肉
望风响应
二、名句填空
1、《采薇》一诗中直抒胸臆,表现守卫士兵痛定思痛时无限悲伤的句子是
2、《十五从军征》中写出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时家乡凄凉破败景象的句子是
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从军之久,揭露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是
3、《送别》一诗中反衬出征人归期难料的诗句是

4、《清平乐 村居》一词中表现无限童趣的句子的是
描绘出江南的田园风光的是
5、《朝天子 咏喇叭》一曲中比喻民穷财尽、家破人亡的句子是

三、阅读语段
(一)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1)锐兵刃( )(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3)天子为动( )(4)改容式车( )
(5)已而之细柳军 (6)不闻闻天子之诏 (7)介胄之士不
(8)称善者久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3、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

1.给加点字注音(1分)
①军士吏被甲( ) ②彀弓弩(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六题任选四题;4分)
①已而之细柳军 之:
②天子且至 且:
③军中闻将军令 闻:
④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
⑤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居无何:
⑥使人称谢。谢:
3.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每题2分,4分)
①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②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4.文中划线句子写霸上及棘门军有什么作用?(2分)
答:

5.本段表现了周亚夫怎样的性格特点?请作简要说明。(3分)
答:

6.从描写角度看,本段刻画周亚夫的形象以 描写为主。请写出正面描写的句子。(3分)
答:

7.我们现在强调要张扬个性,但文中周亚夫的“军士”却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强调了共性,似乎束缚了个性的发展,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答:

参考答案:1.pī gòu
2.①到 ②将 ③听从 ④派 ⑤不久、过一会儿
⑥告知
3.略
4.对比,突出周亚夫治军严谨有方:
5.严谨、恪守职责、刚正不阿等
6.侧面 正面描写: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7.不矛盾,张扬个性指的是个体,培养的是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周亚夫的部队是一个集体,集体就需要有纪律来约束,否则将一事无成,此处再张扬个性就会严重影响部队的战斗力,所以个性指个体,共性指集体,二者角度不一样,不存在矛盾。
公 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1.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
A.说:公输盘不说 秦王不说
B.有:北方有侮臣者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C.足: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东坡现右足
D.子:愿借子杀之 天子之怒
2.选出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 )
A.以:将以攻宋 以牒为城
B.之:宋何罪之有 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C.于:有余于地 不足于民
D.而:宋无罪而攻之 知而不争
3.解释下面加的词语。
①吾义固不杀人( ) ②不可谓仁( )
③不可谓智 ( ) ④知而不争( )
4.翻译了面的句子。
①宋何罪之有?

5.这几段文字最主要的描写方式是:

6.概括这几段文字的大意。

参考答案1.A 2.B 3.①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 ②对人亲善、友爱 ③称为 ④劝阻、劝谏 4.①宋国有什么罪 ②坚持道义不杀少数人却去杀害众多的人,不能称为明白事理 5.对话描写 6.墨子巧言说服公输盘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写出其本字并释义。
①公输盘不说。
通假字:( ) 本字( ) 释义( )
②子墨子九距之。
通假字:( ) 本字( ) 释义( )
③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通假字:( ) 本字( ) 释义( )
④公输盘诎,而曰:……
通假字:( ) 本字( ) 释义(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①吾义固不杀人。( )
②然,胡不已乎?( )
③胡不见我于王?( )
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
⑤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
⑥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杀臣,不能绝也。
②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③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参考答案1、①说 悦 高兴 ②距 拒 抗拒 ③圉 御 防御 ④诎 屈 折服
2、①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 ②为什么 停止 ③引见 ④粗布衣服 ⑤破 车 ⑥木片
3、①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的守御者)
②楚国土地有余而人民不足。(发动战争)杀死不足的人民而争夺多余的土地,不能说是智。
③先生墨子知识了这件事,从鲁国动身。

19、C(3分)
20、①迟、晚 ②怎么 ③再次、重新 ④ 等到、到(共4分,每个1分)
21、(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6分,每处3分,大意相近即可)
22、年纪大;事务多。(2分,每处各1分,意思正确即可)
23、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3分,语意明确、句子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即可)
(二)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时时而间进(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皆以美于徐公( )
2、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今齐地方千里B、能面刺人之过者C、王之蔽甚矣D、能谤讥于市朝
3、翻译下列语句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4、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
5、邹忌是用什么方式来规劝齐王纳谏?可见他具有怎样的性格?

6、齐王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纳谏的?取得怎样的效果?

(三)邹忌修八尺有余,而
四、自行归纳出各篇文章的作者及对他的评价和主要的作品等。
(二)细柳营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

回答2:

一,基础练习题
1.加粗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谪守zhé 霪雨 yín 朝晖夕阴 huī
B.皓月 hào 霏霏fēi 岸芷汀兰 zhǐtīng
C.骚人 sāo 潜形qiǎn 薄暮冥冥 mǐng
D.怒号 háo 舟楫 jí 心旷神怡 yí
2.解释下面句中的多义词.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 )
C.而或长烟一空 ( )
忽至半空凝结为一 ( )
D.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 )
此乐何极 ( )
3.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4.下列句子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 )
A.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文:(这时迁客骚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而十分悲伤.
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文:依我看来,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不因外物(好坏)而高兴,不因自己(得失)而悲伤.
D.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这是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5.将下列各句填入原文空白处.
原文:若夫霪雨霏霏,________,阴风怒号,浊浪排空;________,山岳潜形,商旅不行,________;薄暮冥冥,________.
① 虎啸猿啼 ② 樯倾楫摧 ③ 连月不开 ④ 日星隐耀
参考答案:
1.C
2.A.取胜 好,美 B.散尽 放晴 C.全 表数量 D.到 穷尽
3.B
4.C
5.③④②①
二,阅读测试题.
阅读《岳阳楼记》,完成下面练习.
1. 概括一,二两段的段意.
2赞美滕子京政绩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表明作者写作缘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前人之述"指的是___________,从空间上写洞庭湖胜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_,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气象万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 分别默写描写"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和表达范仲淹忧乐观的句子.
参考答案:
1.第一段: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盛况,作"记"缘由.
第二段:总写岳阳楼的大观及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2.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属予作文以记之,唐贤今人诗赋,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习题精选
一、基础练习题

1.加粗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谪守zhé 霪雨 yín 朝晖夕阴 huī

B.皓月 hào 霏霏fēi 岸芷汀兰 zhǐtīng

C.骚人 sāo 潜形qiǎn 薄暮冥冥 mǐng

D.怒号 háo 舟楫 jí 心旷神怡 yí

2.解释下面句中的多义词。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 )

C.而或长烟一空 ( )

忽至半空凝结为一 ( )

D.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 )

此乐何极 ( )

3.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4.下列句子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 )

A.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文:(这时迁客骚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而十分悲伤。

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文:依我看来,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不因外物(好坏)而高兴,不因自己(得失)而悲伤。

D.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这是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5.将下列各句填入原文空白处。

原文:若夫霪雨霏霏,________,阴风怒号,浊浪排空;________,山岳潜形,商旅不行,________;薄暮冥冥,________。

① 虎啸猿啼 ② 樯倾楫摧 ③ 连月不开 ④ 日星隐耀

参考答案:

1.C

2.A.取胜 好,美 B.散尽 放晴 C.全 表数量 D.到 穷尽

3.B

4.C

5.③④②①

二、阅读测试题。

阅读《岳阳楼记》,完成下面练习。

1. 概括一、二两段的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