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于嘉的篮球解说?

2024-11-27 04:24:2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分开说吧首先,于嘉有些东西可能是听久了产生了审美疲劳,本身倒没多大问题,就是听多了反胃,比如“我们的美国同行”啊、“珍珠倒卷帘”啊、“力劈华山”啊、“我们说”啊、“毕竟咱们都知道”啊、“这是最伟大的奥运会决赛”啊(去年奥运会决赛听得我太挣扎了,这个解说绝对是那年奥运会Nike最差的文案没有之一了啊),诸如此类的,也不能光怨于嘉,但确实是听得太多了。
另外,就可能是他方式的选择,我感觉他现在的解说更倾向一种集锦式的解说,追求热闹和表面,还有快餐式的信息量,他会主动的赋予比赛的一些东西,做出这种选择,可能是源于他对观众的一种判断,他可能认为观众更需要集锦。在你面对这样的解说时,如果你是边看网页边聊天边吃饭边听歌的同时在看比赛,我觉得会有不错的效果。但是你要是坐在电视机前整场追下来,就会难受和疲劳。这就好比你有时候赶着上班路过快餐店抓个汉堡觉得真是人间美味,但是如果你正儿八经地按晚餐的方式整快餐,那就味同嚼蜡。 其实因为这些年篮球赛事普及程度的深入,观众的需求确实在改变,有次苏群来我们学校时也说过问题,他刚开始参加这个工作的时候,上面要求他多说,事无巨细的说,因为那个时候NBA刚进国门嘛,“但是现在肯定不能按当初那套来”,“现在球迷和年轻人的储备都是很惊人,我再说那些东西你们也听够了”。
那到我个人对解说的理解,我觉得解说首先还是要体现一个伴音的功能,这个是一直以来的基础,也没有改变过,把更多的空间交给赛场上的球员们,毕竟观众不管是买票还是换台,都是冲他们来的。
不管现在哪种观众占主流吧,我认为都是要还给观众空间的。

回答2:

很好,于嘉,中央电视台著名体育评论员。2000年3月,就读杭州商学院(现为浙江工商大学)外语系二年级的于嘉在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全国NBA解说员大赛中,从一万余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后的两名优胜者之一,从而代表中央电视台前往美国奥克兰解说于2月13日举行的第49届NBA全明星赛。
9岁的时候第一次看NBA,记住了戴着蜻蜓眼睛一样眼镜的贾巴尔和沃西,忘了那个把球和对手玩弄于股掌之间的魔术师;12岁的时候第一次看奥运会,记住了“梦之队”的一切,忘了自己还有小学升初中考试;14岁第一次在全国俱乐部联赛决赛里看见大郅,忘了他身边那时还年轻的四大国手;19岁第一次采访CBA总决赛在电梯里碰见姚明,忘了这家伙还算是个明星。
每到这个时候,总会觉得自己的幸运。总觉得那个橘红色的篮球里,蕴涵着一种力量。这样的一种力量,已经彻底 地融入了我的血液,被热烈跳动的心脏压向全身每一个地方,在孤单无助的时候,放射出温暖而坚强的光芒。这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鲜活而火热的力量。
总想说说自己的幸运,都因为自己从青涩的年代所挚爱的篮球。篮球之于我,不是一蔬一饭,不是肌肤之亲,而是一种不死的欲望,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在我孤单无助的时候,放射出温暖而坚强的光芒。

回答3:

虽然解说的比较一般 但是在国内而言 还是不错的。。。个人喜欢柯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