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一种适合任何年龄段人群学习的武术,太极拳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八劲为: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如何在竞技中把这八劲发挥出来要经过多年的训练和与人切磋。
王战军(二毛),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陈式太极拳传人,王西安拳法第二代传人,一级武士,全国武术锦标赛蝉联冠军,“中央电视台武林大会陈式太极拳擂台争霸赛上年度总冠军”,中国电视吉尼斯绝技绝活奖获得者,陈家沟太极拳八大天王之一霸天王,香港(中华)内家拳总会名誉会长,法国巴德纳市太极拳协会永久教练,现任陈家沟武术院执行院长兼总教练。
下面连接你们看后就会知道太极不光能强身健体了
有兴趣很好,值得鼓励。不过也要拍打拍打你。
先问问你,你的马步是怎么扎的?两脚距离多宽?脚尖朝什么方向?膝盖是往里扣还是往外分?腰是怎么用劲儿的?背是直的还是弓的?太极讲的含胸拔背,这个含你是怎么含的,含多少?双脚的劲儿是怎么用的?是往外撑,还是往里夹?或者只是摆个姿势站住了,站低了而已?
练太极拳的年龄不重要,不过如果自己练的话,很难练好。没人给你喂劲儿,你很难懂劲儿。
对了,练太极的初学者很多都会膝盖痛,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问题。热身很重要,我建议扎马或者打拳之前,练练武当的绕膝,我当年练了感觉很好。
力量训练对太极也有好处,毕竟太极也需要力量的,四两拨千斤嘛,如果连这四两都没有又怎么去拨呢?如果有四斤的力量那不就能拨万斤了。
所谓内力,我这些年练功的感悟是
1,呼吸,肺活量
2,对身体力量的控制。比如太极拳的听劲,咏春拳的寸劲等等,甚至武术中的腰马合一也可以算是内功的体现。
要控制力量,首先要理解。比如说练听劲,那是要师傅一次次给徒弟喂劲,让他慢慢了解双方的力是如何发出的。只有透彻的了解了“力”和“劲”的形成和转变,才能加以控制,不管是控制自己的还是控制对方的。 如果我知道了对方的发力原理,那如果我在他出手时拦在他的发力原,那他不是没办法出力?
揉水缸没用,要是真想练,给我发消息吧
我老师说,扎马步至少要15分钟一练,也就是开始要扎15分钟,习惯后,扎30分钟,然后是45分钟……
而且马步有高架低架之分。低架,就是大腿与地面平行,而高架就是只要脚膝盖不超过脚尖,浑身放松,用腿部的结构力站桩。
我们老师教我们的第一步是走川字步,而不是扎马步或者揉水缸。
全国的太极拳练习,从来没有说过年轻人不适宜练太极拳,现在的太极拳研究是,太极拳应该从年轻人抓起,4岁就可以开始练。但是由于太极拳是要动脑筋的拳,所以一般18岁左右(懂得一些物理知识,可以想明白道理)开始学最为适宜,我知道最晚的有70岁开始学的。此太极拳跟招式太极拳的概念不同,这是真正的练武又练功,婆婆佬佬锻炼身体的是只练武不练功的身体关节活动而已。
内力其实就是蓄力。我们打架时,浑身都很紧,肌肉收缩,血管粗大,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反应能力跟力量。但是难以持久。而太极内力其实就是不发劲时不用力,打人时一触即发,让肌肉瞬间收缩,爆发力量。所以平时放得越松,爆发的力量越大。
拳击手在全身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全力出拳100拳,而太极可以全力出拳几乎无限。因为太极拳放松时,就是回气,回力,肌肉得到休息,马上可以回复。
你太有前途了,这个应该对你有帮助
http://hi.baidu.com/ljs8u8
先练习太极拳的拳架,跟随自然的练习的时间长了,自然就有内力了。内力就是由丹田发出的。下面就讲讲如何{意守丹田}?
首先,应遵循“意守丹田”的原则。意来源于形,而高于形。没有意的指导,任何造形动作,都不能完成。
陈鑫讲:“百会穴领其全身,要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清气如何上升?非平心静气不可,浊气必下降至足。一势既完,上体清气皆归于丹田,盖心气一下,则全体心气无不俱下。”
此理阐述了心意为先,内气升降及动荡在于意导。打太极拳要求全神贯注,“意守丹田”,不存在杂念,即要心静用意。这样在意识的支配下,思想始终集中在动作上,让逆腹式与动作合折,近使膈肌上下活动,来实现“气沉丹田”,使内气存养涵蓄小腹,不使横气填胸气上浮。
其实,应遵循腹式逆呼吸的原则。陈式太极拳运动中,以练深呼吸为主。道学讲:“虚其心,实其腹。”实其腹的练习方法,主要是练气团聚于小腹,以腹式逆呼吸,达到“气沉丹田”。保持腹实胸宽的状态,把胸部由于运动而引起的紧张状态转移到腹部,使胸部宽舒、腹部松静而又充实。这对增加肺活量,提高肺脏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有良好的作用。
开发时的呼气,膈肌下降,使腹压增强,重心下沉,胸内压则相反地减弱。合蓄时的吸气,隔肌上升,使腹压减弱,重心上移,胸压则相反增强,加大了肺活量。但不要一味沉气,气应当鼓荡,呼吸快慢要适宜拳势和练拳者体质需要。呼吸要求做到深、长、细、缓、匀、柔。呼与吸相交换时,要稍微停顿片刻。配拳势动作为:合或屈、退、虚、蓄、顺缠丝为吸气;开或伸、进、实、发、逆缠丝为呼气。技击时,发劲动作都用呼气,并要求短快完成。
其三,严守姿势原则。“气沉丹田”的做法,它不是了孤立的,而是与外形姿势正确有关。姿势正确方能气沉丹田。
练习“气沉丹田”需做好:顶劲领好,尾闾中正,含胸拔背,腰劲塌下,脊柱松沉,命门后撑,裆劲没着,提裆紧合,胯根开圆,呼吸配合,膈肌升降,左右动荡,随意行气,畅达四梢。
======================================================================