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东阳有哪些历史故事呢?

2024-11-25 08:50:3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马光祖,字华父,赐号裕斋,封金华郡公,谥号庄敏。生于南宋庆元庚申年八月二十四日(公元1200年),宝庆丙戌年(公元1226年)“试南宫叨进仕”。后历任沿江制置使、江东转运使、知临安府(今杭州)、三知建康府(今南京)、户部尚书、大学士,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拜参知政事,咸淳五年(公元1269年)升授为知枢密院事,以金紫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者的光禄大夫)致仕。马光祖卒于咸淳癸酉年(公元1273年)五月十五日,享年七十有四。
马光祖是与范中淹、王安石等齐名的宋朝名相,《宋史·卷四一六》有传。由于经数百年的历史,马光祖故里一直说不清,有说金华人,有说东阳人,有说我县白洋街道金皮村马村自然村人。
2007年.马府下村发现马正己太师的《墓志铭》(“文革”时被砌入牛栏圈中,现保存在武义县博物馆内),《墓志铭》是马光祖为父亲马正己写的。《墓志铭》写于宝庆丁亥年十一月(公元1227年),由礼部尚书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侍读乔行简所书。马光祖为父亲马正己写的《墓志铭》的发现,结合现有的《马氏宗谱》等一些史料,马光祖及其祖先在武义的基本情况就有了大概的线索。
马光祖的祖父马之纯与其父马正己都被封为太师,先后葬于武义24都宝岩寺(今马府下村、墓区已毁),此处当地称为马太师墓。宝岩寺原称“柱晋寺”, 由温州照和尚与德谦共创,建于五代后晋开运二年(公元945年)。宋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马氏家族看准了这块风水宝地,造田一百六十多亩,赠于柱晋寺下,并将马家诰命夫人周氏葬于寺边。约公元1100年,东阳马氏始祖马大同后第十世马远迁居此地,始建马府并开发大片土地。从此马氏几代东阳、武义二地来往居住,直至第十三世马正己娶叶氏(今马府下村叶处自然村人)后才长期定居。《墓志铭》记载:“世季父返东阳故居,先君孑然独立门户”,说明马正己一直生活在武义。《墓志铭》里说马正己“幼警颖,工词章混然天成,不露圭角。少长游郡邑庠月书季考屡魁其选,自谓功名可立取。年逾强仕,志益不售……”。但他不灰心,决心要将所有知识“推以予不肖孤光祖”,为国家培养出好人才。在父亲马正己的教导下,马光祖从小刻苦读书,“矻矻穷尽夜”。南宋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光祖试南宫叨进仕”,马正己“顾教子征验,喜见颜色”,也说明马光祖从小读书到成材也都在武义。马正己于“宝庆丁亥(公元1227年)五月二十有九日终于正寝”,“其年十一月丁酉奉柩祔葬曾祖垅宝岩之”,“享年六十有三”。咸淳五年(公元1269年)马正己“以子贵”,被度宗皇帝封为太师,赠齐国公,叶氏赠齐国夫人。
马光祖“为民造福,得罪权贵”,被开庆皇帝(公元1259年)罢官软禁,马府抄没。当时马府子孙四处逃跑,隐姓埋名,秘密隐居。当地徐盛二公不服,于次年带领武义十八堡民众“造反”,到临安半路,得知开庆皇帝退位(当一年皇),马光祖已平反昭雪,官复原职,才改“祈龙求雨”回家。后度宗皇帝(公元1259年)封“十八社”,建“太师庙”(解放前同属马府下的杜畈村曾有座 “十八堡庙”,可惜该庙在创办下杨中学时被拆毁,据村里的老人讲,该庙供奉的是马太令公)。据说匾送错到东阳,后再送至武义。因马光祖三知建康(南京)、知枢密院(执掌兵政),阻碍元朝进展,马光祖退休数年后,即(公元1278年)南宋灭亡。此后,马府子孙再未归长寿乡二十四都(今武义县王宅镇马府下村)。
武义马村马氏宗谱谨录《光祖作吏部郎中梁膺传》:“梁膺字景李,同里人,屋影相枕,故朝夕相遊……”。笔者走访过王宅镇梁宅村,现还有梁氏宗祠和梁膺墓遗址,马府下与梁宅不到三公里,确是“屋影相枕”,马光祖与梁膺“同里人”。最近听马村马光祖第23世孙马贤昌说:“浙江大学教授为俞源村史考证中发现有马正己与俞源最早太公在横山走棋记载”。当时俞源至横山(今大红岩景区)到马府下有一条“金华大路”,是处州到婺州的必经之路。马村马氏宗谱记载当时马家在武义白姆乡横山村开劈了大片土地,仓屋数幢。现马府下村还保存着相当多的与马府相关的地名,如马房、马房坵、上马石、马府桥、马府街、马府基、马太师墓遗址等,太师庙有对联“马府龙邱地灵佑民安、凤林宝庄人杰保兴旺”。“忆往昔马府育才出名相, 看今朝凤林景征更辉煌”。马府下村徐氏宗祠大柱上有对联“马府龙邱 溯本支,狮山鹭水相辉映”。这些都是马府下村是马光祖故里的佐证。
由此,马光祖故里是我县王宅镇马府下村已是很明确。《宋史》中记马光祖为“婺州金华人”说的是一个大的区域,马光祖曾封为金华郡公,武义县历史上又属婺州管辖。世传为东阳人,也有其原因。一是查宋地理志,武义属婺州东阳郡,所以把武义人误为东阳人。二是马光祖先祖确为东阳人,马光祖为父亲马正己写的《墓志铭》中也说“先婺之东阳人”。 至于本县马村,马光祖是他们的始祖。
笔者认为,马光祖是留给武义人民的一份文化遗产。发掘好这份文化遗产,对于加强干部勤政廉政教育、丰富我县旅游内涵、弘扬武义精神都有重大意义。马光祖为官政绩卓著,《宋史》称:“光祖之在外,练兵丰财;朝廷以之为京尹,则治浩穰,风绩凛然”。“马光祖治建康,逮今遗爱,犹在民心,可谓能臣已”。据南京市历史专家研究,1259年春,朝廷调马光祖任江陵知府,建康“民众思之不已,理宗闻,令再知建康府”,消息传出,建康民众“士女相庆”。马光祖“三任始终凡十二年,民爱之如父母,敬之如神明”。郡民“为建祠六所”。
马光祖为官一生,也是传奇的一生,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
《宋史》记载,景定三年,京城临安发生饥荒,朝庭下诏账恤贫民,但集市上买不到粮食。时知临安府的马光祖知道理宗之弟的荣王府与立为储君的荣王之子的芮府,积有大量粟米,三次前往募捐,但荣王都辞以他事不见。马光祖没有办法,便躺在荣王府的客房里不走,荣王只好出来接见,马光祖厉声说道:“普天之下,谁不知道储君为大王子,今民饥欲死,为保不账恤以收人心?”荣王以仓储空虚相推,马光祖马上从怀里取出一张调查表,说:“大王某仓有粮若干,某某仓又有粮若干,此为调查之实情。”荣王一时语塞,只好许以30万斤粮账恤贫民,一时“活民甚多”。
《西湖游览志》里记载了马光祖的绝妙判词。说的是后来荣王晋升为福王,将福王府空余的房子出租给市民居住,只收房钱不修房子。有些胆大的居民看到房漏不修,就拒付房钱。福王府便派人至临安府讼民,马光祖调查后判道:“晴则鸡卵鸭卵(鸡蛋大鸭蛋大的洞透光),雨则钵满盆满。福王若要屋钱,直待光祖任满。”
更绝的是元·吴莱《三朝野史》里记载的马光祖判案的故事:一个书生翻墙进入所爱少女房间,被官府关押。马光祖一问案由,就出题《逾墙搂处子诗》面试,那书生秉笔疾书:“花抑平生债,风流一段愁。逾墙乘兴下,处子有心搂。谢砌应潜越,韩香许暗偷。有情还爱欲,无语强娇羞,不负秦楼约,安知漳狱囚。玉颜丽如此,何用读书求。”马光祖一见,大加赞赏,不但不责罚书生的非礼之举,反填一首《减字木兰花》词,判二人结婚:“多情多爱,还了平生花柳债。好个檀郎,室女为妻也合当。雄才高作,聊赠青蚨(指钱)三百索。烛影摇红,记取冰人是马公。”便令女方将女嫁生为妻,且厚赠嫁资,一时被市民传为京城佳话。此判词后被收入《全宋词》;此故事也被收录《情史》中,名叫《词判风流案成就美姻缘》;元杂剧中也有一出曲目叫《马光祖勘风尘》。
马光祖判案的故事还很多。 南宋分类汇编诉讼书判和官府公文的《名公书判清明集》中有一节《哗徒反覆变诈纵橫捭阖》里记载马光祖提点两浙路刑狱、负责浙江一带司法审判期间,地方曾发生无赖之徒借死人事件大敲竹杠、大发不义之财的恶性案件:有个流丐胡四四跑进住在街道旁的居民曹十一家里乞讨,犯了叫化子不能进客堂的忌讳,被曹十一捆起來毒打了一顿。事隔近两个月后,胡四四因病死去,恰巧其血亲胡四三也来当地,以兴讼为能事的无赖娄元英便像是发现了宝货。娄先教唆胡四三上曹家吵闹,道是胡四四的死因乃遭彼毒打,伤重不治,威胁要告官;然后自己登门,愿为胡、曹息讼,充当和事佬。曹十一怕见官司,情愿拿出田产和钱财作陪「私了」,一切均由娄元英经手,狠捞了一票,旋将胡四四的尸体焚化。本来这事也就算完了,孰料焚尸时,被曹晖和曹升两人看见。娄元英怕他俩会告官,败露自己的劣迹,索性来个恶人先告状,又与胡四三连名具呈,控诉曹晖、曹升包庇曹十一打杀胡四四。马光祖审后写了判词说:“一开始教唆胡四四诈来的是你娄元英,继而卷起袖管发话捏合的是你娄元英,主张焚尸的又是你娄元英,最后公然具名诬告曹晖曹升的,还是你娄元英!按说胡氏之死,与娄氏有何相干?似这等无籍讹徒,別无手艺和工作,专靠搬弄词讼为生计,逐臭闻腥,索瘢寻垢,事情一到他手上,倒橫直竖,全归他摆布,利益归他攫取,灾祸让別人承担。倘不痛加惩办,这社会风气的好转,从何谈起?”因此判决:娄元英脊杖十三,发配五百里外地方管押,并将其审判结果在地方张榜公布,让犯有类似过失的地痞浪人悔悟自新,洗心革面,从而达到安抚地方百姓的目的。此故事还收入最近出版的《六扇门(中国古代官匪斗争的传奇故事)》一书中,标题为《马光祖勇对难缠讼棍》。
宋·赵葵《行营杂录》中有《捕蛙陷夫》一文:说的是现今的浙江省丽水,宋朝时称为处州。当时的处州府颁布了一条规定,禁止村民捕捉青蛙。有一村民,无视官府禁令,到田野中逮捉青蛙,欲在城中销售以换取些银两。为对抗检查,他把冬瓜瓜蒂切一小口,掏去了内瓤,将捕获的青蛙藏于其中。黎明时分,他带着冬瓜镇定自若地准备进城。可刚到城门口,就被守城的士兵人赃俱获地抓了个正着。捕蛙村民被带到了大堂之上,对这种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案件,官府本可依律令一判了之,可知府马裕斋(光祖)没有这样做。他好生感到奇怪的是,捕蛙村民如此巧妙的伪装,守城的士兵是如何识破的?为揭开心中疑团,马裕斋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