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杂豆搭配,提升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谷物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比较低,蛋氨酸较高,豆类却富含赖氨酸,蛋氨酸含量低,所以小米与红小豆、绿豆、白芸豆、鹰嘴豆等杂豆类一起做成杂粮饭或者杂粮粥,不仅可以实现食物多样化,还能起到蛋白质优势互补的作用,促进机体利用吸收,从而提升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2、与薯类搭配,预防便秘,更有饱腹感。薯类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在25%左右,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果胶等膳食纤维和水分比较丰富。煮小米粥的时候放一些红薯、紫薯、甘薯、山药等薯类一起烹调,不仅能够增加饱腹感,其中丰富的膳食纤维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小米不仅营养全面丰富,还有养胃的功效。中医认为小米味甘、咸、性凉,入肾、脾、胃经,《本草纲目》就有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的记载。因而对于体弱多病,气血不足,脾胃虚弱的老人十分有益。难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教授姜良铎直言:“小米最养人。”
扩展资料:
小米熬粥一直有“黄金粥”之美称。对于老弱病人和产妇来说,小米是最理想不过的滋补品。由于小米不需精制,它保存了许多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所含有的蛋白质、脂肪、钙等含量都比大米高。一般粮食中不含有的胡萝卜素,小米每100克含量达0.12毫克,维生素B1的含量位居所有粮食之首,等重量的小米中含铁量比大米高一倍,有利于产妇产后滋阴养血。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小米熬粥是黄金粥 小米粥不止养胃那么简单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小米的好搭档有哪些
小米粥和山药、红枣、百合搭配最好。能开肠胃、补虚损、益丹田,可用于气血亏损、体质虚弱、胃纳欠佳者进补,适于产妇乳少、产后虚损而引起的乏力倦怠、饮食不香,可作早餐食用。
主料:
山药适量、小米适量、百合适量。
辅料:
红枣10颗。
1、山药去皮,洗净切块备用。
2、准备好适量的百合。
3、根据吃饭的人数和饭量,准备适量的小米洗净备用。
4、红枣洗净备用,我放的比较多,大家可根据口味自行调整。
5、把洗好切好的山药、红枣、百合放入锅中。
6、洗净的小米也一起放入锅中,盖盖开始熬煮。
7、大火把水烧开,然后改小火,慢慢熬半小时,直至食材软烂粘稠可以食用,小火熬粥时可以放一个锅铲在锅中,小米爱溢出,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溢出。
8、熬好的粥既有山药的软糯,又有红枣的甜香,宝宝很爱喝。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常吃小米粥好处多,小米粥最佳搭配有哪些
可以放一点藕粉跟菠萝末!味道还不错!养生之道!
一、小米粥的功效与作用
小米即粟米,能开肠胃、补虚损、益丹田,可用于气血亏损、体质虚弱、胃纳欠佳者进补,适于产妇乳少、产后虚损而引起的乏力倦怠、饮食不香,可作早餐食用。冬春季小米粥更适于产妇。我国北方许多妇女在生育后,都有用小米加红糖来调养身体的传统。
小米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营养价值较高,每100克小米含蛋白质9.7克、脂肪3.5克,都不低于稻、麦。一般粮食中不含有的胡萝卜素,而小米每100克含量达0.12毫克,维生素B1的含量位居所有粮食之首。小米含糖也很高,每百克含糖72.8克,产热量比大米高许多。另外,小米因富含维生素B1.B2等,还具有防止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疮的功能。
因此,对于老弱病人和产妇来说,小米可以说是最理想不过的滋补品。《本草纲目》说,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而中医亦讲小米“和胃温中”,认为小米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内热者及脾胃虚弱者更适合食用它。有的人胃口不好,吃了小米后能开胃又能养胃,具有健胃消食、防止反胃、呕吐的功效。
在工作压力之下,现代人胃部不适已成通病,每逢吃饭时,没胃口、没食欲成了许多人的口头禅,而帮助消化、增加胃动力的各种药物更是在电视广告中大行其道。其实,有一样健胃食品是最绿色也最没有副作用的,那就是小米。
小米能够解除口臭,减少口中细菌的滋生。小米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可以抗菌和防止女性阴道炎。小米中营养含量丰富,其中色氨酸的含量为谷类的首位,色氨酸有调节睡眠的作用。睡前服用小米粥可使人安然入睡。
二、小米粥的最佳搭配有哪些
小米宜与莜麦同食,二者搭配可增强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取量,有益于肥胖型糖尿病着减肥。
小米宜与大豆同食,小米中的类胡萝卜素可转化成维生素A,与大豆的异黄酮作用,对并发眼病的糖尿病患者有益。
小米宜与燕麦同食,二者同食可增加各类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取量,既有利于减肥,又适合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食用。
小米宜与黄豆同食,小米中的类胡萝卜素可转化成维生素A与黄豆中的异黄酮作用,起到保护眼睛、滋润皮肤的功用。
小米宜与胡萝卜同食,二者都含类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于保护眼睛、滋养皮肤、延缓衰老。
小米宜与桂圆同食,二者同食,再稍加些红糖可补血养颜、安神益智,适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失眠健忘、惊悸等症。
小米宜与香菇同食,二者搭配煮粥,可大益胃气,适合于气虚食少者,有开胃助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