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六年级语文期末卷答案

2024-12-16 02:58:2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期末复习(上学期) 期末综合测试卷
一、用“——”划出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词语。(8分)
1.屏障(pín zhàn) 2.瞻仰(zhān yǎng)
3.揪住(qiū zhù) 4.沉甸甸(chén diàn diàn)
5.广厦(guǎn xià) 6.慷慨(kāng kǎi)
7.原谅(yuán liàng) 8.咨询(zī xún)
二、在下面多音字的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读音。(6分)
1.它的( )确含有兴( )国安邦的意义。
2.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 )得清颗数( )好像并没( )有因为( )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 )量。
3.雪水渗进士层深处( ),又能供( )应( )庄稼生长( )的需要。
三、比一比,再组词。(8分)
缓( ) 绿( ) 静( ) 飘( )
援( ) 禄( ) 睁( ) 漂( )

处( ) 雪( ) 谚( ) 馒( )
外( ) 霜( ) 颜( ) 慢( )
四、写出带点字在句子里的不同意思。(6分)
①桃花潭水深千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的话对我教育很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妈妈常常自学到深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他的眼镜度数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蒙汉情深何忍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李老师喜欢穿深色衣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判断关联词语用的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改正。(5分)
1.这本书写得真好,虽然我只读过一次,但是印象却很深。( )
2.我不但接受了指导员交给的任务,而且得把你们带出草地去。( )
3.如果我们小队最先爬上山顶,胜利的红旗就会归我们。( )
4.即使他的意见不一定对,我们就应虚心地听。( )
5.江姐与其牺牲自己,不如泄露党的秘密。( )
六、选择正确答案。(4分)
1.“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句中破折号的意思是( )
①转折 ②解释说明 ③声音延长
2."桂林的山水真奇啊( )一座座拔地而起( )各不相连( )象巨象( )象骆驼( )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 )"
给句子加标点,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3.“中队长去办公室取来作业本发给同学们。”句子中有( )
①两个连续动作 ②三个连续动作
4.“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即愿久立四忘,又想座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句中的错别字有( )
①3个 ②4个 ③5个
七、按要求改换句子。(6分)
1.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改换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敌人使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都是火。(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说:“我要到赵刚家去还书。”(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修改病句。(8分)
1.我一定改掉不好的坏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校师生和全班同学都参加了庆祝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校园里果树多,有桃树、梨树和樟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天上学前,我都要对照课表,把《语文》、《数学》、《思想品德》、《新华字典》等 课本一一放进书包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泊船瓜洲》的作者是_________朝著名的诗人___________。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诗歌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它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与之俱学,_______________。
这段话中“使弈秋诲二人弈”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段话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理。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3分)
荷包蛋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父亲问儿子:
“吃哪一碗?”
“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七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
“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
“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了一半。
“别后悔?”
“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两个荷包蛋告诫儿子。
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
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
“不后悔?”
“不后悔!”儿子说得坚决。
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下藏一下,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
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父亲问儿子:“吃那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
“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了自己碗里面也藏卧着的荷包蛋。
“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你吃亏!”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
1.根据文章内容,按要求填空。
文章写了父子三次吃荷包蛋面条的经过。三次吃面过程都由“( )——询问吃哪碗面——( )——总结吃面的事”这几层组成。
2.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父亲借用“孔融让梨”这一典故的用意是( )
①教育儿子像孔融一样学会让“面”。
③教育儿子学习孔融的谦让精神,不要一心贪便宜。
③教育儿子要有宽广胸怀,不要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一点小利。
3.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①第一次吃面时,儿子“态度坚决”和两口就吃掉一只荷包蛋表明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次吃面时,儿子“笑着端起”表明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三次吃面时,儿子“一挥手做‘绅士’状”,表明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次吃面时,父亲针对儿子吃亏上当后的心情,制造假象,是进一步考验儿子的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主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写作。(30分)
题目:我爱___________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选一件事物,抓住特点写下来,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参考答案
五、1.√ 2.× 即然…… 就 3.√ 4.× 即使……也 5.× 宁可……也不……
六、1.② 2.② 3.② 4.②
七、1.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么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2.敌人使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3.小明说他要到赵刚家去还书。
八、1.删掉“不好的”或者“坏”字。 2.删掉“和全班同学”。
3.删掉“和樟树”。 4.删掉《新华字典》和“、”号。
十、1.做面 吃面 2.②
3.①想吃荷包蛋,贪心,急切。 ②自以为聪明,占到了便宜的得意。 ③学会了谦让
4.是进一步考验儿子是否有谦让精神。(或进一步考验儿子是否想占便宜。)
5.一心想占便宜,不仅占不到便宜,反而要吃亏

回答2: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

(一) 默写 (10’)

1. 感时花溅泪, 。

2. 卷地朔风沙似雪, 。

3. ,海龙王处也横行。

4. 采得百花成蜜后, 。

5.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描写黄河、华山的句子: , 。

7. 《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赞美西湖美景的两句诗是: , 。

(二) 解释加点字 (2’)

8. 终亡其酒

9. 方了了见诸峰也

(三) 阅读下文 (10’)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大率徐行却立,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此观书之法也。

10. 《熟读精思》作者是 (朝代 ) 哲学家(人名)

11. 解释加点字

(1) 众说纷错

(2) 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

12. 翻译下面句子

(1) 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

(2) 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

13. .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所说的“观书之法”

(四) 阅读下文 (8’)

华隆好弋①猎。畜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②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嗥吠,往复路间。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③委④地。载归家,二日方苏。隆未苏之前,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

注释:

①弋(yì) :射 ② 咋(zé):咬 ③ 闷绝:窒息 ④ 委:倒

14. 解释加点字

(1) 家人怪其如此

(2) 二日乃苏

15. 翻译句子

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

16. 本语段讲述了什么故事?赞美了什么?

二、现代文阅读 (20’)

失而复得的项链

① 去鼓浪屿旅游,给母亲挑了一串珍珠项链。淡粉色的,色泽柔和,珠子大小也均匀,虽然比不上名贵的珍珠,但已经花去我一个月的工资。母亲生日那天,我很恭敬地送给了她。

② 中午,我们在酒店的餐厅吃饭,母亲说要去一趟洗手间,谁知一去半天都没回来。我和姐姐赶紧去找。在洗手间门口,看见母亲在跟一个年轻的女孩说话,很客气的样子。见我们来了,母亲对那女孩说:“我女儿来了,再见!”女孩微微地向母亲弯了弯腰,匆匆走了。

③ 我和姐姐都以为那女孩是母亲的学生。

④ 一直到晚上回到家里我们才知道事情的经过。

⑤ 母亲从洗手间出来,在镜前想梳洗一下。酒店的洗手间分两间,外面梳妆,里面是女厕。她怕肥皂水弄脏了珍珠,就摘下项链放在梳妆台的一个专门用来放小饰物的白色小瓷盘里。

⑥ 等到母亲洗完脸再看,小瓷盘空着,珍珠项链不见了!母亲想了想,洗手间里只有她和那个女孩,母亲梳洗的时候她就站在母亲身边,现在那女孩正抓住洗手间玻璃门的铜把手,而且神色慌张要出去,母亲叫住了她。

⑦ 母亲说,我知道我不能着急,哪怕是一点儿急燥的样子,也会把那个女孩吓跑,就算我判断正确也没用。

⑧ “姑娘。”

⑨ “干什么?”那女孩一惊。

⑩ “请你帮我个忙好吗?”

&e322; “什么事?”

&e323; “我有一条珍珠项链,是我的小女儿送给我的礼物。不是很昂贵,但那是她用自己的钱给我买了。刚才我洗脸怕弄脏了,随手一放就不记得放在什么地方了,人老了,记性真不好。今天是我第一次戴它。要是找不到了,我女儿可要伤心死了。因为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今天整60岁了,一家人高高兴兴地非要到这儿来给我过生日。其实,像我这样的年龄,我倒希望她们不刻我的生日才好,免得老是提醒我一天比一天老。” 女孩长久地看着母亲,紧张的神情开始缓解,慢慢地脸上现出一丝微笑:“您一点儿都不老,您看上去比我妈妈还要年轻,她才40岁”她停了一下又说:“我帮您找找看吧。”

&e324; “那就麻烦你了,我到里边去找找看。”母亲推开了里边那扇门。

&e325; 过了一会儿,母亲出来。女孩用餐巾托着那串珍珠项链说:“您看,是这串吗?”

&e326; 母亲接过来说:“就是它。年轻人眼睛好,真谢谢你了。”

&e327; 女孩连忙说:“不用,真不用。”停了一下,她又说,“我也祝您生日快乐!”

&e328; 就在这时,我和姐姐找来了。 母亲抚摸着脖子上的珍珠项链,说:“那女孩,真不错。”

&e329; “她偷了您的东西,您还谢她,您应该去叫保安。”我和姐姐叫道。

&e330; “我觉得她也许不是有意要偷我的东西,”母亲说,“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

17. 找出划线句子中的错别字:

母亲说,我知道我不能着急,哪怕是一点儿急燥的样子,也会把那个女孩吓跑,就算我判断正确也没用。

错别字: 正确写法:

18. 第(5) 段中说“一直到晚上回到家里我们才知道整件事的过程”,请用一句话概括“整件事的过程”

19. 母亲十分珍爱女儿送的珍珠项链,请从文中找出最能表现这一特点的语句是

20. 第(17)“母亲”为什么说“那女孩,真不错”? 她偷了母亲的项链,母亲为什么还说她“真不错 ”?

21. “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句中“母亲”可能丢掉的“珍珠”指什么?

(1)

(2)

22. 阅读文中划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分析理解:

(A) 那女孩正抓住洗手间玻璃门的铜把手,而且神色慌张要出去,

(B) “干什么?”那女孩一惊。

(C) 女孩长久地看着母亲,紧张的神情开始缓解,慢慢地脸上现出一丝微笑:

(D) 女孩用餐巾托着那串珍珠项链说

上述文字从神态、 、 等方面成功地捕捉到了女孩的内心变化。试以其中一句,分析当时女孩的心理:

我选择 句,当时女孩的心理是:

23. 阅读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选择一个角度写一段80字左右的读后感。

三、写作 ( 50’)

请以《那件事感动了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写出真情实感,字数在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