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高手帮忙翻译下明朝王世贞的游摄山栖霞寺记,谢谢!

2024-12-29 03:29:1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原文
余将以三月朔(1)赴雷酉,而二月之二十六日抵京口(2)。其明日,荆侍御邀登北固山。又明日,从京口陆行且百里,诡及(3)龙潭驿。大雨,肩舆(4)出没于危峰峭壁之阯(5),与江相穋带(6)而行。如是者,凡二十里。雨益甚,江山之胜顾益奇。秀色在眉睫问,应接不暇,欣然忘其衫屦之淋漉也。抵驿,与儿子骐及张生元春小饮。呼驿宰问以摄山道,甚难之。谓径险而受雨则泞,可无往也。余兴发不可遏,质明起,遂取所问道。
时晓色熹微(7),与齐(8)色接。溪流暴涨不绝声,然所过诺岭多童(9)。至中凹处,忽得苍松古柏之属,是为摄山。趣驰道数百武(10),得寺曰“栖霞”。右方有穹碑,唐高宗所撰,以传明隐君僧绍者。隐君故栖此山,已舍宅为寺,人主贤而志之。碑阴,“栖霞”二大字,雄丽飞动,疑即唐人笔也。
稍东,摄级而上,曰“山门”。江总持一碑卧于地,拂而读之。复前为门,四天王所托宇焉。摄级复上,杰殿新构,工可十之八,而前庭颇逼侧。僧曰:“未已也,是将广之,移四天王宇于山门而加伟殿后。”摄级复上为方丈,供起面饼,茵蔯菌而甘瞰之。至饱饭已,与元春、儿骐,由殿后启左窦而出,探所谓“千佛岩”者。其阳(11)为石塔。塔不甚高,而壁金刚力士像于四周,颇巧致。此塔隋文皇所建,以藏舍利者也。文皇遇异尼,得舍利数百颗,分树塔以藏之,凡八十三州。所遣僧及守臣争侈言光怪灵异以媚上,而蒋州其一也。盖其时,建业以蒋子文故降,从蒋云。塔左圆池,一泉泓然满其中,石莲花觱沸而起,僧雏咸资汲焉,曰“品外泉”。兹泉陆羽所未品也。
循千佛岩沿涧而进,迤逦不可穷。时旭日渐融,草树被之葱茏,庵霭(12)有光泽。涧水受雨争道,下进势如散珠,声若戛玉。已繇(13)中峰涧至白乳泉。探蠡(14)酌之,尽一器。乃跟踔(15)过岭,其直如截者,曰“天开岩”。中仅通一线迳,虽不甚高而孤险,啮足可畏。将自此间绝顶,而力不胜矣。其西则层岭叠浪(16)直下,乱石错之,若海波万沸,汹涌灏溔(17)熟视之,审其名之称也。可二里许,一兰若(18)承之,曰“观音庵”。方有事于土木,其壮丽几与寺埒(19)。主僧某者,福德人也,言简而精,与之小酬酢(20)而别。还复饭方丈。儿子兴未已,复呼元春登绝顶,返则日下舂矣。欲骄余以所不及见,余谓:“若所见非大江耶?业已自北固、龙潭饱之矣。”二子不能对,乃就寝。
今天下名山大刹,处处有之,然不能两相得。而其最着而最古者,独兹寺与济南之灵岩、天台之国清、荆州之玉泉而已。灵岩于三十年前一游之,忽忽若梦境耳。今者垂暮而复与观栖霞之胜,独老且衰,不能守三尺蒲团(21)地,而黾勉(22)一出,远愧僧绍。然犹能自为计,庶几(23)异日不至作总持(24)哉!(卷四(游摄山楼霞寺记)(明·王世贞)
(1)三月朔:三月初一。阴历每月初一日“朔”。
(2)京口:即今江苏省镇江市。按,寺志所录非王氏全文,已略有删节。
(3)诡及:《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作“始及”,是。
(4)肩舆:轿子。
(5)阯:基也,此当指山脚。
(6)穋带:纠结貌。一作“胶带”。
(7)熹微:光明微薄之貌。
(8)霁:雨止曰“霁一。
(9)童:山无草木曰“童”。
(10)武:半步。
(11)其阳:指千佛岩之南面。
(12)庵霭:当作崦薆,香气盛也。
(13)繇:由也。
(14)蠡:瓠瓢。此泛指容器如杯盏之属。
(15)谌踔:行无常貌。
(16)层岭叠浪:原作“层叠浪岭”,显然有误,今据《古今图书集成》改。
(17)灏溔:水无际貌。
(18)兰若:梵文音译,全称为“阿兰若迦”,意译为“寂静处”。原为比丘习静修行的地方,后指佛寺。
(19)埒:音劣,相等。
(20)酬酢:应对。
(21)蒲团:僧家坐禅及跪拜之具。
(22)黾勉:勉力。
(23)庶几:大概、接近。
(24)总持:即江总,见前注。因其为陈大臣而专事陈后主游宴乃至亡国,故云“异日不至作总持”,是王氏自勉之语。

译文
我将在三月初一到留筅去,二月二十六日就到达京口。第二天,荆侍御邀请我登北固山。明日,从京口陆路走了近百里地,这才到龙潭驿。正遇上大雨滂沱,轿子出没在高山峭壁之下,紧靠着江水走,这样大概有二十里路。雨愈下愈猛,而江山景色就愈看愈奇妙。那秀色就在眉睫之间,令人应接不暇啊!欣欣然连衣衫淋漓也给忘了。到了驿站,与儿子骥,张生元春,三人小饮。于是叫来驿站长询问去摄山的路。驿站长称,摄山的路很难走!尤其这样的雨天,道路险峻而泥泞,劝我们不必去了。可我游兴正浓呢,根本就抑制不了。第二天,天刚亮,就从昨晚问过的路出发了。
当时,天色蒙蒙亮,天也刚放晴,溪流暴涨,哗哗的流水声不绝于耳。一路上,都是些光秃秃的山岭。到了山脉中凹的地方,却忽然有一处是苍松古柏,郁郁苍苍。这就是摄山。赶着在驰道上走了数百步,便到一寺,叫栖霞寺。其右方有石碑,是唐高宗撰写的,用以传播明隐君僧绍的事迹。明隐君过去隐居在此山,已经将住宅舍为佛寺了。君主认为他很贤德,就记下他的事迹。碑的反面有“栖霞”两个大字,雄丽飞动的笔力,恐怕是唐人的真迹。
稍向东,拾级而上是山门。有一块江总撰写的石碑倒卧于地,我拂拭着读。再往前,有门,是四大天王的殿宇。拾级再上,有一座宏伟的大殿正在修建,约八成已完工,而前庭颇感狭窄。和尚说,工程还没完呢,这儿还得拓宽,准备将四大天王栘到山门去,而让殿后更壮观些。拾级再上,是方丈,给了面饼,茵蘸菌美美地吃了下去。等吃饱后,与元春、骐儿,从大殿后打开左门出去,探看那人称“千佛岩”的地方。其南面是石塔,塔不太高,而塔面四周雕刻着金刚力士像,颇为巧致。这塔是隋文帝所建,用来收藏舍利的。文帝曾遇见个奇异的比丘尼,得到几百颗舍利。于是隋文帝便分别建了许多舍利塔来收藏。一共有八十三州建塔。他派出的僧人与守臣,便争先乱报些古里古怪的灵异事迹,以取媚于文帝。蒋州,便是其一。那时,建业(今南京市)是因为蒋子文传说的关系才投降隋的,所以改置“蒋州”。塔的左边有个圆池,一泉很旺,水满满的,从石莲花中涌出。小沙弥们都来这里打水,叫“品外泉”——这眼泉是陆羽所末品尝过的。
循着千佛岩沿涧往深处走,延伸进去似乎不可穷尽。这时,旭日渐渐融和,阳光下草木葱笼,散发出香气,闪着光泽。涧水因下大雨暴满而争先恐后地往下冲,进散出无数水珠,发出碰磕着的玉器般动听的声音。后来,我们由中峰沿涧来到白乳泉,用杯瓢采取泉水,饮尽一杯,才一脚长一脚短地爬过岭去。前面有刀削般的山峰,叫“天开岩”,中间仅有一条线一样的小道。山虽下太高,却很险要,脚像要被咬到似的不敢迈出。想从这儿攀上绝顶,却已经筋疲力尽了。西方向是层岭似叠浪直往下涌,乱石交错其问,像那汹涌无际的万顷海浪。久久看着它,觉得叫叠浪岭实在是很合适。大约有二里多路,便到了一处佛寺,叫“观音庵”庵正值修建,其壮丽与栖霞寺差不多。主僧某,是福德人,说话简要精当,和他稍做应对,便告别了。回来还是在方丈室用餐。我儿兴犹未尽,又叫元春同他一起登绝顶。回来后,太阳已下坠了。他们俩想用我未见到的景色向我夸耀,我说:“你们所见不过就是大江罢了,可是大江我们在北固山、龙潭驿不已经看个饱了吗?”他俩无话可说。于是大家都去睡觉。
现在天下的名山大刹,到处都有。然而,名山与大刹往往不能兼而有之,相互辉映。其中最突出最古老的,依我看就只有这个栖霞寺与济南的灵岩寺、天台山的国清寺、荆州的玉泉寺而已。灵岩寺于三十年前,我曾经一游,忽忽若梦境中。如今我已垂垂老矣,却有幸再看到栖霞胜景!只是我已老而衰,却不能守住三尺蒲团地静心修心养性,而是勉力出仕,实在愧对那古人明僧缙。不过我还是能自留地步,他日大概不至作那佞臣江总持!

回答2:

将以三月朔(1)赴雷酉,而二月之二十六日抵京口(2)。其明日,荆侍御邀登北固山。又明日,从京口陆行且百里,诡及(3)龙潭驿。大雨,肩舆(4)出没于危峰峭壁之阯(5),与江相穋带(6)而行。如是者,凡二十里。雨益甚,江山之胜顾益奇。秀色在眉睫问,应接不暇,欣然忘其衫屦之淋漉也。抵驿,与儿子骐及张生元春小饮。呼驿宰问以摄山道,甚难之。谓径险而受雨则泞,可无往也。余兴发不可遏,质明起,遂取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