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光照土壤水分如何影响花卉的生长发育

2024-12-21 18:24:2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温度、光照、水分、空气、土壤、营养等6个方面. 每一种花卉对这些条件都有各自独特的要求.。
1、温度温度是影响花卉生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不论其他环境如何适宜,如果没有合适的温度条件,花卉也难以生存. 每种花卉的生长发育都有其最合适的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温度过高或过低,花卉的正常生理活动都会受到影响. 大多数花的生长,以17-28℃为最适宜,低于O-5℃要进行防寒,如果高达35℃以上时,一般花卉都停止了生长,有的进入了休眠期,若气温高达45℃以上,绝大多数花卉都会枯死. 另外,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生长的温度三基点也不相同,同一器官在不同发育阶段对温度需求也不相同. 例如,郁金香花芽形成和花芽的生长适温为20℃,花茎的生长适温为13℃. 水仙花芽初伸长时需30℃,花茎露头时为10℃,花茎伸出时为8℃. 各种花卉对积温要求有所不同,这与它本身的生态习性、生长期长短、昼夜温差大小等密切相关. 例如,月季从现蕾到开花需要积温300-400℃,杜鹃则需要750-800℃,这与原产地的温度情况相仿. 花卉生长发育与孕蕾开花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进行. 如象牙红在20℃的环境中,仅需2个月就形成花芽并开花,而在15℃的环境中3个月才能形成花芽,且未必能开花.
2、光照 花卉的生长发育对光照有两方面的要求,即光照的强度和时间的长短. 花卉通常分喜阳和喜阴两类. 喜阳花卉如月季、石榴、菊花、水仙、半枝莲、酢浆草和荷花等,放在荫蔽的环境中,光照强度不够,常常枝条纤细,节间伸长,叶片变薄,叶色不正,易受病虫害的侵袭. 喜阴花卉如四季秋海棠、铁线蕨、玻璃翠、文竹、倒挂金钟、兰花、君子兰、杜鹃花、龟背竹和万年青等不耐强光直射,尤其在高温季节需要给予不同程度的遮阴,并注意适当增加空气湿度. 一般的盆栽花卉,在花期,为了延长开花时间,可以适当减少强光照,如月季、菊花等. 但也有的花卉恰恰相反,只有在强光照下才能开好花,如睡莲、半枝莲等. 也有一些花卉,夏季不喜欢强光照,冬季没有光照又不能开花,如天竺葵、四季秋海棠、八仙花和倒挂金钟等.
3、水分 水分在花卉植物体内占有很大的比重. 木本花卉中含水量约为植株体重的50%,有些草本花卉含水量达植株体重的70%-80%. 由于水分的存在,才使花木呈直立、饱满、挺拔状态. 水分是花木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花卉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大部分是通过水溶解后而吸收的. 光合作用也只有在水分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花卉依靠水分,通过叶片的蒸腾作用调节植物体的温度,同时减少生理病害的发生. 同一种花卉在发育的不同阶段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同. 一般种子贮藏时要求干燥. 当种子萌发时需较多的水分. 在幼苗期,由于根系细弱,需保持经常的湿润,避免水分过多. 成苗期,植株体量大、蒸发量加大,需水量较多. 但进入开花结实期要求水分又减少,湿度也小. 如果水分过多,会造成落花和落果. 一般来说,土壤湿度以含水量60%-70%为宜(用手抓一把土,用力捏,手指缝有水珠不下),湿度过大时土壤中空气含量少,根呼吸作用受抑制,花卉生长受影响. 花芽分化时如水分不足,会影响花芽的形成;如水分过多,则会造成花木徒长,抑制花芽分化. 一般来说,在花芽分化期要控制水分,使营养生长受到抑制,达到促进花芽分化的目的. 如花卉栽培中“扣水”的措施,目的就是使新梢顶端自然干梢,叶片卷曲,停止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 花卉对空气湿度也有一定的要求. 喜湿花卉如卡特兰、蝴蝶兰、石斛兰、龟背竹、鹿角蕨和肾蕨等,均需空气湿度70%-80%. 中湿花卉如茉莉、扶桑、龙吐珠和龙船花等,要求空气湿度不低于60%. 上述花卉如果长期处在干旱的环境中,叶片就会发黄或发红,变小、变薄并卷曲,甚至叶片干焦. 一般来说,要求高温的盆栽花卉,对空气湿度的要求也相对要高.
4、空气花卉植株地上部分的茎、枝、叶及地下部分的根系都需要空气. 花卉叶片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必须在有空气的条件下进行,否则,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制造的有机营养物质受阻,花卉就无法生存. 适当提高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以增强花卉的光合作用. 在温室中,如使用过量的有机肥,会使土壤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1%-2%,从而造成花卉根系呼吸不畅,使病虫滋生. 花卉的根系在土壤中也需要空气,若浇水过多、排水不好或土壤板结、空气不足会造成根系呼吸困难,引起烂根. 若持续缺少空气,会造成植株死亡. 若通风不良,会加速土壤中的细菌繁殖和空气中细菌的滞留,使花卉易染病害. 需要注意的是,花卉种子的萌发也要求具有一定的氧气,若将翠菊、波斯菊种子泡于水中,发芽就会受阻.
5、土壤 土壤是花卉生长的基础. 土壤能长期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及微生物,能持续不断地供给花卉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同时还起着固定植株的作用. 土壤的种类很多,其结构、质地、肥力、酸碱度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花卉生长的优劣. 土壤按质地不同可分为三类:
(1)沙土. 沙土的颗粒大、通透性强、排水好,但保水性差,土壤温度增减快,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含量少. 一般用作培养土的配制或扦插、栽培幼苗用.
(2)粘土. 颗粒间隙小,土壤紧密,通透性能差,排水性能不良,但保水性能强. 含矿物质和有机物质多,保肥性强. 土壤昼夜温差小,早春土壤增温慢,对幼苗及大多数花卉生长不利,一般不单独使用.
(3)壤土. 颗粒大小适中,通透性能良好,有机质含量多,保水保肥力强,土壤昼夜温度较稳定,适宜大多数花卉生长. 土壤的有机质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释放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多种元素,所以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不仅肥力充分,而且物理性能也好,有利于花木生长. 土壤的通气情况、温度高低、含水量大小也都直接影响着花木根部的呼吸、养分的吸收及微生物的转化. 土壤的酸碱度决定土壤的微生物活动及理化性质. 不同花卉品种对土壤pH值要求不同. 大多数花木均适宜中性土壤,而兰科、杜鹃科、风梨科等花木要求pH值在6以下的微酸性土壤. 油松、金盏菊、福禄考等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 大多数温室花卉都适应酸性或微酸性土. pH值的大小还会影响花色,如水仙花,pH值小时花色呈蓝色,pH值大时呈粉红色.
6、营养 花卉生长所需的营养大约含有40种不同的矿物质元素,其中氮、磷、钾、钙、镁、硫等大量元素和铁、锰、硼、锌、铜、钼等微量元素以及碳、氧、氢等是主要的. 氢、氧可从水中吸取,碳自空气中获得,其余元素从土壤或栽培基质中得到补充.
(1)氮. 氮适量可促进花卉营养生长,使花朵硕大、种子饱满,氮过量会造成花卉徒长、植株瘦弱、延迟开花或不开花,降低花卉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对于观叶花卉来说,整个生命周期对氮的需求都较高,氮充足可保持叶片浓绿、肥大. 对于观花类花卉,生殖阶段应控制氮的供给.
(2)磷. 有促进种子萌发、提早开花结实的功能,磷不足影响花芽分化、开花、结果,造成花朵小,花少,花色不鲜艳,果实不丰满. 磷还可使枝茎坚韧、根系茂盛,增强对病虫害及不良环境抵御能力. 花卉幼苗期需适量的磷,开花后需磷更多.
(3)钾. 可使花卉植株强健,加强茎的坚韧性,增强光合作用. 尤其在冬季阳光不足时,施钾肥可使光合作用增强,促进根系生长,使花色鲜艳,提高花卉抗寒及抗病虫害能力. 但钾也不可过量,过量会造成植株低矮、节间缩短、叶片变黄、植株枯萎.
(4)钙. 可促进根系发育,改良土壤,降低土壤酸度,粘重土壤施钙后变疏松,沙质土壤施钙后变密结. 缺钙花卉植株矮小、根系不发达、幼叶卷曲、叶尖焦枯.
(5)硫. 可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 缺硫时叶色淡,严重时呈白色.
(6)铁. 是构成叶绿素不可缺少的元素,植株缺铁,妨碍叶绿素的生成,造成叶片发白、枯黄,尤以幼叶明显. 在北方的碱性土壤栽种南方的花卉常产生缺铁现象. (7)镁. 对光合作用起着重要作用. 缺镁的花卉植株叶脉仍为绿色,但叶缘卷曲,有时呈紫红色. (8)锰、硼、锌、铜、钼等微量元素. 这些微量元素可促进花卉生长发育,增强花卉对病虫害、干旱、低温等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和使花卉生长健壮,开花繁茂. 要求量很少,但缺乏时也会严重影响花卉的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