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白兆山的作文周记?

2025-02-23 22:20:0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诗仙李白曾在安陆隐居十年,也留迹白兆山,白兆山沾了诗人的仙气,也变得出名了。李白在白兆山写下了很多诗篇,最著名的要数《山中问答》了,诗人吟道:“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那意境令人神往。很多本地的、外地的游客都来此观光。我以前没有去过白兆山,每每听别人说白兆山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心中十分羡慕。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循着古人的足迹,探访白兆山。
  登白兆山
  天灰蒙蒙的,好像要下雨,不一会儿,我们的车子就停到了白兆山山脚下,我和父母一起开始攀登白兆山。走了不一会儿,我的脚便疼了起来。我们坐在台阶上休息,我一边休息,一边揉脚,好让它们在以后的路程上更有精神。这登山就如同登青云梯呀!一层层台阶直通天上,后面的人看到的是前面的人的脚跟。不是两边有护栏,我还真有点害怕。
  快到山顶,我们又停下来休息,我也趁机欣赏一下美景,啊,真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远处的山都变成了“矮子”,渐渐消失在蒙蒙的烟雾中,与天际融为一体。山下,涢水如带,道路似弦,低矮的村庄点缀在绿茵中。这时,天气变得晴朗了,艳阳高照,一派春和景明的样子。近处的山被树林覆盖,只觉得层峦叠翠。树木密密匝匝、郁郁葱葱,像给山涂了一层绿。阳光肆意地泻下,在这绿色上镀了一层金,这树木绿得让人陶醉。到了山顶上,一棵大银杏树跳入我的眼帘,它的周围用护栏围着,前面立着一个石碑,上面刻着:千年银杏。树干有些地方已经烂掉了,看上去十分沧桑。树很粗,要五、六个人才能合抱起来。老树周围还种着一些小银杏树,正调皮地生长着,给这千年古树增添了无限生机,像一群天真的孩子听老树爷爷讲过去的故事。
  拜祖师殿
  山顶上有一座很大的庙宇,名曰:祖师殿。从前,这里是一座小小的庙,住着一位得道高僧。传说李白经常上山与他参解佛经、谈经论道。后来,经过几次修建,就成了现在的规模,变成了人们祭拜神灵的场所。一进殿门,只见大殿中央立着一个巨大的佛像。几个和尚坐在佛像旁边,敲着木鱼,口中念念有词。殿内烟雾缭绕,人们排着队求神拜佛,香火十分旺盛。
  我看别人拜得那么虔诚,心中不免有些好奇,也想祭拜一把。我跟在祭拜人们的后面,不一会儿就轮到了我,我上了香,就去叩了三个头。祭拜完毕,我什么感觉都没有。我就想不通人们为什么要信奉神灵,那神灵究竟赐予了他们多少福祉呢?
  攀桃花洞
  我们走到桃花洞前,这洞上、洞下都是悬崖,陡峭极了,也怕人极了,要想爬进洞里十分困难。我站在洞口,仔细地观察着别人攀爬的方法,不敢轻举妄动。我发现要想进洞,手必须紧紧抠住石头的缝隙,脚也要准确地蹬在相应的石缝中,手脚相互配合,均匀用力才能爬入洞中。有人在攀爬,有人在观看,好多人看后不敢上去,调头向来时的路回去了。
  我看了许久终于掌握了攀爬的方法,便自己尝试上去。第一次,我在中途又退回了,因为我害怕掉下去了。我再一次鼓足勇气爬上去,使劲全身力气往上爬,手死死地抓着上面突起的岩石,脚用力地蹬住下面的石缝,像蜘蛛侠一样,攀爬在陡峭的岩石上。我咬紧牙关,使尽浑身力气,努力攀登,终于爬完了全程。爬出洞口,我的双腿还在颤抖。很多大人们看见我从出口出来,对我竖起大拇指,我感到无比自豪。
  观白云泉
  我们下山时遇到了白云泉,这泉十分清澈,一年四季泉水汩汩外流。以前上山的农民总在这里小憩饮泉,以解乏除困。我本准备去品白云泉的,只可惜游人太多,把这泉给污染了,我只能望泉心叹了。想当年,唐朝李白曾饮如此,清朝太守曾品泉如此。我真想如古人一样,在泉边细细凝思,可惜人太多,屡屡打断我的思绪,只得跟着游览的人群一起下山了。
  游完白兆山,我感慨万千,想抒发一下感受,却没有生花的妙笔,只记下这些文字以食好友。

回答2:

四月的鄂北,杂花生树,莺飞草长。我踏着当年李白的足迹,来到安陆白兆山。

白兆山,又名碧山,一个美丽而动听的名字。据说,当年李白出蜀,仗剑出游,来到安州(今湖北省安陆市)白兆山,见这里峰回路转,山峦叠翠,鸟语花香,风光秀美,顿有所悟,感慨道:“山名曰白兆,始知李白来”。于是,就在山上住了下来,一住就是10年。在这里,李白度过了他一生中难以忘怀的宁静闲适的日子。在这里,流传着许多有关李白的美妙动人传说。

汽车在白兆山主峰山腰停下。我们沿着山民铺就的石阶一步一步地向主峰攀登。山不高,石阶也比较平缓。石阶旁,一条石沟依傍从上而下,流水潺潺。溪边,青竹绿树,草曳花摇。山风,不时从林中、从沟谷吹来,送来阵阵清香。走在这山野石道上,我们不禁有点飘飘然。这是李白当年走过的路吗?据说,当年李白在白兆山住下后,每天都要在雄鸡报晓之时,身披龙泉宝剑,登上白兆山巅,极目观东方日出,舞剑揽灿烂朝霞。想那时,还没有这石路吧!李仙,你是仗剑披荆,徒步攀登,还是乘云驾雾,直上巅顶?

这样想着,不经意间己上几百台阶,来到山脊—一处开阔的平台。平台上,李白的塑像高高的立着。他神情洒脱,俊秀飘逸,头向高天,把剑临风,放歌纵吟。“涢水浓如酒,碧山峭似诗”“问君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是啊,登上李白这舞剑吟颂之所,我才终于明白一代诗仙留连于此为何。看西边,青山逶迤,披绿耸翠;往南边,峭壁千仞,一条弯曲的石阶连向“南天门”。“天门”旁边,祖师殿梳椽碧瓦,熠熠生辉。正前方,两条山脉坡次而下,划出一道绿色的空谷。当地人把他叫做龙脉。脉腰,纤陌纵横,柳绿花黄。脉底,水库如玉,碧绿夺目。两条黄色的土路从山脉弯下,绕过水库—龙的眼珠,交合在一起,笔直地伸向远方。 

好客的主人告诉我,公路伸向的远端是一个名叫“烟店”的小镇。“烟店”,一个有着神话般传说的小镇。据说,很早很早以前,玉皇大帝令太白金星李长庚向人间下达一道圣旨,要人们三天吃一餐饭。谁知太白金星接过圣旨后,见天色尚早,就跑到广寒宫里同吴刚一边饮酒一边下起棋来,两人一局棋没下完,酒却喝了一壶又一壶。不知不觉中两人都有些醉了。朦胧醉意中,太白金星的衣袖一不小心拂掉了棋盘上的一枚棋子。这枚棋子从天而降,“轰隆”一声落在了安陆西北三十公里外的地方,变成了一座高千仞的大山。由于棋子落地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砸得地上乱石滚滚,烟尘蒙蒙,于是人们就把那地方叫做“烟店”,那些乱石就变成了大大小小的山峰、山岭。后来,一位云游高僧来到烟店,见那些大小山峦霞光普照,紫气升腾,泛有神灵仙气,知是太白金星所化,便为它取名白兆山。再说,正是棋子落入下界的一声巨响,把太白金星的酒给震醒了一大半,令他突然记起传达圣旨一事,于是似醉似醒、慌慌张张地跑到南天门,向人间发话道:“玉帝有令:天下百姓今后一日只准吃三餐饭,不得有误!”后来,玉皇大帝知道太白金星因为贪杯误传了圣旨,就把他贬到凡间,让他投胎到四川江由一位李姓人家,取名李白。

公元727年,李白来到白兆山,并在这里与高宗时期的己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为夫妻。在这里,他“闻鸡起舞”,吟诗作赋;他拜佛诵经,净化心灵;他“种植白果”,济世救民;他不畏强豪,伸张正义。“白果树”“写经岭”“洗脚池”,传说着李白一个又一个鲜活感人的故事。李白还是一位爱情的“王子”呢!那青青的白花菜,便是李白辛酸的爱的见证。

传说李白来到安州后,他的才华人品名播荆楚。仰慕者中不乏品优貌美的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和才女。府城涢水河畔天灯村,一位姓白的私熟先生,有一个女儿,名叫“白花”,不仅长的如花似玉,婀娜多姿,而且诗歌赋,琴棋书画无不通晓。更难得的是她不贪富贵,不图虚荣,多少富家子弟、官宦少爷带着绫罗绸缎、金银珠宝提亲都被拒之门外。一天,李白在郊游中与白花小姐不期邂逅,两人一见钟情。临别时,两人互送信物,李白送给白小姐一块白玉环佩,白小姐送给李白一块绣着一朵红枝绿叶白花的绫罗手帕,私订终身。

正当李白同白小姐双双憧憬着夫唱妇随,琴瑟合谐的美好未来的时候,当朝皇帝突下昭书要在天下大选妃子。白小姐因为拒绝州官的儿子提亲而蒙遭陷害,这个狗官竟将白花的名字写入送选名单。白小姐自知难逃劫难,就在州府准备“护驾”她到京都长安的头天晚上,纵身跳进了波涛滚滚的涢水河。从外地访友归还的李白得此噩耗,一头扑在白花小姐的坟上哭得昏死过去。

昏然间,白花小姐的声音从天庭传到他的耳边。她说,她现在也位列仙班,成了白花仙女。她说,她始终爱着李白。她要李白不要过度伤悲,如果想念她,可将她送给他的绫罗手帕摊开铺在她坟前的地面上,很快就可以见到地里长出一株株红枝绿叶开黄花的植物来,就如见到她一样。李白醒来后,将白小姐送给他的那块手帕摊开在地上,那手帕转眼间就变成了一块田地,悠悠长出一株株红枝绿叶开白花的植物来。它不是花卉,却清香四溢;它看似蔬菜,却必须切碎腌制而食。我明白了,这白花菜可是凝结着白花姑娘爱的晶泪,只有腌制封酿才能由苦涩变清香啊。

山风把我们从辛酸而浪漫的故事中拉回。抬头前望,“南天门”倚立危岩,一派仙风道骨,俯视着我们。我们的心不禁“咯”的打个寒噤。“天门”下,一条细长弯曲的石阶路,如一条飘带走着“之”字下来,把人间与天堂连接。据说,李白当年就是循着这条路,飘飘悠悠重回天宫的。史书记载,族人阳冰当涂令,白往依之。一个月高风清的夜晚,李白于舍身岩上倾杯豪饮,把盏邀月;岩下,江阔水平,明月如盘,微风吹过,波光粼粼。不知不觉间诗人己醉八分。朦胧间,江底琼宇楼阁,如幻似真,江心一轮圆月,似出水相请。此情此景,诗人怎能不飘飘乎,然然乎,天人合一乎。只见他向着月亮纵情地一跃,“醉魂不制月可捉,捉得便将天外去”(宋人李之仪句)。诗人捉月落水后,尸身从采石逆流而上,溯姑孰溪漂到当涂,葬于当涂青山之阳,而魂魄则向西漫游,在他曾经居住十年的安州白兆山飘然登天。

一个浪漫的诗人,一个浪漫的故事;

一个悲愤的诗人,一个悲伤的故事;

浪漫的悲伤,悲伤的浪漫。

在 “南天门”前,我们止住了脚步。我想,这门,我们还是不进去的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