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都孤儿每章梗概

2025-01-04 00:06:4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第一章 关于奥利弗·退斯特的出生地和他出生时的情景
第二章 奥利弗·退斯特的成长、教育和董事会
第三章 说说奥利弗·退斯特如何险些找到一份差事,但那自然也不会是什么白拿钱的闲差
第四章 奥利弗得到了另一个差事,于是首次进入了社会生活
第五章 奥利弗结识了一些新伙友。第一次参加出殡活动,便对他主人的这一行当不感兴趣
第六章 奥利弗为诺亚所激怒,奋起反抗,竟使他大为惊慌失措
第七章 奥利弗仍不听管束
第八章 奥利弗徒步前往伦敦。途中和一位奇怪的年轻先生相遇
第九章 进一步介绍那快活的老先生和他的前途无量的门徒们的情况
第十章 奥利弗对他的一些新伙友的性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以极高的代价买得一次经验。此章在这部传记中虽甚短却很重要
第十一章 介绍警察局长范先生,并略举小例以示司法工作之一斑
第十二章 在此章中奥利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照顾。同时此章还将再叙及那位快活的老先生和他的一些年幼的朋友
第十三章 在这里聪明的读者们将会结识一些新朋友,并了解到和本故事有关的关于他们的一些有趣的情节
第十四章 本章将进一步叙述奥利弗在布朗洛先生家的经历,和一位格里姆韦格先生在奥利弗出门办事时所作奇特的预言
第十五章 表明快活的犹太老人和南希小姐是如何喜欢奥利弗·退斯特
第十六章 讲一讲奥利弗·退斯特被南希领走以后的遭遇
第十七章 奥利弗的时运仍然不济,竟有一位大人物来到伦敦败坏他的名声
第十八章 奥利弗如何在他的可敬的朋友们中间度过获益匪浅的时光
第十九章 在本章中讨论了一个重大计划并决定将它付诸实施
第二十章 奥利弗被送往威廉·赛克斯先生家
第二十一章 出动
第二十二章 破门盗窃
第二十三章 本章包括班博先生和一位太太的愉快谈话的基本内容,表明即使是一位教区管事有时也难免有情

回答2:

《雾都孤儿》(法国)

oliver twist

2006年出品

编剧:罗纳德·哈伍德

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主演:本·金斯利、杰米·福尔曼

故事梗概:

19世纪30年代,雾都伦敦,小男孩奥利弗·特维斯特自幼被父母抛弃,孤独地在教区抚幼院里长大。他既不会偷奸耍滑,也不会阿谀奉承,每天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因为终日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天性善良的奥利弗被孤儿院的孩子们抽签选中为要求增加食物的代言人。他战战兢兢挺身而出,立刻引起了孤儿院管理层的骚乱,大惊失色的管事决定撵走这个造反的隐患。

成为众矢之的的奥利弗先险些成为打扫烟囱的小工,随后他被迫进入苛刻的巴姆鲍经营的棺材店里做学徒。由于不能承受繁重的劳动和老板的打骂,悲愤填胸的小奥利弗星夜出走,一连7天7夜,来到了雾都伦敦。他在伦敦街上,举目无亲,饥寒交迫,成为一名雾都孤儿。在伦敦游荡的时候,独自一人的奥利弗被当地一个扒手黑帮盯上。并且被险恶的费金骗进充满罪恶和肮脏的贼窝,费金希望能够将奥利弗训练成一位盗窃能手以成为自己的“孩子盗窃集团”的一员,从而又多了一个可以为自己获取不义之财的途径。

幸好在缘份安排下,他遇上了善良而富有的老作家,被收为养子。可惜命运弄人,“孩子盗窃团”老头目得悉他在富裕家庭生活,强行掳带奥利弗,更利用他熟识作家家中环境,计划进行大偷窃。奥利弗反抗误中枪伤,更险些被误会成背叛养父的小贼,恶劣的环境、重重的误会、人性的黑暗包围着奥利弗。在流浪中他历尽艰辛,但奥利弗始终保持纯真的心,对生命抱有希望。甚至让二号贼首赛克斯的情妇南希良心发现,在他天真纯洁的身上看到往日清白的自己,最终冒着生命危险将奥利佛救出贼窟。

然而,南茜为了救这位可怜的孤儿而被杀,奥利弗·特维斯特经过百般周折之后,终于知道了自已真实的身份,最终与家人团聚。

精彩视点:

名著经常是改编电影关注的焦点之一。自今,《雾都孤儿》已经有近二十个电影版本面世。罗曼·波兰斯基对于这部名著的重新定位使得2006版的电影《雾都孤儿》成为一部多姿多彩的育教于乐的影片。于是,“让青少年接受一次‘现实’的再教育”成了罗曼·波兰斯基这部2006年版《雾都孤儿》所宣扬的主旋律。

影片的制作班底都是老波兰斯基的旧友搭档:曾经编写过《钢琴师》的罗纳尔·哈伍德的再次归来,为了这部名著的剧本改编工作煞费苦心。而在本片的幕后,依然还有众多《钢琴师》的原班人马,其中也包括了摄影师鲍威尔·艾德尔曼,服装设计安娜·谢帕德,布景设计艾伦·斯塔尔斯基以及剪辑师赫夫·德·鲁茨。尤其是布景师斯塔尔斯基,他在波兰和布拉格等地都曾创造出了令人瞠目的19世纪风貌的伦敦街道。影片就是在这里完成为期4个多月的外景拍摄,最后是按部就班的后期制作。总耗资达到了六千万美元。

回答3:

狄更斯1812年出生于英国朴次茅斯(Portsmouth),是海军职员约翰·狄更斯和伊丽莎白·巴洛所生的第二个孩子。狄更斯5岁时全家就迁居占松(Chatham),10岁时又搬到康登镇(Camden Town)小时候狄更斯曾经在一所私立学校接受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但是12岁时,狄更斯的父亲就因债务问题而入狱,狄更斯也因此被送到伦敦一家鞋油场当学徒,每天工作10个小时。或许是由于这段经历,使得狄更斯的作品更关注底层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 不过后来由于父亲继承了一笔遗产而令家庭经济状况有所好转,狄更斯也才有机会重新回到学校。15岁时他从威灵顿学院毕业,随后进入一家律师行工作,后来又转入报馆,成为一名报导国会辩论的记者。狄更斯并没有接受很多的正规教育,基本上是靠自学成才。
http://baike.baidu.com/view/38981.htm

回答4:

读后感太长了。我读了几次,感受都不一样:
第一次读:这个故事不错,
第二次读:有点心酸,奥立弗·特威斯特好可怜,
第三次读:社会上坏人很多,如果没有一颗足够纯洁的心,很容易被恶势力吸引,要有分辨善恶的能力和抵制不好的心。

回答5:

第八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